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工人物介绍
张一工,出生于1934,河南新野县人。* * *党员。1950开封高中毕业。历任河南大众日报记者、编辑、编辑组长,河南日报记者,分管文艺组编辑,理论部主任,革委会副主任兼党的核心组副组长,河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登封县文化馆副主任,河南省文联创作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七届CPPCC委员。发表作品65438至0956。1980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中文名:张一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开封
出生日期:1934 65438+二月
死亡日期:2016 1.9。
职业:作家
毕业学校:开封高级中学
主要成就:囚犯李铜钟的故事
代表作品:囚徒李铜钟的故事,张铁匠的传奇。
祖籍: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
人物体验
男,理论处处长,革委会副主任兼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河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登封县文化馆副主任,河南省文联创作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七届CPPCC委员。1934 12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河南新野县。* * *党员。65438-0950,开封高中二年级毕业。在河南大众日报、河南日报做了近30年的记者、编辑,后在登封县基层工作了3年。发表作品65438至0956。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写小说,但因为短篇小说《母亲》受到批评而停笔20年。1980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0后作品再版,《囚徒李铜钟的故事》、《张铁匠的浪漫》、《春姑娘和她的小Gass》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流星寻找失落的轨迹》获中篇小说选登优秀中篇小说奖。《黑宝宝》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著有长篇小说《远方的驿站》,获中共宣传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六届全国图书奖提名奖。1982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河南省文联专业作家。
创作简介
著有12部小说,包括《囚徒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工代表作》、《张一工小说选编》、《泪中红烛》、《死恋》、《火神》、《死恋》、《野美人与黑蝴蝶》、《死吻》等。,以及长篇报告文学《郑达集团的创业史》。小说《遥远的车站》将于近期出版。
获奖作品
中篇小说《囚徒李铜钟的故事》获首届全国中篇小说一等奖,《张铁匠的传奇》、《春姑娘和她的小闺女》分别获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黑娃的照片》获1981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集集》。
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
张一工以一个孩子的经历和视角,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写了一系列以我的大伯父、父亲和叔叔为核心的三个家庭的故事。书中四十多个人物相继出现,没有太复杂的关系,也没有太多挥之不去的感情纠葛。只是舅舅的冲动,父亲的坚持,舅舅的坚持,面对敌人,面对爱人,面对兄弟姐妹,造成了很多精神上的冲击。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人物思想情感的冲突和心灵的对话。
成长经历
张一工,一级作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35,祖籍南阳新野县。他的父亲张长恭是河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母亲是高中语文老师。她童年时受家庭影响,对文学产生了兴趣。1950年,他在开封高中读高二时,写了一首叙事诗,在学校的文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后来,他在《河南通俗报》和《河南日报》当了30年的记者和编辑。1956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加入中国* * *制作党。从1959年秋到1960年秋,因为写短篇小说《母亲》被错误批判,停笔20年。1980之后重新出版的作品。他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囚徒李铜钟的故事》、《张铁匠与春姑娘的恋情》和《她的小佳思》分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二、三等奖。许多小说被搬上了电影银幕。《黑娃》摄影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出版的中短篇小说有《张铁匠的传奇》、《囚徒李铜钟的故事》、《火神》、《红烛泪》、《死吻》、《死爱》、短篇小说集《野美人与黑蝴蝶》等。流星寻找着失去的踪迹,停在县委大院的伏尔加轿车和火神都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张一工称自己为“他同时代人的秘书”。深刻反思农村历史道路的曲折,热情拥抱变革时期的农村现实,努力追踪农村变革的步伐,使他的小说成为充满热情和理想的现实主义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创作转向揭示人性、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失落和寻找。他偏爱生活中的不平凡事件,善于通过戏剧手段造成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他的小说以轻松的情节结构、激烈冲突中塑造的英雄传奇式的人物形象、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充沛的文学激情、豪迈悲壮与幽默风格的结合、欧化叙事语言与乡土人物语言的融合而独具魅力。
创造过程
他在文坛上并不是炙手可热的作家,但他对写作的沉默和投入总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即使时隔多年,他的作品仍能被频繁提及,甚至流传海外。2007年,《遥远的驿站》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入中国当代著名小说丛书,而加拿大汉学家、维多利亚大学教授理查德·金将《囚徒李铜钟的故事》翻译成英文出版。此时,距离小说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了27年。邮局上的流浪者
