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之书——《道德经》第一章

昨天仔细看了路西法殿下创办的圣贤书友《道德经》。我一时忍不住,就写了一篇文章。谁知,这篇文章一写出来,我就忍不住萌发了通读《道德经》的欲望。

今天早上起来,什么都没做。我刚刚读了道德经。结果,来回背诵,神清气爽。我当时就想,为什么这庙里的和尚,晨钟暮鼓不知疲倦地念经?原来读经典本身也是一种修养。我不是和尚,也不看佛经。那么,读《道德经》这种各种经书之王,对我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帮助吗?

所以,学学这些和尚,天天读道德经,悟道,说不定还能悟出点什么。所以从《道德经》第一章开始,我就反复读,一直读。我想等我读完《道德经全集》的时候,也就认为在路西法殿下的指导下,我已经系统地读完了一本书,真的是快了很多。

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殿下和贝的赏赐在继续阅读,引导你思考和写作。然后简单的读和写,不仅可以提高你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你的写作水平。为什么不呢?所以,每天都作为必读书目,也因为这个原因,多了一篇。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字可以点名,很有名。无名,万物之始;名声是万物之母。所以往往没有想看其奇景的欲望;总有看下去的欲望。两者名称不同,分别称为玄、玄、玄,是万奇之门。

直译:

能用文字表达的道,不是真正的道。这个叫陶的不是真名。(真道)隐名是万物之源;名(定义的道)是万物之根。

因此,我们可以用一种无欲的心态(没有任何欲望)去理解和观察道的奥秘,用一种欲的心态(有各种目的)去理解和观察道的效果。无名和有名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都是很神秘的东西。它不是一般的神秘深奥,而是神秘深刻,是宇宙万物的秘门。

我的解释是: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在全书中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当这一章理解和理解的比较透彻的时候,其他章节就容易理解和深入理解了。

道是什么?没有结论。反而读着读着就有点混乱了。可说的道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道。给这个道一个名字,但不是真名。换句话说,你学到的东西,只要说出来,就会不一样。因为道的无名,所以是万物的本源。有了名气,就成了理解一切的基础。

它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因为老子是道家的鼻祖,我们不妨从道家的阴阳人物来一个直观的认识。

阴阳太极图是一个圆圈,有两个黑白符号,各占一半。如果把整个大圈看成道和无名,在那里,里面的黑白阴阳两部分就是名和万物之母。

所谓道生一、二、三、三事。也可以总结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重生于东西南北,万物皆生。

同时黑白阴阳也说明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本来是平衡的,在大圈里平衡了一半。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那么可能阴多阳多。

所以体现了老子最基本的哲学思想:平衡中立,辩证思维,探幽求精,生生不息。

本章讲道、名、有、无、玄等基本概念,引导人们积极思考。真理可以被认识,但它可能不是众所周知的真理,没有任何语言或文字可以准确地描述这个道。你苦心描绘的道不是真正的道。然后呢?继续找。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大家都去找,找到了一段时间他们认为是真理的道,其实不是。那就再找找。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努力接近真正的道。这样,个人才会进步,社会才会发展。

道是一个美好的东西,一切都在于理解。它无法用任何语言来描述。于先生说:自然界最美的部分,就在人的思想和言语难以框定的部分。让他们保持一点生气,给人一点粗暴和敬畏,比拿着一本康熙字典一个一个收集,有趣多了。

这个人的思想和文字中难以框定的部分就是道。人不仅要用心去感受,更要对它心存敬畏。不要以为人定胜天,喊一声地球就晃三圈。这一切都偏离了道的正确方向,将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

我们现在要走回头路,重新治理环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是体现阴阳太极中的平衡。不能太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探索幽玄的途中找到一条路。

中国古代心理学的创始人王阳明有一种执着的精神。他与竹子抗争,寻求道的真谛。好几天茶饭不思,晚上睡不着。最后终于想通了办法:知事,知行合一。当然,他悟出了这个道。虽然它能指导人们解决一些哲学问题,但它不是真正的道。人还是要不断变化,这样才是生生不息。

