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品很难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在今天还有多少借鉴意义?
一、创作意图
“意在揭露家庭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弊端”
小说一开始就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围观、凝视、谈论狂人来唤起“迫害者”内心的恐惧,逐渐引出主题。疯子看到赵贵翁异样的眼神,看到孩子们铁青的脸,看到一路上人们窃窃私语,看到那张着的嘴,看到街上女人说的“咬你几口”的话,联想到浪子村佃户宣布饥荒时人吃人的故事。从大哥平时的言论中,他开始怀疑现在的安排。他把医生的把脉理解为“抓肥育瘦”,把点药的“快吃”理解为“快吃他”,然后得出结论,这个社会是食人社会,这个社会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食人史。日记是这样写的:“我看着历史,这段历史没有年代,每一页歪歪扭扭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睡不着,半夜仔细看了一遍,才透过缝隙看到字。书上写满了‘吃人’四个字。”他认为未来的社会不会容忍食人族,并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这是现代文学中的第一部小说。这部与尼古拉·果戈理短篇小说同名的作品发表于五四运动前一年,描述了一个迫害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鲁迅运用早年所学的医学知识,将对社会生活的具体描写与狂人独特的内心感受相结合,艺术地贯穿于小说的所有细节之中。疯子说的一切都很疯狂,但疯子说的话里包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b、疯子的形象
疯与不疯是真疯还是假疯。
《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鲁迅通过迫害者的感受和精神错乱时写下的预言,从吃人的一些具体事实中,有意揭示了精神领域较为普遍的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了惊心动魄的概括。借实引虚,以虚证实。《狂人日记》出版后,由于其深刻的愤慨和尖锐的批判,许多读者耳目一新。这部小说是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反映了中国革命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精神进入新阶段的历史特征。
这是现代文学中的第一部小说。这部与尼古拉·果戈理短篇小说同名的作品发表于五四运动前一年,描述了一个迫害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鲁迅运用早年所学的医学知识,将对社会生活的具体描写与狂人独特的内心感受相结合,艺术地贯穿于小说的所有细节之中。疯子说的一切都很疯狂,但疯子说的话里包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小说一开始就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围观、注视、谈论疯子来唤起“迫害者”内心的恐惧,并逐渐引出“意在揭露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弊端”的主题,疯子看到赵贵翁异样的眼神、孩子们铁青的面孔、沿途人们窃窃私语、张开的嘴巴、街上妇女说的“咬你几口”的话语,联想到浪子村佃户宣布饥荒时人吃人的故事。从大哥平时的言论中,他开始怀疑现在的安排。他把医生的把脉理解为“抓肥育瘦”,把点药的“快吃”理解为“快吃他”,然后得出结论,这个社会是食人社会,这个社会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食人史。日记是这样写的:“我看着历史,这段历史没有年代,每一页歪歪扭扭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睡不着,半夜仔细看了一遍,才透过缝隙看到字。书上写满了‘吃人’四个字。”他认为未来的社会不会容忍食人族,并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选择疯子作为小说中的主角是一个非常精心的安排。黑暗势力陈翔殷压在人头上的社会,一切都习以为常,一切都理所当然。鲁迅意在通过对“迫害者”的感情和精神错乱时写下的预言,进一步揭示精神领域更为普遍的“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惊心动魄的概括。借实引虚,以虚证实。这部小说的意境很巧妙。《狂人日记》出版后,其深刻的愤慨和尖锐的批判让许多读者耳目一新。当时武玉还以此为基础写了一篇论文《吃人与伦理》,可见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这部小说是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反映了中国革命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精神进入新阶段的历史特征。
