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柏林温氏书楼翻译
虔州柏林温氏书楼翻译如下:
南川从豫章西上,一个大州称“吉州”,还有一个大州称“虔州”。二州的税收和它们的陈情诉讼,世人认为是最严重的,而那里的很多百姓都是可以读书识字的。
虽然吉州很多君子,在朝廷做官的人接连不断,而虑州没有。(我)怀疑虔州距离京城较远,被教化的人少,依仗其经济富庶,来放纵安逸享乐,也是可以的。
老朋友许某造访我家,谈起皮州石城进士温某的为人时说:“温君年少的时候,追求仕途而不得,叹息着说“不能够得到身外的功名,何不追求内在精神,不只是我自身受益,也应该让子孙后代受益’。
于是就寻找山水美景,没有比柏林更好的地方了,于是在此建造学堂,建了几十间房子。凡是国子监有的书,(他)都在集市买到,而且建造书楼收藏起来。把专心教导子弟,礼待宾客当作自己的重任。”
许君,不是虚安轻浮之人,今天他的称赞,和之前(我)的怀疑是不同的,这是度州的福气啊。自古圣人的德行与功业,全在于读书。圣人,不是巧诈和虚浮不实,是天之常道,地之常理,万物之常情。天地万物的固定不变,圣人顺应它们,表现在说话上,体现在做事中。
如今温君勤苦藏书,是有意做圣人,那么哪里是一家受益而已,邻里乡党几乎都会受教化。这样将来度州成大名,做高官的人,可能不可估量,与吉州相比还有什么惭愧的呢?柳子厚在楚越间游览山水,如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并有记文,用来指引喜欢游览的人。
今天有人建藏书楼,不只是有山水美景,我写记文用来引导喜欢读书的人,不也是可以的么?我想要走到书楼围栏边, 环顾周围的田地,江水山林在眼前,文学史籍与我相对。清风是我的扇子,白云是我的冠盖。 召唤湘水鱼口中的屈原,呼唤海上鲸背上的李白。
漱宝玉,拭明珠,洒喝到尽兴,互相行礼而别,其中的快乐怎么能够言说呢?但现在还没有得到这种快乐。阜花五年秋七月庚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