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女神临水夫人陈靖姑
临水夫人陈靖姑是闻名海内外的妇幼保护神,信俗文化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其信仰在闽、浙、赣粤及海外广泛流传已1200余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系闽台人民感情的重要纽带。千百年来,陈靖姑信俗从 福建 向海内外延伸,在世界各地的分灵宫庙达4000多座,信众有8000多万人。在台湾,奉祀临水夫人陈靖姑为主神的宫庙有400多座,信众达1000多万。 全球凡有华人生活的地方都有顺天圣母临水夫人信仰文化的存在,尤其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广大信众对陈靖姑女神的崇敬朝拜已延伸为一种渴望和谐、平安、幸福的***同愿望和美好追求,上升为一种有益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信仰和信俗文化,具有积极向善的亲和力,这种信俗文 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部分。
据传陈靖姑于唐大历二年( 公元 76 7--791 ),生于 福州仓山 下渡(今福州下藤路) 小名陈十四 。 福建民间俗称娘奶、奶娘、临水夫人、 顺天圣母 等。
仓山下池 , 有一座许真君祖庙,庙附近有一座旧木屋,当地老人说陈靖姑就出生在木屋里故称祖屋。但以往传说都是说其祖屋“静庐”内。下池乡亲对此解释说:“娘奶祖居原在下池,后搬迁到静庐那边去。” ? 陈靖姑自幼向往道教,一心想学法。长大后父母为她婚订古田刘杞莲,正欲为她举行婚礼,她拒婚出走,去闾山许真君那里学得法术并获十部天书后下山,在她十六岁至二十四岁短暂的八年中,为地方除妖灭怪,特别保护妇女儿童,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 二十四岁时福州地区久旱不雨,田园干裂,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已有身孕的陈靖姑,不顾个人安危,脱胎于家中,手执宝剑和号角,到龙潭角(今仓前路与江心公园之间江中)祈雨,由于妖怪长坑鬼加害,加上早产身体虚弱,结果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传说龙潭角水下就是闾山大法院,法主许真君许逊就是陈靖姑的师父。陈靖姑为神后又到许真君处补学扶产救胎法术,誓愿以救产扶婴,治病驱邪,济世度人。因其累显灵异于世,遂为闽台各地庙祀日隆。历宋、元、明、清诸代均有封赠,初号临水夫人,后加封临水崇福夫人,王绍荣封为顺天圣母顺懿元君,道教称惠枕慈量天尊。闽人咸以临水陈太后称之。? 福州仓山陈靖姑传说遗址,除了仓山下渡、下池、龙潭角外,还有长坑鬼的洞穴在长坑山(今福建师大部分校舍)、临水陈太后祖庙(今上藤路福州市二医院对面民居内)。公元785年,陈靖姑出嫁古田,不久其夫刘杞莲任罗源巡检,靖姑随往。罗源民间流传有陈大奶破蜘蛛洞,闽剧中有《陈靖姑除蜘蛛精》据传当年降妖就在罗源云梯村附近。玉皇昭示天降云梯,众天兵天将下凡擒拿妖魔鬼怪。目前周边还留下印记,如陈大奶脚迹、天兵天将除妖田深不可测等。? 陈靖姑是福建民间百姓尊崇的一位女神。"莆田有妈祖,福州有靖姑。"妈祖林默娘和临水夫人陈靖姑生前都做过许多济世救人的善事;她们去世后,一位成了"海上保护神",一位成了"妇幼保护神"。
尝按罗邑所载,自有宋淳祐间,有得闾山正法,行符咒水驱妖,以救全闽者如,天后三位元君是也。云梯圣迹现有倒枝之竹,至今常存,其地曾建庙宇,为母血食千秋,独是世远年湮,不知旧宇建自何年,成自何人。乃考诸残碑所见,询诸故者传闻,方知至正二年间,邑人参军赵仲明,为首鼎建,即名云梯宫,与西洋临水并列为三,此诚报德之至意也。厥后庙宇圮堙旧樾,吴姓全功德主、李姓募缘再建,迨康熙五十八年后被回禄,雍正十三年,里人复为草建,未底落成。迄今渐觉椽坏,非报德之道
