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博士名单
秦川中国,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授,是江西省的学术骨干和带头人。
朱,南京大学文学理论副教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陈建军南京大学戏剧学院副教授
于,武汉大学思想文化史副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副教授何春根
李相花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副教授
兰州大学历史文献学副教授于忠杰
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结构合理。
文学与传媒学院从1977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从1997开始与江西师范大学联合开设本科课程。2002年开始独立开设本科专业,为九江及周边地区培养了一批骨干汉语教师。许多优秀毕业生走上了领导岗位,许多人考上了硕士、博士,成为社会精英。比如《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旅日著名诗人刘燕姿,著名青年评论家莫罗,都是优秀的毕业生。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优秀教师,其中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奖一等奖1人,三等奖2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级人选1人。近年来,为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引进了一批高学历人才,使学院教师队伍充满了活力。
注重科研积累,形成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特色。
经过长期的积累,我院教师科研形成了陶渊明、黄庭坚、九江与庐山文化、鲁迅、影视文学、劳动文学、民俗学、逻辑学、明清小说等多个研究方向,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成果1300余项。庐山文化研究中心是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还有陶渊明研究所、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中国九江国际龙狮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依托传统人文学科的坚实基础,努力拓展对外汉语、广告学、新闻学等学科。
学院以重点学科、学位项目和学术梯队建设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学科发展方向明确、专业互补性强、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中文专业是我们学院最古老的专业。中国本科教育已有14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教学资源。其中,“中国古代文学”是“十一五”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史”是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校级精品课程。随着学院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正依托中文专业的优势,办好对外汉语、文秘、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努力提高广告学、新闻学专业的办学水平,形成学院的办学特色。
依托“汉语教育基地”和“柬埔寨孔子学院”,扩大办学影响力,形成办学优势。
自2000年我校成为国务院侨办汉语教育基地以来,我院积极开展与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育交流与合作。我院每年都派相关专业的师生到泰国、菲律宾、柬埔寨从事汉语教育、学术交流和教育实习工作。学院积极与学校合作建立海外孔子学院。2009年2月22日,我校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柬埔寨正式成立。近年来,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陆续成为汉办志愿者,在泰国、柬埔寨传播中国文化。
加强双语教学,提高中国文化素养,学习了解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成为我院对外汉语教学的特色。
以学生为本,不懈追求教学质量
牢固树立育人中心,不断丰富教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目标。自1997以来,我院已有50余名毕业生考上硕士。同时,以本科课程为重点,促进专科教学。积极鼓励专科生参加自考,近三分之一的专科生毕业时取得了自考本科毕业证。
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文化素质,我们组织成立了郎静文学社、濂溪剧社、蝴蝶湖诗社、DV协会、文学记者团、文学之家、自考之家等学生组织,定期举办t恤设计比赛、各类写作比赛、演讲比赛、古诗词朗诵比赛、辩论赛、配音比赛、“自考”。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培养了兴趣,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