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写了《孔乙己》和《药》。
《孔乙己》孔乙己是个没上过学的老男孩,穷困潦倒。封建社会一方面以“一切低人一等,读书高”的思想培养了他的自尊性格,另一方面又给了他最残酷的待遇,使这种性格不断受到现实生活的蹂躏和践踏。小说以咸亨酒店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充满地方色彩的画面,作为社会的缩影:街上一个方形的大柜台,一位穿着长衫的绅士漫步走进店旁的房子,要了酒和菜,慢慢地坐着喝酒。柜台外,穿着短衣服的工人站着喝酒。只有孔乙己站着喝酒,穿着长衫。他已经失去了走进家门的资格,但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书生”身份,不会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即使是小偷,他也还在狡辩“偷书不算偷。”这些典型的细节清晰地揭示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作品通过人物的行动抨击封建制度,同时也含蓄地鞭挞了这个人物。
孔乙己的性格里也有一些善良:不舍得拖欠酒钱,热心教人识字,给孩子吃茴香豆。从这些令人同情的描写中,进一步体现了科举制度对他精神的伤害。孔乙己的没落是必然的。他活着只是为了给别人开玩笑,死了也无所谓。“别人都是这么做的。”小说不到三千字,简洁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形象,给人一种非常真实的印象。
《药》讲的是一个茶馆老板华老栓买了人血馒头给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封建统治阶级长期麻痹人民,使人民陷入愚昧无知。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已经借狂人之口提到:“去年城里杀了一个犯人,有一个痨病的人,把他的馒头蘸了血。”这一次,它被“生发”并写成了小说。小栓不是靠吃“人血馒头”治好痨病的,最后成了封建迷信的牺牲品。这部小说把被谋杀的囚犯描述成一个革命者。于霞,一个没有正式露面的革命者,抱着解放人民的愿望,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群众不仅不理解他,更不知道他是为了大家受苦,牺牲了。反而被迷信愚弄,沾了革命者的血。小栓的命运是一个悲剧,于霞的经历是一个更大的悲剧。鲁迅既痛心于群众被封建思想毒害,又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使小说的结构包含了双重悲剧。作家根据亲身经历和感受,写出了一个道理:如果革命思想不掌握群众,那么先驱们的鲜血只能作为“人血馒头”的材料,甚至对治愈消耗毫无作用。医学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这种沉重的感觉并没有压垮人,人们依然可以从残酷的现实中接触到作品中所表达的理想。最后,出现在革命坟墓上的花圈“呈现出一些亮色”,透露出代表时代特征的革命的希望和力量。
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阿q正传》在塑造一个典型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
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农村带来真正的改变,这也间接反映在这场风波中。
小说《风暴》从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乡村夜晚的动人画卷,在静谧的风景中呼应着时代的风暴。撑船的七斤,在城里把辫子剪了。当皇帝要复辟的谣言传来,七斤的家人立刻紧张起来,辫子的存在成为问题的焦点。赵、老奶奶等人物各有特点,都有自己的表情。小说结尾描绘了暴风雨后的平静,暗示虽然复辟不成功,但生活依然没有偏离原来的轨道,既讽刺了革命的不彻底,也说明农民的觉醒需要进一步的教育。