也。兹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岁,重上里庠生朱姓讳健,心怀报德,欲扩其垣墉,竣其栋宇,鼎力首事,鸠诸缘首募缘以建,同心协力,不避艰难,即于二月十三日起建,十月十六日落成。窃见规模广大,轮奂重新,真不亚西洋临水之宫矣。嗣是神恩普被锡名麟投玉燕介景福于无疆者,悉朱健之力也。今将缘首暨诸善信姓名乐输银两另碑为记,以志不朽云。
进士外翰林候选儒学左堂丰上里林梦松谨题
乾隆二十八年腊月吉旦
总首信庠朱健缘首朱显乾缘首信监魏以栋
助缘首朱登伍、张久泽、郭恒兴、李承益、谢亨长、余恒儃、卓幸鸣、李承卿、朱显谅
信监李尔贡、甘荣元、申屠绶、张开诚、李元圣、陈志红、卓开华、卓辛远仝立
云梯宫位于罗源县中房镇东山村云梯自然村,主殿供奉着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姐妹,是陈靖姑第三道场。陈、林、李三仙是享誉海内外的"妇幼保护神",陈靖姑文化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梯宫是陈靖姑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祖辈相传,约在唐朝年间(公元784年),陈靖姑在云梯村(古称岩角村)巢灭蜘蛛精,当地民众咸敬陈靖姑的恩德,并在靖姑羽化后次年(公元791年)建造庙宇祭祀。当时规模较小,位于现在宫殿的右边的大石前。五代时期,受闽王封赐三十六宫婆后,开始扩建云梯宫,宫址移至大石左侧、现在宫殿右侧,命名福隆宫,供奉陈林李三夫人,还有三十六宫婆。大约在宋淳祐年间(1241/1252),陈靖姑受朝廷加封,香火鼎盛,当地信众再次扩建福隆宫,移至现在宫殿位置,规模与现在主殿相当,据说当时信士遍及福建各地罗源、古田、宁德等,主宫成为陈靖姑主要道场之一。根据宫殿现藏三块古碑中,《重修云梯宫碑》记载,至正二年(1344年),乡人赵仲明等在原址鼎建,命名为云梯宫。主宫与古田临水宫、西洋宫并列为三。后因年久失修而倒塌,由功德主吴姓和李姓募缘重修,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被大火烧毁,雍正十三年(1735年),再次重建。现云梯宫为厚富村朱健等信士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募缘鼎力而建,是一座风格别致的清代建筑,飞檐斗拱,气势恢宏,矗立于崇山峻岭之间,主宫威灵显赫、有求必应,护国佑民、造福百姓传为佳话。后人树碑隽刻铭记,现藏有古碑三块佐证。主宫周围环境优美,古树参天,山清水秀。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树木红豆杉、柳杉、古银杏等。
打造美丽乡村,铺写乡村振兴。 保护古建筑,弘扬 传统 文化 , 于 2014 年成立了云梯宫修建理事会, 聘 请专业设计部门对云梯宫及周边作了远景规划(见规划效果图) ; 我们将按照"主宫为先、先见成效、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建筑思路, 于 2015年11月重修 完成第一期工程工 。 逐步实施规划美化周边环境 ,是我们的期望。 目前,从镇上通往云梯主宫的道路有待于进一步修缮。 同时,加强宣传推广,加大引资力度, 望有识之士、信男善女乐捐善款鼎力支持, 积极募集资金,推进项目建设 新高潮 ,希望经过几年努力,将云梯宫打造成集宗教信仰、旅游休闲为一体的 传统 文化朝圣之地。
黄鑫,生于福建罗源,国家一级美术师、新华艺术网艺术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大河洋美术馆主。治学中国山水画、书法工行、草书,篆刻等。诗歌、散文散见报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