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你以后要好好照顾我儿子。”对此你怎么看?
人们常说,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婚前你面对的感情很简单。你只需要爱对方,容易坠入爱河。
但是一旦结了婚,就要同时面对家庭和亲人。这样的生活对你来说是一种改变。你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松,在生活的过程中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
是的,结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的转折点。自从步入婚姻殿堂,每个人都要小心翼翼地处理好各种关系,避免家庭矛盾。
但真正的家庭矛盾大多不在于夫妻双方的行为,而在于双方父母的过度介入。
有些父母永远不知道如何放下。他们总是处于一个错误的位置,总是想介入年轻人的生活,这给年轻夫妇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一些婆婆,她们总想让媳妇付出,却忽略了婚姻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付出的。他们心疼自己的儿子,却忽略了别人的女儿。
媳妇是儿子的老婆,不是他的保姆。一个不懂这个道理的婆婆,最终会惹媳妇生气。
02
小区的王大妈最近很开心,因为儿子马上要娶媳妇了,这对他们家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据说她儿子和媳妇在一起五年了,好不容易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所以一直很珍惜这段婚姻。王大妈对儿媳妇没有特别的看法。她只希望儿媳妇能像她一样照顾好儿子。王阿姨一直很爱她的儿子,这是我们整个社区都知道的。
从小到大,儿子就是王阿姨的全世界。她愿意为儿子付出一切。现在儿子即将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她既高兴又舍不得。
这些年来,她照顾儿子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她记得她儿子喜欢的一切。她担心儿媳妇照顾不了宝宝,所以觉得结婚前有必要让她解释一些事情。
恰好双方父母前段时间见了面,一是为了聚聚,二是商量结婚的事。
一切都很好,每个人都聊得很开心。他们婚姻的双方父母都能达成* * *谅解,但是王大妈说的话让这次见面变得很强烈。
03
王阿姨看了看媳妇,笑着问:“你会做饭吗?”
女孩笑着回答:“我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常菜,但不会太复杂。”
王阿姨说:“那可不行。儿子爱吃的菜不好做。你以后不能好好照顾她。”
女孩脸色一时变了,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了。她回答:“做饭以后可以慢慢学。”
王阿姨语重心长地说:“你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我儿子。我把他喜欢的东西列了一个清单,过几天就教你怎么做。不然你以后怎么照顾他?”你们年轻人太娇生惯养了,还需要多培养。"
女孩没有回答,但她妈妈坐不住了。她直接接过话:“我妈说的有道理,夫妻之间要互相照顾。女儿自然要好好照顾老公。同样,女婿也要照顾好我女儿。我以后也会把女儿的喜好列个清单,让女婿以后好好学习,照顾她。”
王阿姨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自然能明白妈妈嘴里说着什么,但首先是她错了,所以不知道怎么回复。
我妈接着说:“既然我妈有兴趣培养我们的女儿,这是好事。等你训练完了,就轮到我们了。把你儿子交给我们训练一段时间,确保他什么都懂。”
04
有一段时间,气氛很尴尬。大概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这次会议会走到这一步。好在他们的儿子和媳妇中间和解了,所以没有因为这个事情闹僵。
经过这次见面,王大妈对自己的言行也有了一定的觉醒。她一直觉得儿媳妇应该照顾儿子,因为她就是这么对待儿子的。
毕竟儿子是她的心肝宝贝,可她从来没想过儿媳妇也是别人的女儿,她也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想到这,她感到有些惭愧,于是专门打电话向父母道歉。幸运的是,双方父母都很通情达理。他们握了握手,决定一起为这两个年轻人举办一场轰动的婚礼。
现实生活中,很多婆婆都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他们一直认为媳妇照顾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他们的儿子自己也是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下长大的。
但我从来没有想到,他们的媳妇是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下长大的。你儿子需要照顾,他媳妇也是。
05
尊重媳妇,不参与年轻人的生活,是一个老人必须有的涵养。
很多老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尤其是一些婆婆总喜欢训儿媳妇,认为这是极其正确的。
也许这种婆婆脑子里有一定的封建思想。他们一直认为家务和照顾孩子是女人的事,所以媳妇照顾儿子是本分。
众所周知,现在时代不同了,现在人人平等,夫妻也是。想让媳妇照顾儿子,首先要让儿子照顾媳妇,因为夫妻之间要互相照顾。
不要用你的想法去要求你的媳妇,也不要用你的生活方式去干涉他们的生活。你不会给他们带来利益,最终会让你儿子的婚姻成为儿戏。
作为一个老人,该放下的时候要学会放下,因为只有这样,你的儿子才能活得更自由,你所谓的关心对他来说未必是真正的关心。
媳妇是一个独立的人,你必须给予相应的尊重,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只会导致你儿子婚姻的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