因为,自然之道神秘莫测,玄机无穷。最终,人类可能无法实现老子所说的这个“道”。

无名与有名体现了世界的对立统一和辩证思维。太极中的阴阳是对立的,但却存在于这个大圆之中。一切事物的相反发展,潮起潮落,都是在这个大圈里进行的。这直观地表现了世界的对立统一。在对立统一中体现辩证思维。

阴到极致,就会转化为阳;阳到了极致,就变成了阴。所谓是不是极泰式,到了中午就尴尬了。红紫色,也是如此。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要塞得满满的。功成身退,居安思危。

但是我们写文章,尤其是小说、故事设计情节、人物的时候,一定要体现这种辩证的手法。一个人物,他的个人命运,必须不断地触底,不能再差了。悲剧到了极致,进行阴阳转换,使人的心情随着故事和人物命运起伏,令人振奋。如果没有波澜,阴阳反差不大,那么这部小说或故事注定是失败的。

在克制自己的欲望时,运用有与无的辩证方法,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尤为关键。

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两者齐头并进,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你今天身居高位,有大把的权力可以挥霍,有无尽的荣华富贵,但那不是,而是在悄悄蔓延。当你的贪欲到了阴阳转化的临界点,什么都得不到,你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多少腐败分子,尽管犯罪手段千变万化,却逃不掉,因为他们心里有(欲望),换来的只是个人的无知(毁灭)。

相反,你虽然身处逆境,却处于一无所有的状态。只要你心中有梦想有抱负,切实规划人生,全力以赴去实施,那么你的“无”就可以转化为“有”,实现人生的逆袭。

为了更深入透彻地理解《道德经》,今天翻看了资料。偶然发现央视前主持人白也在读《道德经》。而且,还有讲座。我饶有兴趣地听了一会儿,很受启发。

白最初读《道德经》是在24岁。看了一遍,他就放在一边了。据他说,虽然被束之高阁,但书中的价值观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并在他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自觉地使用。

随着事业的蓬勃发展,36岁的他一举成名。但是一个接一个的困惑来了。名声远播,一时难以承受。在随后的采访和剪辑中,我总是感觉不舒服。效果不理想。当时,他非常沮丧,后来,人们重温了《道德经》,找到了答案,彻底解决了问题。

他说,之所以采访剪辑不顺利,是因为担心“二老”。老领导,普通人。总是试图弄清楚他们的想法和反应。在某些条件下,我们前怕狼,后怕虎。战战兢兢,点到即止,很容易迷茫。他读的是《道德经》第七章:天地可长可长,因不自生,所以能长生。?不是为了它的无私?因此,它可以是私有的。

原来他在工作的时候,一开始内心是有一种个人兴趣的,所以在外在的行动上就受到这种个人兴趣的影响,所以工作很不好。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他在后来上班的时候,彻底放下了心里的包袱,按部就班的去做,效果出奇的好。

听了他的亲身经历,我以为,其实他困惑的答案可以在第一章找到:所以我往往没有想看玄机的欲望;总有看下去的欲望。

经常没有欲望,心里也没有什么负担。只有冷静地观察事物,我才能发现它们的微妙之处。欲望总是有的,心中有各种各样的假设去观察事物,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目的和功利。我看问题,处理问题难免会有偏差。达不到准确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效果。

没想到这么大的人物对《道德经》研究的这么深入。他做了一系列讲座,有一个关于喜马拉雅山的专题。我订阅了它,作为进一步学习《道德经》的辅助资料。

无欲无求,心平气和的学习道德经。白严嵩称之为“我这辈子必读的一本书”后来想了想,对比了一下古代文化中的儒释道。儒家争取人积极入世,佛教千方百计使人出世,如遁入空门,清净,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皈依佛门。而道教则介于两者之间。我们不仅要入世,更要在入世时保持一种宁静致远的心态。

如果说儒家主张生命的附加,那么佛教则让人抛弃一切,逃入空灵的世界。而道家,不仅在做加法,也在做空灵,不断在做减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三者中最好的。

形象地说,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的时候,该丢弃的一定要丢弃,该吸收的一定要足够勇敢,静止的时候一定要像和尚一样从容念经。在动与静的不断交织中,我们才能理解生活,才能正确方向,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让盲人骑上瞎马,在午夜来到深渊。

愿这本人生必读的书,如路灯般陪伴左右,驱散阴霾,永远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