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一个普通人的抗难史

文/一若

接触余华的作品是从《活着》开始的,整部小说都充满了悲伤,而刚刚看完的《许三观卖血记》却没有《活着》那么悲伤。小说讲述了普通人的故事,靠卖血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当然有很多人情在里面,难能可贵。

在许三观生活的地方,没卖过血的男人娶不到老婆。身体强壮的人去卖血,身体虚弱的人很难卖。卖血一次能赚35块钱,相当于在外地工作半年。

许三观是一家丝绸厂的送茧工。他就是这样一个刚开始刚强的男人。他一生卖血十一次,解决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徐三观第一次卖血是出于好奇。根龙和阿芳去卖血,他第一次跟着他们去卖血。徐通过用这笔血钱,娶了媳妇徐玉兰,生了三个宝宝——一喜、二喜、三喜。

易乐砸了方铁匠儿子的头,还得赔医药费。徐三观没钱赔,家里物品所剩无几。他第二次卖血不行,付了医药费,拿回了搬回来的东西。

许三观第三次卖血是因为林芬芳。他去了林芬芳,因为他很生气他的儿媳妇给他带了一顶绿帽子。他不想让她踩到西瓜皮,摔断右腿。许借着去拜访的机会,没忍住做了一些他不该做的事情。事后总觉得要补偿别人,于是又卖血买了林芬芳猪骨和黄豆。

1958,赶上大跃进,家里渐渐没饭吃了。连续吃了57天玉米粥,徐三观决定第四次卖血。这一次,卖血让家里的生活不那么艰难了。

乐毅长大后去了农村工作。当他回来的时候,他瘦得皮包骨头。徐三观一脸心疼,又去了医院。他把卖血的钱给了乐毅,并告诉他乐儿和三乐互相照顾,给了乐儿十或十五美元,其余的归自己。

我没想到乐毅会在乐儿队长来之前离开。想着乐儿,他不得不受到船长的照顾。家里还剩2块钱,他没法请人吃饭。徐玉兰只好求着许三观卖血。这是许三观第六次卖血了。这一次卖血让许三观感到恐惧,因为他的好朋友阿芳和根龙因为多次卖血而变得越来越坏。

然后得了肝炎重病,送到上海治疗。这次距离上次卖血才一个月,治疗需要昂贵的医疗费用。徐三观选择卖血来弥补医药费,从家里到上海卖了四次血。

许三观十次卖血成功。第十一次,他为自己卖血,因为要吃炒猪肝和黄酒,但新血老板不肯收60岁的徐三观的血,说他的血只有画师需要。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徐三观没有让命运弄死他,也没有等死。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卖血来应对各种灾难。这就是普通人的生存之道。

他通过卖血娶了媳妇,偿还了儿子伤人所需的医药费,帮助全家渡过了饥荒等等。卖血给了许三观与苦难和命运抗争的力量,也成为了他实现自我价值最简单快捷的渠道。

许三观虽然只是一个追求家人安全和温饱的普通人,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拯救和养活了整个家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存价值。

许三观和许玉兰--不离不弃的情侣。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出于好奇,想法是娶个媳妇把钱花了。在林芬芳和徐玉兰之间,他选择了徐玉兰。

徐玉兰是油条美女。当许三观想娶她的时候,她正和何勇在一起。许三观想尽办法挖了一个底子。他请徐玉兰吃包子、馄饨、话梅、西瓜。端着黄酒和香烟,凭着自己的金口玉言,他讲了两个徐姓,生出来的婴儿都姓徐,都有接班人。如果他和结婚,生出来的孩子姓什么,徐家就完了。就这样,和徐玉兰的婚姻成了。

许三观是个真诚的人,而且喜欢许玉兰不藏着掖着。就这么说吧。当你可以自由恋爱的时候,争取你想嫁的人。这是他们执着爱情的开始。

徐玉兰和徐三观,两个跟法官说吧,生了三个宝宝,一个开心,两个开心,三个开心。没想到,时间长了,大家发现不太像许三观,更像何的孩子。这顶帽子让许三观觉得无比委屈。为别人养子,徐三观的心里充满了不快。即便如此,许三观也没有从此和许玉兰两头切割,日子依旧吵吵闹闹。

也许是因为他的不情愿,徐三观非常生气,以至于他想去林芬芳。冲动是魔鬼,他做了不该做的事。后来,也是因为林芬芳摔断了腿,卖血给林芬芳买大豆骨头。他发现了肖勇,而他肖勇是林芬芳的丈夫。许三观的荒唐事被闹得沸沸扬扬。徐玉兰得知后,天天在门前喊罪。虽然如此,实际上她还是没断与许的透。她心里可能有一种愧疚和喜悦,她觉得亏欠许三观。