《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乡村破产的景象。小说以抒情的风格,尽力渲染童年生活的美好。它把小主人公在海边西瓜田上手拿钢叉的闰土和眼前同样被生活碾压过的闰土作了比较,写出了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力下深重的灾难。过去,润土的形象在农村相当普遍。他朴实、勤劳,像大地一样沉默、厚重,历尽艰辛和痛苦。太多的艰辛和痛苦让闰土麻木了。精神的毁灭在这里已经超越了生命的威胁,一种壁垒森严的等级观念被注入了飞跃地球的头脑。他默认了自己和儿时伙伴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向主宰自己命运的“上帝”低头。这20年的变化真的太大了。第一人称“我”的想象在现实面前破灭,原本清晰地留在记忆中的“奇迹画面”顿时模糊不清。作品还用杨二的小市民习惯来烘托润土的诚实性格,文笔曲折,使得简单的情节呈现跌宕起伏。“我”希望下一代有一种“新的生活”——一种从未活过的生活,说明作品的重点不在缅怀过去,而在挑战现实,引导人们对未来深信不疑:“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祝福》是将人物置于更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对农民命运的强烈控诉。这部小说是鲁迅1924年至1925年的小说集的第一部。它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为主角。祥林嫂很努力,只希望用自己不断的劳动来换取最起码的生存权,但她的经历充满了辛酸和血泪。因为不想再死,她在新寡妇后逃到鲁镇当家政,不久又被婆家抢走,以个人买卖的方式逼她嫁到山里。第二任丈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叼走。当她带着失去丈夫和孩子的悲痛再次来到陆家工作时,镇上的人都嘲笑她,奚落她。捍卫道德的鲁大师视她为不祥之物,不准她染指一切祭祀。信奉鬼神的刘妈用冥界的惩罚威胁她,劝她捐一个“千人踩,万人跨”的门槛,作为body double对自己的赎罪。精神上的恐惧压倒了这个农村妇女。她变得无精打采,萎靡不振,但还是默默经营,用自己一年到头劳动的收入捐了个门槛,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罪恶,可以重新做人了。冬季至日祭祖期间,她心平气和地整理了一杯筷子,却发现师傅还是说了一句“祥林嫂,你留着吧!””她缩回了手,就像被大炮烧伤了一样,从此失去了灵魂,就像“白天出洞的老鼠”。“生活一步一步把她逼到了绝路,最终她成了乞丐。在人们兴高采烈地“祝福”的同时,她却带着对地狱的恐惧和怀疑,像“尘芥”一样被扫地出门。祥林嫂的身世表明,她脖子上套着四条封建社会的绳索——政治权力、神权、宗族权力、夫权。虽然她不断挣扎,表现出最大的韧性,但还是破不了网,争不到一个普通人的资格——其实就是鲁迅所说的“稳重”的“奴隶”。作品的深刻意义还在于,不仅是陆思大师,就连与祥林嫂地位相同的刘妈,以及她身边嘲笑祥林嫂痛苦的人,也受到了封建势力的精神虐待,在不知不觉中促成了这一旧社会普通而不幸的悲剧。
在《离婚》中,农村妇女爱姑有着与祥林嫂不同的性格。她大胆而具有煽动性。当她丈夫要离开她的时候,她已经闹了三年了。最后对方还得请7个“与知府交换贴纸”的人来调解。爱姑以为欺负她的只是少数人,丈夫“小畜生”和公公“老畜生”才是她的对手,却不知道真正的对手是封建制度,那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力量。作品以爱谷与七人会面的场景为重点,从周围的氛围和爱谷的心理感受来刻画受影响的地主阶级代表。七个大人打“屁塞”,抽鼻烟,都让艾谷觉得深不可测。在这种精神压力下,我爱姨妈从有利到不利,从充满幻想到完全臣服。整个心理过程通过对环境的描述非常详细。《离婚》生动地描述了土豪劣绅的丑恶,同时批判了小生产者的认知局限。强大的黑暗势力要求农民觉醒,这是鲁迅在这些小说中反复强调的思想。
鲁迅的小说善于表现整个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发现农民悲惨生活的根源。他们不仅写自己因经济剥削而遭受的肉体上的苦难,还用更多的笔默默描绘自己长期受封建制度思想毒害的精神状态。在鲁迅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作家像鲁迅那样以平等的姿态描写农民,也没有一部描写农民的作品像鲁迅那样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展现出如此深刻而广阔的历史画卷。
知识分子是鲁迅小说中描写的重要对象。鲁迅亲身经历了近代思想文化界的变化,对各类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在饭馆里》和《孤独的人》描写了辛亥革命后知识分子的彷徨、动荡乃至衰落的过程。
在餐厅里,吕原本是一个敏捷而热情的年轻人。经过多次流浪,他觉得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一个都没有实现,于是套用了一句“孔子说诗云”的敷衍教学点,随波逐流的做一些“无聊的事情”,来满足别人,安慰自己。他既没有能力从这样的生活中解脱,也没有能力从这样的思想中解脱。他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就像一只苍蝇绕了一个小圈子,又回来了,停在了原地。
