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美国小说后的思考。。。要求不高。。随便点一句哲理。。

《螺丝在拧紧》这部小说,在我看来,与他以前的中篇小说侧重于相同的内容。也许他是那种写小说时聚焦同一主题的作家。他有一个情结,就是写天真自然碰壁了,被世故黑暗的欧洲人幻灭了。这个题目他写了那么多次,我相信一定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螺丝在拧紧》是一个鬼故事,但它实际上非常简单,甚至可能很简单。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这样那样的性格缺陷。女家庭教师(女主角)显然对庄园的男人有着不明智的迷恋,以至于在有事发生时不能及时向他汇报,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受不了这种方法带来的丑陋和痛苦。”这整个故事的症结在于,人们出于各种原因以各种方式逃避问题——也可以说是私欲,因为它太“丑陋和痛苦”了。如果说女家庭教师的犹豫是情有可原的,那么庄园主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拒绝她求助,显然是自私和推卸责任——说得严重一点,他简直就是孩子可怕结果的罪魁祸首。至于那两个鬼的问题,我觉得还不是最可怕的。归根结底,最可怕的不是恶本身,而是人们对这些恶(包括其阴暗面)的回避和逃避。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说,书中的孩子有时并不是孩子,而是通过一位家庭教师的口中的“非常老的女人”。其实显而易见,以儿童为鬼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固然可以提升恐怖气氛,但故事中的小哥哥小姐姐们给人的感觉就像亨利·詹姆斯笔下那些黑暗可怕的欧洲贵族,几乎童心未泯。不同的是,他们还是会在某个时刻表现出自己的脆弱。毕竟在故事里,他们是被教唆和“污染”的受害者。让他们走到这一步,包括死去的男仆,曾经的家庭教师,以及几乎在感情上抛弃他们的叔叔们。人心的阴暗是最可怕的。估计作者自己也深受其害。虽然我怀疑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有部分责任。否则,他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努力?作为一个追求优雅和完美的人,他喜欢一切都是闪烁和蜿蜒的。但反过来,人们毕竟在那些“丑陋而痛苦”的问题上有过直接的对抗。面对邪恶的勇气最终在女家庭教师和小男孩的对话中达到高潮。她没有让他看到窗外的鬼,但代价是,他在坦白了一切后,尖叫着突然死去。这大概就是亨利·詹姆斯的观点:邪恶无敌,人心太脆弱。对了,在亨利·詹姆斯的短篇小说集里,几乎所有的主角都死了。亨利·詹姆斯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我一直认为他的性格缺陷非常明显(这可能和他是不是同性恋没有太大关系)——对某件事过于执着有时是病态的,但也许这些缺陷成就了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