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时候是任性的孩子。

?最近婆婆突然去世,让我觉得人的寿命长短是不可预知的。我要珍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多关注自己。和别人最好的关系就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彼此舒服。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管她做什么,只要她动机是好的,内心是好的,我们就不必太在意,干涉。

和我婆婆一样,经历了饥饿的岁月,养成了储蓄的习惯,这是她一生的时间给她的。她总想留点给后代,常常忽略了自己的生活需求,总担心穷日子会再来。

我在整理她最后一件衣服的时候,看到她盖的被子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变成了硬毡。难怪她总说被子重。经常穿的衣服也很旧了,但是一衣柜都是没穿过的新衣服,让我很难过。一个国家干部的生活如此简单,让人心疼。

从婆婆到亲妈,工资一样,舍不得给自己花钱。现在我多一点理解妈妈的不情愿了。也许让她随心所欲的生活才是孝顺。她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下次带她去环境好的餐厅。她不在乎吃什么,很享受餐厅吃饭的环境和服务员的热情,让她特别舒服。她经常说过去只有有钱人才在外面吃饭。当我和妈妈散步的时候,我总是提到我哥哥和姐姐带她去的那家餐馆有多棒。她觉得饿了,就在附近吃了一点,没怎么注意酒店环境。

看到自己家里的老人过惯了简单的生活,就想多理解他们,允许他们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多陪他们聊天,陪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不喜欢也不要怪他们。

最近黄姐看了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最近出版的小说《慢慢地黑了》,说它敏感地反映了老龄化社会中庞大人群复杂的隐藏情绪...我很赞同姐姐的证词:

很多老人什么都懂,其实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很多老人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老年之路。

?人们60岁进入故国,直到天完全黑下来。这段时间,有些风景要记住。记住,你会心中有数,不会慌。人的一生,从出生如黎明,到老年如天黑。

因为任何人老了,都有自己内在的处事方式,别人无法改变。天黑得很慢,把老人们生活的傍晚场景拍得很透彻,每句话都是打地铺。

?姐姐的发言说出了老人的心声。当老人的日子比较黑暗的时候,他们的很多行为都是家人很难理解的,就像小说里说的‘很难支撑’。如果我们试着和身边的老人多聊聊他们过去的生活,就能对他们的生活有所了解,一定要放下抱怨,给予更多的关心。

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变老。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善待身边的老人,为自己的明天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