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推动了科幻小说的销量吗?

2月19日晚9点,《流浪地球》官方电影微博发文,宣布该片票房正式突破40亿大关。至此,《流浪地球》成为继《战狼2》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部破40亿的电影。有人说2019是中国科幻元年。不得不说,因为《流浪地球》的电影,大部分人对中国国产科幻作品的信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有更多的人关注到了科幻这个领域。不仅仅是电影,国产科幻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电影推动科幻小说的销售。

《流浪地球》的火爆带动了刘作品的销售。据了解,流浪地球原创小说春节期间销量超过10万册,《三体》荣登销量榜榜首,刘的其他短篇小说也进入当当网畅销榜。而且不仅纸质书热销,刘的很多电子书也占据了亚马逊和掌阅的各大榜单。

据统计,《流浪地球》上映后,同名书籍迅速热销,大年初一的销量就超过了电影上映前一个月的日均销量。2月10到2月12,日销量是影片上映前一个月日均销量的近20倍。仅2月10和2月11的销售额之和就超过了影片上映前一个月的总销售额。刘最著名的作品《三体》销量也在上升。《三体》2月12日日销量是《流浪地球》上映前一个月日均销量的13倍。据数据显示,2019年度科幻小说销量前五名中,刘的作品占据了四席。

淘宝的数据显示,从2月11到2月13,天猫科幻销售额同比增长1800%。其中《流浪地球》刘三天销量近3万册,同比增长超过7万%。

中国科幻走上了立体化道路。

2019年,流浪地球的国产科幻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大获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终于走上了西方发展已久的“小说+电影”的立体化道路。从小说到电影,科幻终于从小众走向了中国的主流文化。据悉,2019年,《上海堡垒》、《先锋》等多部国产科幻电影即将播出,一大波国产科幻小说正在出版路上。仅2月份就有《火星孤儿》、《生命算法》、《於陵》等多本新书上市。

随着科幻板块的火热,大量新的科幻作品也受到关注。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火星孤儿》,最近成为科幻圈内外非常热门的小说。作者刘洋,现任教于中国南方科技大学。他不仅是科幻作家,还是物理学博士。故事发生在金腾中学,一所前所未有的学校,以难以想象的另类教学保持着奇迹般的升学率。

小说的核心设定其实来源于一个简单的想法:如果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刻意编造的,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们会发现吗?我想,大概没人会质疑吧。"谈及写作《火星孤儿》的初衷,刘洋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读研前,我在一所中学教了两年高中物理。从我的教学经验来看,中学的科学教育仍然是知识导向的,教师不注重知识发现的过程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对于教科书中列出的科学结论,学生习惯于毫无疑问地吸收它们,而不是探究其产生过程,更不用说质疑这些结论的合理性。但在我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论和质疑精神才是科学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另一部值得注意的本土科幻小说《AI Trek》出自读者文化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小说是“如果人工智能失去控制,世界会怎么样?”在这样的科幻设定前提下,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机器觉醒、伦理困惑、文明重建的人机存在新世界。《流浪地球》中,主人公走的是《AI迷航》中同样存在的流浪地球的中国精神内核。书中的主人公程富历经艰难险阻,一心要随飞船乘员返回祖国,中国人对家国的特殊眷恋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

“中国故事,中国表达,这是本土科幻作品能打动大众的地方。毕竟国外的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和他们相比,我们整体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蒋教授评价《ai迷航》“可以视为中国年轻科幻作家紧跟国际潮流的努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