两个人,各自做着一件荒唐事,还吵吵闹闹的活着,是不是所谓的会做?不会,因为我们对彼此的了解,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我们还能一起走下去。那一年的批斗,徐玉兰被贴了大字报,揪去批斗。

得知这个消息后,许三观立即试图掩盖大字报。虽然最后没成,但徐玉兰还是被拉去批评了。面对外界的指责和诬陷,许玉兰崩溃了,许三观还在努力保护她。她被拉到街上,坚持要送饭。他偷偷把肉埋在底下给徐玉兰吃,不是给儿子吃。

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但徐三观和徐玉兰还是一起走了很久。直到故事的最后,徐三观因为无法再卖血,独自一人在街上哭泣。他的三个儿子觉得他是个耻辱,而徐玉兰骂他的三个儿子没良心,却带他去了却恨不得喝黄酒吃猪肝。

是徐玉兰和何的儿子,但徐三观最爱的是。他因为一个欢喜忍受了多年的委屈,他也养育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和易乐虽然不是亲生父子,但是最爱他。

许三观六次为乐毅卖血。我第一次卖血,是因为砸了方铁匠儿子的头。为了赔偿医药费,乐毅的生父全然不顾,徐三观无奈,只好自己卖血解决了此事。

乐毅回到乡下,把卖血的钱都给了他。后来病重时,许三观毫不犹豫地让许玉兰带人去上海治疗,并想尽办法筹钱。从家里到上海,a * * *买了四次血,每隔几天才一次,因为要卖血,喝了很多凉水。他昏迷不醒,差点死在松林里。即使他知道根龙和阿芳其中一个因为卖血失去了健康,另一个已经死了,他还是一路卖血,只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不卖血,儿子也会死。他无法控制内心的恐惧。他只想救他的儿子。

当别人说他要这样卖血卖命时,他说:“我很高兴能活到五十岁,我完全知道做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即使我死了,我也可以说是我挣来的。”我儿子才二十一岁。他还没成为一个好人。他甚至没有娶过女人。他还没有成为一个男人。如果他死了,那将是一大损失...".

徐三观内心真的很受伤,为什么他最爱的儿子不是自己的儿子,却因为不是自己的儿子而不去努力救他。也没有阻止他做他所谓的“孝顺”。

那一年,何肖勇被一辆汽车撞成重伤,被送到医院时无人救助。相信迷信的人都说,他们需要自己的儿子来召唤神灵,乞求一种拯救何的快乐。徐三观没有阻止他去。他不想让最后被骂不孝,就偷偷让去屋顶叫他的爸爸——招魂。

许三观的行为真的是一个被骂过很多次的“乌龟”,但这些只是因为他爱找乐子。他忍住了所有的愤怒,咽下了所有的委屈。他只想安全地玩。

在拯救一个快感的路上,许三观一路卖血,遇到的陌生人温暖了许三观的人生。

第一,给他茶喝的临浦居民。徐三观来到临浦没多久,临浦下了一场大雪。他直接在河边拿出碗,舀水吞到肚子里。他喝得自己瑟瑟发抖,看到临浦的居民给他盐和茶。在救孩子的路上,这些人的善良让徐三观的心瞬间温暖起来。

第二个是借了一头猪在酒店取暖的大叔。徐三观发烧了,走在街上瑟瑟发抖。好心人看到了他,把他送到了酒店。那天晚上,一个60多岁的男人和他住在一起。看到许三观已经盖了两床被子,但还在瑟瑟发抖,就主动问要不要在被窝里放两只小猪给他暖暖身子。好心的徐三观担心脚太冷,会把猪冻坏。这个大叔不管。再一次,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许三观的旅途依旧冷飕飕的,但他的心是热的。

第三,送他船的两个兄弟。过了松林,徐三观为了省钱,没坐客船。他登上一只装满蚕茧的水泥船,两兄弟摇着船——来喜和来顺。我还没上船就骗他们说我会滚船,不过还好这两兄弟比较善良,没有把他扔到河里,而是一路跟着他。许三观也是个健谈的人。他带着他的兄弟们去卖血,后来莱西把他的血低价卖给许三观,许三观再以正常价格卖给血头。这两兄弟也把许三观当朋友,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段路让许三观顺利离开七里堡,到达昌宁。

我一路上遇到的这群人并没有冷眼旁观,而是给予了帮助。暖心的善良让许三观的救人之路顺畅了许多。正是因为这些在帮扶者看来可能微不足道的行为,徐三观才救了自己的大病。

《许三观卖血记》中,发现确实有很多感人的地方。甚至到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徐三观是一个真实的人,就像作者说的,他追求的是平等。只是到最后,有些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平等,但这并不重要。我们不在乎生活质量,不在乎别人的流言蜚语。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