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王朝

英国能灭亡莫卧儿帝国,却不能灭亡大清,是因为我大清英明神武,比莫卧儿要强一百倍。

印度这个国家,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国家,历史上大多数时候处于分裂之中。近代莫卧儿王朝也不过占领了印度大部分地区。周边依旧邦国林立。西方殖民者趁机在印度沿海地区占领了许多殖民地,作为进一步入侵的桥头堡。

到17世纪,印度的莫卧儿王朝也已经四分五裂,各地军阀割据,阿富汗的杜兰尼王朝也大举入侵。莫卧儿朝廷只剩下印度西北的一部分领土。

到18世纪,大英帝国开始入侵莫卧儿了。由于庞大的印度处在土王割据的混乱之中。英国可以收买一个土王,反对另一个土王,利用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又拉又打,分而治之。英国能派到印度来的人手并不多,但是英国人可以雇佣当地的印度人,发给枪炮,组成“土兵”,从而“以印制印”。于是,庞大的印度一块接一块沦陷在约翰牛的铁蹄之下。

1757年,英国首先向印度东边的孟加拉邦发动攻击。英国人提前收买了几个印度将领,在两军鏖战正酣时,这几个将领忽然倒戈,孟加拉军队因此溃败。于是,孟加拉成为第一个完全被英国占领的印度殖民地。

同为大国,为何英国可以灭亡莫卧儿帝国,却不能灭亡清王朝?

英国占领孟加拉后,以孟加拉为跳板,继续入侵印度其他地方。孟加拉王公求助邻邦奥德的土王和莫卧儿皇帝出兵支援,可是联军也在1764年被英军打败。英国趁机从奥德手中夺走了贝拿勒斯地区,又迫使奥德也成为英国的附庸。自此,恒河下游辽阔富庶的土地入了英国的囊中。

1767年,英军侵入南印度的迈索尔。当地王公联合邻近的马德拉斯和海德拉抵抗数十年。英军用离间计破坏了三邦的联盟,把马德拉斯和海德拉巴都拉拢到自己一边,又收买内奸背刺,在1799年彻底打败了迈索尔。马拉特联盟帮着英国人打了迈索尔,结果唇亡齿寒,1817年,英军击败马拉特联盟,吞并其大部分领土,仅保留了一些王公的零碎土地。

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全印度已经有600多个王公成为了东印度公司的“盟国”。只剩下信德和旁遮普两块地方保持独立了。英国1843年轻易吞并了信德。又趁机锡克教的旁遮普公国内乱,在1845年2月攻占旁遮普首辅拉合尔,将其变成了藩属国。1849年,英国正式宣布吞并旁遮普。至此,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软硬兼施,英国终于把整个印度都纳入掌握之中。

由此可见,印度被英国吞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邦国林立,被英国各个击破;二是大批将领被英国收买倒戈;三是自古就缺乏统一的国家观念,被征服是家常便饭。就算这样,英国也花了近一个世纪才把印度全部征服。

这样反过来看大清朝。大清的实力比印度整体要强自不必说。相对印度的分裂,大清国一直是统一的帝国,而且是中央集权制度,朝廷能充分调动全国各地的力量***同对敌;其二大清的将领有愚昧的,也有怯懦的,但整体来说,没几个是叛国求荣的。很多人能够为国家战斗到底。这个和印度将领的动辄倒戈形成鲜明对比。其三是大清属于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从古来有华夏为尊的文化传统,也不会轻易屈从于英国人的征服。

因为这三点,英国人无力吞并整个中国,只能采用军事+外交手段来捞取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