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书评: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为什么不能走到尽头?
孙少平和他的初恋郝红梅并没有结束。郝红梅选择了家庭条件更好的班长古杨民,这对孙少平来说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打击。他觉得这个世界已经崩塌,他的生命没有了春天。但是在孙少平最痛苦的时候,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田晓霞出现了。事实上,我认为田晓霞在孙少平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一个情人。而是为孙少平打开精神世界的导师。如果郝红梅带给他“你问我有多爱你,我有几分爱你……”这种甜蜜的感觉,那么田晓霞带给孙少平的是一种超然的爱,就像舒婷的橡树:
我必须是你身边的一株木棉,
作为一棵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贴地面;
树叶,在云端触摸。
每当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问候。
田晓霞几乎就是他心中那个清澈高远的自由世界,那朵永不凋谢的蓝色莲花。正因为如此,田晓霞这辈子不可能是情人、情人、妻子。这就注定了他们的爱情会在最美好的时刻结束。
路遥把他们的爱情写得纯洁、自然、美好。这些都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
一天,孙少平的工地因为下雨而停工,其他工人借此机会补觉。他想出去看电影。他没有换衣服,却穿着那身破旧的工作服,因为他觉得这个城市没有人认识自己。谁知道,在电影院门口,他抬头看见田晓霞穿着时尚的衣服站在那里,冲他微笑。他僵在原地,脸像火一样热。她走过来,依然微笑着,伸出手说:“我还以为是梦呢。”“是的……我想是的……”他握了握她的手。有一种说不出的寂静。其实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两年多没有联系了。为什么没有联系?需要再联系吗?还有再联系的必要吗?有必要说很多,但这一切似乎都不重要。一切还是那么自然,那么熟悉,那么默契,于是爱情又开始上演。不知道为什么读到这里总会想起张爱玲的那句话:“在千万人之中,我遇见了你想要遇见的人。在千万年的时间的无垠荒野里,我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碰巧赶上了。没有别的可说,只是温柔地问:“哦,你在吗?“为什么慢慢失去联系,为什么慢慢停止联系?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任何人,包括自己,都觉得彼此再相爱,没有再联系的必要。但一旦相遇,爱就能征服一切。这时,他们发现,他们的心里已经有了联系。
一天,孙少平和田晓霞来到湟源县委背后的麻雀山。春天的黄昏让人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和深刻的联想,也让孙少平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悲伤!躺在地上,孙少平的眼里不知为什么突然充满了泪水。他对着夜空深深地叹了口气,甚至咕哝了一句《白色汽船上的吉尔吉斯古歌》——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奈赛,有没有比你更仁慈的土地,爱奈赛,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奈赛,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奈赛,小霞仍然保持着她那雕像般的姿势凝视着远方的群山,不那么平猛地从地上坐了起来。一种强烈的冲动让他真想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田晓霞!“宽敞流动、土地友好、苦难深重、意志自由”这四个意向,都是孙少平带给田晓霞的感受。孙少平,一个卑微的农民,变得成熟和高大。外出工作的各种经历使孙少平变得成熟和坚强。在田晓霞面前,他从不感到自卑。他不是原来的孙少平。他被田晓霞对自己内心的深刻理解所感动。
一天,田晓霞在古塔山的杜梨树下给孙少平讲了一个前苏联的故事,叫“杰尼亚鲁缅采娃”。故事中的男女主角约定十年后在一个大剧院的那排柱子中间见面,可是十年后男主角去赴约了,女主角已经不在人世。听完故事后,他们也约定:“两年后的今天,在同一个时刻,无论我们当时在哪里,做了什么,都要赶到这个地方再相见……”
看完这些,相信我们都有一种预感,一场悲剧要发生了,但不是悲伤的悲剧,而是让人觉得有点浪漫的悲剧。而且有凤凰般的悲哀。
在临近新年前夕的空气中,
一对凤凰飞来飞去,
带着悲伤的歌飞走了,
带着树枝的香木飞了进来,
飞到丹雪山。
山的右边有枯萎的梧桐。
在山的左侧,有一个下陷的礼泉。
山前有一片汪洋大海。
山后有一片广阔的平原。
山上是寒风凛冽的一天。
天快黑了,
香木高,
凤凰厌倦了飞翔,
伯恩斯厌倦了飞行,
他们的死期快到了。
他们的爱情就这样结束了。看到这里我总会想起郑智华的老歌:
别哭,我最爱的人,
今晚我像昙花一样绽放。
在最美的时刻坠落,
你的眼泪是拉不回来的。
……
田晓霞没有被摧毁,但世界上最完美的爱情被摧毁了。因为这种爱不属于任何人,或者说这种爱不属于我们所有生活在“平凡世界”的人。
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城市女性,一个是农民工,一个是大学生。孙少平再次上演了他哥哥孙少安的一幕。但与他的哥哥孙少安不同,他选择勇敢面对。可是路遥为什么不让这段爱情有个结果呢?因为他知道,身份、地位、家庭等条件不匹配的爱情,一旦进入婚姻,必将以失败告终。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就像泰戈尔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中说的那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一只鸟和一条鱼之间的距离,
在天空中翱翔,
一只潜入深海。
他们不是一个物种,怎么会走到一起?这是路遥对生命和爱情最真实最深刻的理解。这绝不是路遥眼光的短视,而是他眼光的远大。让我们都记住这句话:‘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