请介绍一下宋光宗和宋宁宗两朝的历史(包括金和蒙古)。先谢谢了!!
与宋宁宗、宋光宗同时期的是西夏为金章宗完颜璟,辽为未主耶律直鲁古,蒙古为太祖(成吉思汗)
西夏为金章宗完颜璟:
公元1189年登基
公元1208年去位
章宗(完颜达葛)
出生:公元1168年——驾崩:公元1208年(在位19年)
章宗,姓完颜,名麻达葛,金世宗孙,父完颜允恭。母孝懿皇后徙单氏。金大定八年生。泰和八年卒。即位后,废除奴隶制,完成封建制的建立。使人口增长,府库充实。章宗是金朝汉文化最高的一位皇帝,诗词创作甚多,又爱好书法、绘画,在朝中设立书画院,搜集散佚的书籍和书画名品。死于1208年,时年41岁。
完颜璟(1168-1208年),女真名麻达葛,祖父系世宗完颜雍,父显宗允恭,母孝懿皇后徒单氏。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世宗去逝,以皇太孙身份即帝位,庙号章宗,在位20年,对金朝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
金章宗生长于世宗执政的金朝盛世,自幼对祖父的文韬武略耳濡目染,加之对儒家文化的融会贯通。登位后,在继行祖父"仁政"之治的同时,极力效法北魏孝文帝否定本族旧制的那种翻然改进式的汉化改革,不再因循世宗的复古主义作法。不断完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实现了女真族的彻底封建化。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二月,章宗刚即位,就解决了金朝的奴隶又称"二税户"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奴隶既要向国家纳税,又要向寺院纳租,地位最为低下,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奴隶制的存在已成为发展生产的严重障碍,经过章宗的努力使绝大多数的奴隶变成了平民。
对于金朝独具女真人特点的猛安谋克制,在大金国开疆拓土、灭辽伐宋历史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章宗继承了世宗的某些整改措施,又作了许多新规定。这些规定有效地制止了猛安谋克的不务正业和自由散慢。之后章宗又以法律的形式,剥夺了猛安谋克在世袭制上的特权,并淘汰了一批平庸无能的猛安谋克,从而提高了猛安谋克的整体素质。
章宗在位期间,加强了官制改革,为适应形势和需要,又设立了许多新的机构。同时,章宗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对于巩固政权,安定社会,发展经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章宗继承世宗大定盛世,使女真社会封建化最后完成,这是金朝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发达,人口增长,府库充实,天下富庶,史家评为"宇内小康"。
金章宗时期是金朝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明昌六年(1206年),女真、契丹、汉户为7223400户,48490400人,比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增加了1623700多户,8827000多人。章宗泰和年间人口最盛,总人口超过5600万。人口增加如此迅速,没有繁荣的经济作基础是难以维持下去的。
章宗时期,女真社会经历了金朝自上而下、自外至内的封建化过程。在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财富的积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明昌二年(1191年),金国库存金一千二百余铤,银五一五万余铤,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税收达到创纪录的数字。使金朝出现了鼎盛时期。
在章宗末年,边患不断,北边的鞑靼和蒙古兵,不断起兵抗金。南边宋朝也不断发动对金的战争,在战争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损失惨重。在战乱频繁的年代,自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三次决口,泛滥成灾。大批农民死于水患或逃亡。金朝的赋税收入急剧减少,对外作战的军费却与日俱增,致使财政入不敷出,大量发行交钞(纸币),又造成社会经济紊乱,所以说,章宗时期虽然是金朝发展的极盛阶段,同时也是金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
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章宗病死于金中都安福殿,享年41岁。其叔父卫绍王完颜永济侥幸取得皇位。卫诏王尊章宗谥号为"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仁孝皇帝",庙号章宗,葬于大房山道陵。
辽末主耶律直鲁古:
辽末主,名耶律直鲁古是西辽皇帝耶律夷列的儿子。其父仁宗死时,他还年幼由姑姑承天后耶律普速完在崇福十四年(1177年)被杀,耶律直鲁古即位,改元天禧,称古儿汗。
耶律直鲁古在位朗间,一味娱乐游猎,不理政务,致使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不久,花刺子模和撒马尔干等与乃蛮部汗屈出律相呼应,进攻西辽。西辽内部内乱不止。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耶律真鲁古外出游。猎时,蒙古降将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强迫让位。追尊耶律直鲁古为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公元1213年,耶律直鲁古病死。耶律直鲁古史称末主。1218年,蒙古破西辽,杀屈出律及耶律直鲁古,辽亡。
成吉思汗:
即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也是蒙古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大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投奔克烈部汪罕,收集亡父旧部,逐渐恢复实力。约在金大定未建立宫帐,称汗。与札答阑部札木合等作战,败绩,史称十三翼之战。金承安元年(1196),与汪罕联兵助金截击塔塔儿部翰里札河(今蒙古乌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鲁之官。又随汪罕与乃蛮部战,战后诸部来附,势力增强。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与汪罕战胜以札木合为首的蒙古高原十余部盟军。灭塔塔儿撕四部,据呼伦贝尔草原,实力大增。三年,被汪罕发兵掩袭,败退至班朱尼河(呼伦湖西南)。不久,乘汪罕不备,奇袭汪罕牙帐,灭克烈部。次年与乃蛮部决战,灭乃蛮。六年于翰难河(今鄂嫩河)畔召开忽里台大会,建蒙古国,即大汗位,加号成吉思,颁布札撒,建万人怯薛,分封九十五千户,设札鲁忽赤掌行政司法诸事。即位四年(1209),大举入侵西夏,引河水淹中兴府(今宁夏银川)迫使西夏纳女请和。六年,率大军南下攻金,分兵三路破华北各地。九年,因金帝献岐国公主请和,乃退兵。十年复以金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为口实,攻占中都(今北京)。病死于六盘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上庙号太祖。次年,追上谥号圣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成长经历
