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正在悄然经历一场怎样的革命阅读体验?

对“一场教育革命正在悄然发生”的思考

Anoos曾说“人类历史上的许多灾难都源于社会变革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变革。”这一点在教育领域尤为明显。时间已经到了2015,科技的发展一年比一年快,超出了人类的想象,科技的变革越来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教育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有变化,也是物质上的变化,也就是硬件上的变化。

是的,环顾四周,我们学校的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有电脑、音响、电子白板、电教室、电脑管、录音室、标准实验教室等硬件设施。然而,作为一种应该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硬件的升级而与时俱进。相反,很多地方和老师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遥远的过去”。

作为一名新的青年教师,我从一开始就对自己有很强的信心。我的计算机技能非常好,我善于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教书育人没有问题。学生喜欢我的课,我上课得心应手。因此,我认为我有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带着这种优越感,我读了钟伟老师的《教育正在悄然进行一场革命》,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却受到了“挫折”和打击。原来这些我引以为豪的“优点”并不是我可以引以为豪的资本,我所拥有的也绝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技能。更让我羞愧的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教育理念如此落后。

在我成为真正的老师之前,我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含义。不过刚开始工作,经过几次培训,我逐渐对“微课”和“翻转课堂”有了初步的了解。所谓的“微课”,其实很早以前就接触过,只是我没有注意到而已。网上流传的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答疑视频,不就是“微课”的存在形式吗?所谓翻转课堂,从“翻转课堂”或“倒置课堂”翻译过来,指的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把学习的决定权从老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里,学生可以更专注于主动的项目式学习,研究和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就是我们刚入职时一直强调的“自主学习”。而如何把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说实话,我真的还没有认真思考过。

1970年,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写了第一本畅销书《未来的冲击》,托夫勒在书中既批判了以哈钦斯为代表的面向过去的教育,又支持以杜威为代表的面向现实世界的教育。更创造性地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教育:小班化、多教师、家校化趋势、在线和多媒体教育、回归社区、培养学生对临时组织的适应能力、培养能做出重大判断的人、在新环境中少走弯路、在改变现实中找到新关系的敏捷人以及未来反复、概率和长期假设下的通用技能。

44年后的今天,基于云技术、物联网、数据库技术、社交网络技术等的成熟应用。托夫勒是

感性前进的概念性的东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他的很多“预言”都实现了。的确,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革命。但这种革命到底是“小打小闹”还是“抽血扒皮”,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大多数人不知道技术带来的教育革命是形式上的还是实质上的。然而,幸运的是,总有人能“拨云见月”,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现象发现问题——这个人就是钟伟老师。

在《一场革命正在教育中悄然发生》一书中,钟伟先生对此进行了解释。本文从几个“教育失败者”的故事入手,说明了教育革命的大背景。的确,没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发生。这些故事发生的时代,就是信息技术讲述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有从哈佛退学的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有从伯克利大学退学的埃里森,有从华盛顿州立大学退学的保罗艾伦,还有从德克萨斯大学退学的麦克戴尔。而这些大学辍学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即使他们没有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成功获得了高价值的大学文凭,但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信息技术,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单从这些人的事迹来看,大学似乎越来越不重要了。借用魏老师的一句话“看来辍学是成为美国十大富豪的必要条件”,看似玩笑,实则也是事实。

钟伟老师举这些人的例子,当然不是说鼓励所有年轻有为的青年学生集体辍学创业。他其实是想说明今天的大学正处于迎接教育革命的时代。

在中国,虽然目前还没有这样有影响力的“失败者”。(不知道莫言算不算。2012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从莫言的人生经历来看,这些荣誉似乎与大学教育没有直接关系。)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一切低人一等而读书高”的观念已经在一些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中国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要上名校,上重点学校,而这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终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然而,近年来,大学生找工作的趋势越来越不尽如人意。就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到处找不到工作,甚至出现名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自杀的轰动新闻。在经历了一系列令人失望的就业季后,人们不禁会问:“当今社会,上大学还有必要吗?”于是,“大学无用论”如火如荼地传播开来。

尽管很多人对这种说法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但教育专家甚至指责这些观点“荒谬可笑”。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国的孩子已经努力学习了十几年,毕业后都在想尽办法找一份好工作,更不要说找一份好工作了。更尴尬的是,我们学了十几年的数理化,甚至接受了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现在却很少有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这些知识。这真的不是教育的问题吗?

