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金阁寺》-背景简介

本书的历史背景:

金阁寺原本是京都林佶教派罗坤寺的一部分,因为建筑上贴满了金箔,俗称金阁寺。这座亭台楼阁式的建筑始建于1397。是足利家族第三代大将足利凶光的别墅。其死后,改为博代基。在始于1467年、持续了10年的任莹叛乱期间,罗孔基的大部分建筑都被士兵摧毁,只有主体建筑——佛塔幸存下来,成为北山文化唯一的建筑遗址。

1950年,因小和尚林养贤自焚,佛塔被完全烧毁。救了林阳仙一命后,林阳仙有一段独白——“我嫉妒金阁美”。

作者三岛由纪夫根据这一真实的历史时间,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细腻的心理分析,将这一历史事件“合理化”,将林阳先的独白“合理化”。

作者背景:

三岛由纪夫(1925 65438+10月14-1970 65438+10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记者。主要作品有《金阁寺》、《明路亭》、《丰海》等。

十几岁时,三岛由纪夫很孤独。他的祖母出身于江户时代的名门望族。她嫁给三岛后,她不值得的丈夫挥霍了她所有的财富,结束了她曾经奢侈的前半生。直到三岛由纪夫的出生,这个女人终于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

三岛从小被奶奶带大,很少和妈妈见面。她坚强的奶奶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三岛,三岛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爱中长大。

同时,童年时期虚弱的身体也给了三岛更多独自思考的时间。所以三岛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文采。

也是因为祖母的影响,三岛对美和国家有着独特的看法。

我没有看过三岛由纪夫的其他作品,但就《金阁寺》而言,它给我的震撼不止一点点。整本书对景物和主角的心理都有很长的描写,并利用这些细腻多变的内心活动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就像走进一个问题孩子的内心,让读者了解来龙去脉,默默挣扎。凡事皆有因,我们只注意到“果”,而三岛用一本书记下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