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王充》人物故事小传
《王充》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王充》人物故事小传
王充(公元27—约97年),字仲任,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曾师事班彪。仕至郡功曹、从事、治中。博通百家之言,其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著述立说方面。所著《论衡》,批判谶纬之学,评论儒、道、墨、法、阴阳等诸学派,反对尊古而卑今,体现了一个思想家的学识和胆力。
〔正 史〕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为功曹,以数谏争不合去。
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
刺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自免还家。友人同郡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肃宗特诏公车①征,病不行。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②。永元中,病卒于家。
《后汉书·王充传》卷七九
〔注 释〕
①公车:官车。②颐神自守:自己注意精神的保养。颐,养。
〔相关史料〕
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①遨戏,不好狎侮②。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③,充独不肯,诵④奇之。六岁教书⑤,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⑥,有巨人之志⑦。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⑧。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⑨,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一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⑩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11),终日不言。
王充《论衡·自纪》
〔注 释〕
①侪伦:同辈的伙伴。②狎侮:指轻浮无理的打闹。③林熙:指爬树。熙,戏。④诵:指王充的父亲王诵。⑤教书:教给他识字写字。⑥矜庄寂寥:严肃庄重,喜欢清静。⑦巨人之志:成年人的志向。⑧让:责备。⑨袒谪:脱去上衣受责打。⑩讽:背诵。(11)非其人:不能与自己相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