过去,大学是知识的独家代理,但据魏老师说,现在不是了。不仅不是,甚至成了障碍。正如扎克伯格所说:“目前,大大学正在成为创新的障碍。”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使如此,大学也应该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这个时代,大学必须改革,不仅仅是大学,所有的学校都要改革。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踏入工作岗位后才知道,自己现在的教育和小时候接受的初中教育是不一样的。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中还隐藏着一些“不和谐”,但我说不清楚是什么。是的,我任教的学校教育设施先进,开设了两个年级的小班课。学校从未放松对教师的培训。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我很久都无法解释,不和谐到底有什么让我不舒服的地方。后来看了钟伟先生的书,终于找到了答案:我们的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我们的教育理念与先进设备相交却远远落后。但究其原因,我认为并不完全是老师们自己的错。其他的就不说了,作为一个80后,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课堂上,老师是主体,我们被动接受知识。虽然从我入学开始就喊着“教育改革”的口号,但这是我这一代人为了升学,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接受的那种教育。即使上了大学,我也觉得自己的教育还是很失败。大部分老师的课都很枯燥晦涩,很多时候一节课下来我都不知道自己懂什么。但是我现在知道的很多技能,比如计算机技术,PS技术,都不是在学校学的。业余时间自学或者从网上找了一些视频。说也奇怪,受了十几年的教育,最后学到和用到的知识很少。

成为老师后,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快的适应岗位工作,更好的开展岗位工作,对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培训。有技术的,也有理论的。但是,似乎训练并没有把我们的“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期间参加了一个微课培训,培训结束后做了一个微课。然而结果却让我感到“惭愧”,因为我做的微课真的只是把课上的东西硬生生的搬到了视频里,没有任何创意和趣味性。老实说,这样的视频如果放到网上,估计没几个人会下载看。但当我在网易公开课和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学院等网站上观看一些有趣的视频时,我真的被吸引住了。而且我真的不明白差距在哪里。后来看到魏老师在书中写道“网络教育不能只把传统课堂搬到网上,这样可能更违背学习规律。”“只是把讲座视频搬到网上,就和传统课堂一样枯燥”,如何减少这种“枯燥感”是魏老师给出的答案。比如书中的“斯坦福大学进行了教室摇滚的翻转。第一步,改变班级规模,增加线上互动。大约每隔15分钟,在线讲座中就会弹出一个小测验来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此外,斯坦福还在翻转课堂的实验中加入了社交媒体元素。它允许学生互相提问。在实验中,学生们互相之间的回答都很疯狂,这种* * *学习模式非常有效。”

所以,微课绝不是把课堂上的知识学生搬到视频上,更绝对不是像平时上课一样去做微课。正如钟伟先生所说,“新教育的革命不是传统课堂搬到网上,而是技术解放了人的原始才能,让被平庸的老师耽误了几千年的学生成倍增长。”技术引发的革命使得微课和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宠儿”,但并不适合每一位教师。它要求教师有更多的制作技巧,更高超的语言艺术,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在这一点上,我还有太多要学的。

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的角色转变。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受到老师的影响和支配。在原来的课堂上,老师用心教,学生认真听,老师是知识的代言人。现在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教室、老师、教授会越来越少,互联网的应用会越来越老。

师生不再只是教与学,更多的是交流与合作。就像在实践中教学生一样,像我这样的新老师被反复强调,课堂上一定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预留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思考,充分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考虑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虽然,目前我还不能完美的完成这个要求,但是有个目标总是好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所谓教育,就是忘记我们在学校里学过的东西,剩下的就是教育”。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爱学习”,让“休息”更多,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应该着力的。虽然科技的变革确实带来了教育的革命,但个人认为,大部分革命只是技术性的,还没有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但作为身处其中的每一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要迎接这场由云技术、物联网、数据库技术、社交网络技术引发的教育革命。至于我们是能在这场革命中“重塑自我”,还是固守旧观念,仅仅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是观望、等待、反抗,还是在浪尖上行进,甚至是在浪尖上优雅起舞,最终的选择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