魏的性格在《孤独》中显得更加阴郁和冷漠。他不甘于世俗的随波逐流,亲手筑起了一个“人头茧”,把自己包裹在里面。但事实不允许他与社会完全隔绝。谣言跟着他,失业打击着他,最后他不得不向环境低头,抛弃理想,乞求“现实”,成了军阀军队中一个师师长的顾问,实践着“他以前痛恨和反对的一切”。他周围的人奉承他,称赞他。他赢了。然而事实上,他失败了。他有“胜利”的欢笑,独自咀嚼“失败”的悲伤,最后带着内心的创伤孤独死去。两部小说描写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革新力量与习惯势力的冲突,笼罩了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氛围,也批判了吕和魏的弱点。这个人物在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写小说的时候还是有典型意义的。
《伤逝》里,子君和涓生比较年轻。他们是五四运动中的人物。子君为婚姻自由而战,不顾一切非议和嘲笑,勇敢地冲出家庭。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无权干涉我!”“子君对个性解放的呼吁是坚定的,但个性解放不能脱离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没有崇高的理想,爱情就失去了依附。可惜的是,子君在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后,沉迷于日常琐事,没能向前迈出一步,很快就让生活对希望幻灭。涓生厌倦了日常琐事。当失业的打击威胁到他们的同居生活时,他才意识到:“半年来,我完全为了爱情而忽略了其他生命的本质——盲目的爱情。“就像子君冲破了家人的阻挠,也冲破了朋友的阻挠。无聊的心情恰恰说明他没有力量去碾压社会更大的压力,却责怪子君有了家庭,急于“自救”。涓生不同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吕和魏。他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但易卜生个人奋斗的思想,其实让他愿意为自己埋葬一切。即使他“迈出了新生活的第一步”,也只能抱着一种悲愤的心情,以“忘记和说谎”为“龙头”。在描写个人与社会冲突的主题上,鲁迅的笔法不仅停留在对知识分子的同情上,而且对他们进行了深刻而清醒的剖析。在1919年写的《一件小事》中,鲁迅通过对一件小事的两种态度的比较,揭示了知识分子需要向劳动人民学习,提醒人们注意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酒楼上的孤独者》和《伤逝》极其真实地再现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两代知识分子个人反抗失败后的不同表现,而在这些不同的表现中,也体现了他们空虚和摇摆不定的特点。
白光:陈士成的喜剧悲剧。他在公布十六县考成绩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第一名,他“每天安排好的未来”突然像“受潮的糖塔”一样倒塌了。老男孩失去了理智,没能获得榜上有名的名声,于是他去挖掘地下隐藏的铁锅。结果被幻觉欺骗,溺死在城外的万柳湖。小说详细描述了陈士成的心理状态,批判了他追求财富的不劳而获的根源。还有《狂人日记》里的狂人。在《长明灯》中,鲁迅描写了一个试图吹灭“不朽之灯”的疯子。“灯”和“塔”是旧社会封建宗法统治的象征。鲁迅曾在百感交集中欢呼“塔”的倒下,在小说中憧憬“灯”的消亡。他又一次选择了狂人作为激励人们向封建势力宣战的形象,不断传出“扑灭它”的声音。疯子虽然最后被关了起来,但他的“我放火了”的喊声却流传甚广,夹在孩子们的歌声中,后来人接受了任务。长明灯最后的歌,和医学上玉儿坟前的花圈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猛烈抨击黑暗统治,谴责这一势力的各种代表。不仅是长明灯,离婚,祝福,阿q正传等。给了一个明确的描述爱与恨的情况下的对抗,像肥皂和高老夫子,但几乎所有的抨击的虚伪的绅士。
鲁迅小说表达方式的变化
鲁迅在写《故乡》、《祝福》和《在饭馆》的时候,他的感情浸透在对人物命运的叙述中,“连他自己也在其中燃烧”(注:插曲?文学和政治误入歧途);而写思明和高,却把厌恶的感情隐藏起来,把台词写得朴实无华,客观地比较他们的言行,达到了“无贬义之言,假真情流露”的艺术效果。从《呐喊》到《彷徨》,每部作品的主题和意境都是不同的,这既是鲁迅创作过程中反复酝酿的结果,也是他长期生活考察和艺术探索的结果。在表现方面,有时我们用线描,比如肥皂,比如高;有时以抒情为主,如《故乡》《伤逝》;有时候是素描和抒情的有机结合,比如《祝福》、《在餐厅》、《孤独的人》等等。小说在很多方面都有尝试和创作。
