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对月亮和河流表达了哪些感情?
水天辽阔,我恨东风,不借天下英物。在蜀鸟吴华的残照里,我忍心看着这座荒凉的城市摇摇欲坠!青铜雀春情,金秋泪,谁恨这雪!开放而坚定,斗牛空。信江海用他的余生向南航行到万里,属于一艘平底船。他在为鸥联留下醉眼,细看云,吞柱,回旗散步,千古冲冠。同伴不眠,秦淮应是孤月。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文山吉水(今江西吉安市)人。他成了首相。元兵南侵,他奋起为王卖命。战败后,他战败,不屈,被杀。他是宋末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文、词,是他战斗生涯的记录,是爱国思想的宣言,是血泪。
这首名为《在驿站与友人告别》的诗,是文天祥被俘后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南京)与驿站(官客栈)友人告别时所作。这位朋友名叫,当时住在金陵天庆寺,名叫傅。“齐江月”的题词是“念奴娇”,但他的诗歌充满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蔑视强敌的崇高愿望。在艺术表现上,为了把复杂的思想感情凝聚成精炼的语言,文天祥更多地借用了前人诗词的典故和意境。
面对水天相连的长江,我真的恨老天不肯帮我们,让元军打败我们。春天来了,杜鹃啼啼,夕阳斜对着花丛,可是我怎么忍心看着南京被元军毁掉呢?想到我们的妇女和珍贵文物被敌人掠夺一空,甚至我自己也成了阶下囚,我不知道谁能得到报复。我多么后悔,我多么可怜。它认为我是个英雄。前三句回忆了反元斗争的失败。这里借用了三国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火烧曹操船队的典故。据说正巧遇上东南风,仿佛上天有意助周瑜成功。而南宋军队却未能凭借长江天险抵挡住元军,仿佛天助一般。写长江水天一色宽,本来是一种优势,可以阻挡敌人。
写你从《蜀鸟五花残照》到《谁恨这雪》路过金陵时的所见所闻。“蜀鸟”指秭归,即布谷鸟。相传是蜀王死后改的,哭得很伤心。“吴花”指的是吴国的花草,三国时期金陵是吴国的都城。“残照”是指夕阳的照射。“春情”就是转变。铜雀锁二乔春。“意思是说,如果赤壁之战没有帮助周瑜从东南风,曹操的军队就会越过长江,把两姐妹(孙策和周瑜的妻子)带到曹操建造的著名的铜雀台。杜牧的诗只是一个假设。但是南宋灭亡的时候,皇宫嫔妃[pínfí]确实被元军掠夺,所以文天祥就用了。汉武帝曾在长安宫中铸下一个重达千斤的仙人。汉朝死后,魏明帝派人去长安搬开铜人。据说铜人不愿离开家乡,流下了眼泪。这意味着南宋灭亡后,珍贵文物被元军洗劫一空。总之,文天祥眼里满是金人灭亡后的残破景象,心中充满了仇恨。但他痛苦地想:他自己。
“开放但剑气”这句话,是对自己失败的后悔。古有言,一把好剑,有通天之精。“斗牛”指的是北斗七星和牛郎星。“空认一个陌生英雄”就是说我是一个白白的英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佩戴的剑是一把好剑,可惜我已落入敌手,辜负了我视自己为英杰好剑的这句话。
诗的第二部分回顾了与元朝斗争的艰辛经历,表达了不向朋友屈服的决心。大意是,不久前,我为了抗击元军,一度摆脱敌人的严密监视,由海路南下,举起反元斗争的旗帜。虽然后来失败被俘,但我决心像蔺相如痛斥秦王、诸葛亮吓退司马懿那样,与敌人英勇顽强地斗争到底,维护崇高的民族气节。
《江海余生书信》下面三句,记的是1276年他从镇江摆脱元兵监视,由海路南逃。“这封信”,你是从哪里想到的?“归属”,托付。“江海余生南游万里”是指他先逃到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再乘船(船)出海继续南下。“他的余生。这里指的是抗袁的战友。”“醉眼”原是醉看东西的意思,“醉眼”是深情地看东西的意思。”盛涛·吴韵”指的是战争形势的变化。这两句话说明他为了抗元大业南下万里找战友* * *去了。下面三句用了两个典故。”醉眼”蔺相如奉赵王之命,派毕去秦国。看到秦王没有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毕的诚意,他一怒之下和何世弼一起站在柱子上警告秦王,要想抓住毕,宁愿把毕砸在柱子上!秦王不敢抢。‘风柱’二字,意为斜看柱。”赢【郢】,秦王之姓。“吞赢”是说蔺相如气得要吞秦王。《回旗一走了之》讲的是三国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死于军中,司马懿领兵追击,蜀军。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意思是上面提到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目前被拘禁在金陵的驿馆里,陪伴他的只有秦淮河上的孤月,睡不着。“不睡[mèi]”睡不着。秦淮河是一条流经金陵的河流。这两句话说明,虽然现实如此残酷,但顽强的奋斗精神依然让作者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