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为什么性侵的受害者不反抗,不逃跑?你怎么想呢?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知己知彼。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大多数人,在看到别人受害后,不仅不给予帮助和关心,反而用“为什么被杀,别人不会,不是自己的原因”之类的话,活灵活现地指责那些受害者。这种言论被称为“受害者有罪论”,意思是受害者被杀。就是因为一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火的电视剧《二十个不要乱来》里有这样一个片段:电视剧里的罗燕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只“咸猪手”,她的室友梁爽无意间拍下了这个过程。梁爽在拍摄时为罗燕主持了正义,最后把这个可怜的人送进了警察局。但是罗燕不想出现在视频中,所以他要求梁爽不要拍摄。那么梁爽没有经过罗燕。

按道理来说,肯定会有很多人抨击这个“猥琐男”,但其实不然。他们没有攻击这个“可怜的人”,而是说罗燕的行为是“蛇和农民”。一些评论说,梁爽帮助了她,但她告诉梁爽停止制作视频。有的说她穿裙子坐公交,不被摸,等等,都是在攻击这个被猥亵的受害者。我马上给罗燕买了一条裤子。她没有恰当地为罗燕辩护,而是认为这一切都是罗燕的原因。虽然电视剧里很多情节被夸大了,但这确实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女生被性侵,重点不是如何为受害者讨回公道,而是问受害者:“穿得这么暴露能怪别人吗?”“这么晚回家怪不怪别人?”“正经女孩,谁天天出去玩?”以此类推,第二次攻击受害者,施暴者伤害受害者的身体,这些言论伤害受害者的心灵,甚至很多受害者会因为“有罪论”永远走不出阴影。

对此,我想说,不要只看表面来判断一个女生,不要因为一个女生的穿着而对她有偏见。现在已经是21世纪“着装自由”的时代了,决定那些“猥琐男”犯罪的不是女生的衣服,而是她们肮脏的内心。美国堪萨斯大学举办了一个名为“你被性侵时穿了什么”的特别展览,展示了一些受害者被性侵时的样子。展览墙上的衣服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穿的衣服,比如运动服、连衣裙、睡衣等。这时候有人会说,那为什么这些人被性侵的时候不呼救,不逃跑,不反抗呢?如果他们呼救,他们将被拯救,如果他们全力战斗,他们将获得自由。

但我想说的是,不是他们不反抗,而是他们不能反抗。相信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飞行物”时,很多人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想躲避。最后,他们看着自己被一个“飞行物”击中。这些受害者也是这样。当他们被侵犯时,大脑会一片空白,有的甚至会空白很久。接下来,受害者描述了自己被性侵时的感受:这是一个外国女孩被性侵后的抱怨。她只记得自己被带到一个偏僻的角落,然后裤子被对方强行脱掉。然后恐惧占据了她的身体,她没有力气逃跑。然后她大脑一片空白,只盯着一个地方。不要怀疑。事实上,当面对恐惧时,每个人的大脑都会被“恐惧”淹没。这时候如果大脑失控,就会做出一些条件反射。以上说法只是感受之一。有“游离”、“强行静止”、“崩溃静止”、“不断重复一句话”四种感觉。

“分离”是指记忆、自我意识或认知功能的解体。比如你有意识地知道自己在哪里,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解离和这种情况类似。不同的是,解离后,他们的记忆中会有片段,只对其中一部分有印象。“强迫静止”:当受害者被侵犯时,他的身体似乎瘫痪了,无法控制,甚至无法说话。大多数被性侵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状态。他们对外界的侵犯毫无感觉,目光呆滞,一直盯着一个地方。性侵之后,他们一般都回忆不起当时的场景。这就像之前提到的例子。当“飞行物”来袭时,你突然无法躲避,只是盯着它。这就是“强制静止”。

“崩溃的静止”:这种状态比“被迫的静止”更严重。不仅不能动,不能说话,有时甚至会晕倒。整个骨头都是软的。这种状态通常是突然发生的。这是因为受害者在面对侵略时心跳加速,导致胸部供血不足。这个时候,他们没有办法求助。“不停地重复一句话”:当灾民遇到危险时,他们会不停地重复一句话,这句话就像他们的救命稻草。只要他们不断重复,他们的痛苦就会减轻。这就好比你突然遇到凶手,你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报警,而是大喊“救命”,不断重复这样一句话。这种极端的条件反射导致受害者无法呼救,并不是他们不想呼救。

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护性犯罪者,而不是用“受害者有罪”的理论再次伤害他们。而是应该共同努力,去抨击这个社会上的“性侵”,去保护这些弱者,让女孩子们可以放心地走夜路,让她们可以穿上心爱的裙子,让“穿衣自由”真正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