鲁迅的小说富有独创性,具有非常突出的个人风格:丰满脱俗,隽永舒展,幽默陡峻。这种风格的形成,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中外古典文学的熏陶。鲁迅推崇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刻质朴的表现,俄罗斯、波兰、巴尔干国家的现实主义创作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在谈到中外作家的创作艺术时,他对“画眼”和“勾魂”的方法赞不绝口,认为作家需要用极其节俭的笔墨集中精力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果画满了头发,即使栩栩如生,也是没有意义的。”鲁迅主张艺术形象要“形神相近”,但在他看来,一个高明的作家在刻画人物时,“几乎不需要描写他们的外貌,只要用他们的语气和声音,就不仅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而且表现了他们的面貌和形体。”鲁迅善于画龙点睛。他三言两语,既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又写出了人物的脸型和体型,给人以非常强烈的印象。无论是陈士成“悲壮的声音带着巨大的希望和恐怖,像游丝一样在西关门前的黎明中颤抖”,还是威廉突如其来的哀号,“像受伤的狼,在夜晚的旷野中嚎叫”;又或者像祥林嫂一样,临死前“仿佛木刻般从先前的悲凉神情中消失”,却依然固执地提出地狱是否存在的问题。这些描写深入人物的精神世界,使艺术形象鲜活起来。虽然鲁迅小说中很多人物的命运都很惨淡,但是小说中的人物传达给读者的感情却非常丰富,让人看了之后无法静下心来或者说无法忘记,愿意去改变这些人曾经走过的人生道路。“画眼”和“勾魂”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增强了艺术感染的力量:“因为它表现了灵魂的深度,阅读那部作品会使人在精神上有所改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也要求自己“写一个我们人民的现代灵魂”。在一些短篇小说中,他偶尔会写一些背景,比如《暴风雨》中的农村夜景,《社戏》中的水乡之夜,清新明亮,就像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画。他写的对白往往与动作相呼应,用非常经济的笔墨传达人物的身份和表情。比如端午节,方玄卓听到学校催交学费,和妻子说话。《鸭子的喜剧》里,爱罗先珂傍晚回来,孩子们第一时间报告小鸭吃了克豆的幼稚状态,恰到好处。这些都与中国古典艺术的传统技法有关,作为短篇小说意境的一个特点,鲁迅用一个酒店服务员的眼光来描述孔乙己的所有举动。《明天》开头一句——“没有声音,-那小东西怎么了?”在一开始,以及在展示给大众时完全使用图画式的素描构图,一般都是吸收了外国文学的优点,经过熔铸而具有民族特色。鲁迅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让人觉得他们确实来自中国,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不同的人的思想和生活。在这一点上,也显示了一个严厉的现实主义作家的魅力和气质。
此外,鲁迅还善于通过高度概括,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不平凡的主题,从而达到“揭露苦难,引起疗救”的目的。所以鲁迅提出了“严选材,深开掘”的思想。他本人,在开始创作之前,对中国的社会和历史做了分析,对很多问题有深刻的见解。丰富的生活积累,“关注各种事物,多读书,没看到什么就写。”锻炼和加深了他的观察。这样,他才有可能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概括生活的现实,从普遍现象中挖掘出内涵和意义,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内容,显示出动人的思想力量。在鲁迅的作品中,无论是鞭挞还是鼓励,唾弃还是期待,他的笔墨始终没有离开过社会现实。
《呐喊》《彷徨》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写了整整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封建势力虽然日益瓦解,但暂时还很强大,人民遭受着深重的灾难,但还没有普遍觉醒。知识分子在追求中充满了怀疑和希望,在摆脱“空虚”和“动摇”的同时改造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同时对农民寄予殷切希望。他小说中出现的农民,即使是落后的,在苦难中依然保持着坚韧的性格,这里面深深蕴含着一场终将爆发的革命的潜力。鲁迅的现实主义根植于严酷的现实,在解剖中不断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