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的来历是什么

龙图腾源于伏羲时代。

伏羲氏以蛇为图腾。古书中记载,伏羲氏生于成纪,徒治陈仓,都于陈,在位一百五十年,传十五世。伏羲氏发源于成纪,发展壮大后,沿着渭河谷地进入关中,出潼关,傍崤山、王屋山、太行山东迁,而后折向东南,最后都于陈。这一活动区大体与仰韶文化古遗址的分布区相吻合。

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前面虽说伏羲蛇身人首,但在最后却言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这种记载暗示了伏羲氏在龙图腾形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又蛇在生肖中叫小龙。蛇如果有了灵性,就变成了龙。

汉代纬书中讲,伏羲氏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伏羲氏即是青龙,青帝。炎帝神农氏以火德为王,为赤龙;黄帝轩辕氏以土德为王,为黄龙。按照五行始终说,最先出现的是木,而非火、土。同理,青帝也应该是远古第一帝,青龙也是中华民族第一龙。伏羲氏自然也就是当之无愧的龙图腾的创始者,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文明。

龙图腾的重要意义

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它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从天文学角度上来看,在夜空中就有一条由星星组成的巨龙。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同。

关于龙字的来源也有多种解读。其中一种是从天文角度,把组成东方苍龙的七个星宿中星星的连线组成的形象和甲骨文中的龙字做一下对比,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度非常高,龙字很可能就来源于天上的星象。古人对东方苍龙这种季节性的变化非常了解,也非常重视。

《说文解字》是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书里对龙字的解释中有“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句子,就是对这个现象的形象描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龙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