出生于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 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曾祖葛不律汗及族曾祖俺巴孩汗等都曾是蒙古部的显赫人物或首领;父也速该有拔都(勇士)称号。时漠北高原有百余部落,互相攻战。铁木真降生时,适逢其父在作战中俘获塔塔儿部首领铁木真兀格,为纪念是役武功,故取此名。
9岁时,其父被塔塔儿部人毒死,部众离散,随寡母诃额仑艰难度日,曾被其他部落捉获,险些遇害,凭其机敏逃脱。稍长,依附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克烈部首领脱里(后称王汗),并尊之为父,得以收聚其父旧部;又与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结为安答(义兄弟),逐步发展势力。为报复蔑儿乞部抢妻之仇,求王汗、札木合出兵,合本部兵***数万,突然袭击蔑儿乞部,斩杀许多仇敌,夺回妻子。
金大定末年,移营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上游,独立建帐,广结盟友,选贤任能,宽厚待人,吸引许多蒙古部众和乞颜氏贵族来投,被推为可汗。约在金大定末年或明昌初,札木合反目为仇,率13部联军3万之众来攻,铁木真召集诸部兵3万,分13翼(翼,意为营或圈子)迎战,失利退兵,史称十三翼之战。因铁木真善于争取人心,致札木合部众纷纷叛附,反而壮大了力量。
承安元年(1196),与王汗一起,配合金丞相完颜襄击杀塔塔儿部部长以下多人,被金朝封授札兀忽里(部族官)。再与王汗联兵,大败正在会盟的哈答斤等11部联军。
泰和元年(1201),率军大破札木合组织的松散联盟。次年,遭乃蛮联军进攻,退入金边墙内,大败乃蛮联军于阔亦田(今哈拉哈河上游)之野,乘胜攻灭塔塔儿四部。因势力渐强,引起王汗嫉恨和敌视。三年,遭王汗突袭,败走班朱尼河(今呼伦湖西南),以饮浊水与从者盟誓,***度难关。再转移至合泐合(哈拉哈)河中游, 收集溃散部众4600(一说2600)余骑,经过休整,逐渐恢复元气。后侦悉王汗骄怠不备,夜袭王汗大营,大溃其众。王汗只身败逃,被乃蛮人捕杀,克烈部亡。
四年,建怯薛(护卫军)。不久,乘乃蛮首领太阳汗来攻,巧布疑阵,擒杀太阳汗,征服其部众,迫哈答斤、朵鲁班等部来降。至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高原百余个大小部落先后败亡,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和蒙古五大部均统一在铁木真的旗帜下。铁木真遂在斡难河(今鄂嫩河)之源举行大聚会,建立也客·蒙古·兀鲁思(大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此号有“海洋”或“强大”的皇帝之义)。将怯薛扩充至万人,称大中军。以兵民合一的千户制编组民众,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命“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为四怯薛长。
成吉思汗立国后,势力益盛,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征服战争。经过二十余年与西夏的战争,屡创西夏军主力,迫西夏国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得以顺利南下攻金。六年,亲率大军进攻金朝,开始了为时24年的蒙金战争。首战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获捷;再战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怀安东南),歼灭金军大量精锐;又战怀来(今属河北)、缙山(今北京延庆),大败金军十余万;还重创金军于东京(今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关等地。后来不断改变战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辽西地区。
成吉思汗九年三月,集兵中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时难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献岐国公主、金帛和马匹,引兵退出居庸关。六月,以金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而“违约”为藉口,乘金国人心浮动及憋军哗变降蒙之机,遣部将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军,会合降蒙乣(乣 音jiǔ 辽、金、元时代对被征服的北方诸部族人的泛称)军进攻中都,以围城打援和招降之策,于次年五月克城。为适应攻城需要,成吉思汗采纳部将建策,逐步建立了炮军,攻城以炮石为先。后来攻城作战,一次用炮即达数百座,迅即破城。同时,为吸取各民族的先进技术,四处掠夺工匠艺人,一城即掠得数万。随后建立工匠军,设厂冶铁制造兵器。在通信联络上创建了“箭速传骑”,日速数百里,军令传递和军队调遣速度增快。善于发挥骑兵之长,有“蒙古旋风”之称。
成吉思汗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指挥攻金战争,自率主力返回蒙古准备西征。
成吉思汗十三年,遣先锋将领哲别灭西辽屈出律势力,扫清西征障碍。
成吉思汗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国杀蒙古商人和使者为由,以军事扩张和掳掠财物为目的,亲率大军约20万分路西征。数年间先后攻破讹答剌(在今锡尔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等地。遣哲别、速不台率军追击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迫其逃至宽田吉思海(今里海)中小岛(后病死)。再命哲别、速不台继续西进,远抵克里米亚半岛;自率一军追击摩诃末之子札兰丁至申河(印度河)。
成吉思汗十九年,班师返漠北。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率军10万歼灭西夏军主力(次年西夏灭亡)。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于二十二年七月十二(1227年8月25日)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年66岁。临终遗嘱: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其子窝阔台和拖雷遵此遗策,于窝阔台汗六年(1234)灭亡金朝。
前面两为光宗、宁宗就不介绍了,上面从百度上COPY的很详细,同时期的三位帝王简单说了一下,如需详细,百度内有,可查阅,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