70多岁的张一工在电话里声音清晰而缓慢。他有严重的肺气肿,呼吸量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右眼几乎失明。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没有放弃写作,依然因为自己的病阻碍了一部小说的写作进程而焦虑不安。张一工说,他总觉得自己对河南缺少一些归属感。更优雅地说,他似乎是一个灵魂的流浪者。他的家乡是新野县,三国时期刘备在这里做过几年县令。然而,在父亲那一代,家乡没有给他留下深刻的记忆,也没有留下一栋老房子,一棵老树,一个低矮的篱笆。他出生在开封,在那里生活了很多年,但他只是那个古城巷子里不停换地址的房客,并没有属于他的“宅基地”。有些作家写的故事是在家乡的一个村子里写不完的,而张一工的童年留给他的只是人生小站转瞬即逝的风景。自抗日战争以来,他一直和在河南大学教书的父亲过着流亡生活。他一个人换了十多所小学,没有一所温暖稳定的老房子让他记忆犹新。这是他生活的特点。
张一工的父亲在大学教文学,他的母亲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张一工从小就受到文学的影响。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读了《聊斋》和鲁迅的《呐喊》等经典作品。10岁那年,他们逃到了陕西宝鸡的一个村子里。离开学校一段时间后,张一工写了一系列关于他童年的编年史散文。他根据父亲书架上的书籍设计了封面,写了“斑斑作品集”(斑斑是他的昵称),并在封底注明“版权所有,转载必究”。他的父母看到他的“第一部小说”时笑了。直到现在,张一工仍然清楚地记得,其中一本《选集》描述了一位写鼓的女艺术家如何在富人家的婚礼上敲锣。她加入了一个筹款小组,把她赶了出去,宣传抗日。女艺人哭着把赚来的零钱全放进他的募款包里,说:“我哥在前面打旧日!”当时他所描述的孩子们的生活已经融入了民族的命运,而他自己却不知道。张一工的父亲读完后泪流满面。他说斑斑写的是成年人,有点多愁善感。
这是张一工创作欲望的第一次表达。
新中国成立后,16岁的高中生张一工成为最年轻的记者。记者生涯为他提供了广阔的人生舞台,不断流动变化的生活场景不断为他的故事、思想和情感增添丰富复杂的内容。他为新闻事业奉献了30年,从见习记者到副主编。令他不解的是,他几乎参与了每一场政治斗争。既有“反右派”,也有“反左派”。“这是我精神上沉重的一面。但我并不反感,因为比我经历更多磨难的人更多。恰恰相反,这是我走上文学道路的重要原因。”
冬天把水果挂在树枝上
被称为“记者娃娃”的张一工也没有忘记文学。1956年,他的第一部小说《金宝与银豹》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随后,在湖北的《长江文艺》、河南的《刘犇》和《牡丹》上发表了几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母亲》被视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毒草”,一篇短篇小说引来了20多篇批判文章。张一工沉默了20年,文学成了天上的月亮。“文革”后,他因在“文革”后期担任报社领导职务而被批判,调离新闻工作岗位,被发配到嵩山脚下的登峰村。就在他放手之前靠边站的时候,他又偷偷写了一本小说。1980 65438+10月,丰收出版了他的《囚徒李铜钟的故事》。在《收获》出版之前,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按照当时的惯例,他在他那里调查了提交人的情况,征求意见。主管部门领导认为作者有“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但他打了两次电话,坚持不同意发表他的作品。决定出版它的是时任《收获》主编的巴金。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评选期间,初评组一致推荐《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入围获奖名单,再次遭到河南有关部门的反对。文学评论家严刚在《悼念囚徒李统忠》(见2001第3期散文)中写道:“评选委员会不得不向评委会主任巴金报告事实,并请示。巴老不仅同意得奖,还力劝列为一等奖。”获奖20年后,张一工读到这篇文章,才知道巴金的另一个巨大支持。他说,“我感谢许多支持过我写作的同志,尤其是巴金,他是一座大山,养育和庇护了一棵小草。他让我重新与文学结缘。”
1983年秋,张一工作为农村业余作家,三次获得全国文学大奖后,从农村调回城市,在河南省文联文学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不惑之年》之后,他重操中断了20多年的文学“老本行”,一鸣惊人。他不断以中篇小说的形式向文坛发起“冲击”,以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直面历史的勇气,用自己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唱出了一曲苍凉悲壮的英雄之歌。《囚徒李铜钟的故事》、《张铁匠的传奇》、《春姑娘和她的小肚子》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拍黑娃》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进入新世纪以来,他年过六旬的长篇小说《遥远的驿站》获得了中共宣传部表彰的“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新闻出版总署表彰的第六届全国图书奖提名奖。张一工并没有因为赢得众多奖项而得意忘形。相反,他从中感到凄凉。他说:“在文学创作中,我是一棵错过生长季节的老树。直到生命的夏天,我才挣扎着成长,试图把原本属于夏天和秋天的果实挂在冬天的枝头。这种人生经历是悲剧的。”
将河南地域文化融入人物生活
尽管张一工有着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但他的作品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个人的委屈和委屈。他说:“写作必须对人类的苦难有同情心。我很小心不让个人恩怨进入文学,不以‘自我’亵渎文学,不为只属于我的痛苦呐喊。我怕我有失公允,会损害作家应有的同情心和道德力量。一个作家不应该写作,除非他有同情心。不同的作家最终要比拼的不是写作技巧,而是人格力量和道德力量。我经常这样鼓励自己。”张一工认为,作家的创作虽然要表达“自我”,但“自我”和“自我”是两种,只有自我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否则读者没有理由去读你的作品。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张一工才能从80年代初的个人挫折中挣脱出来,关注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写出了30多部1.5万字的表现豫南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和故事。评论家认为,张一工与其他大多数河南作家作品的相似之处在于,他关注农民的命运,具有浓郁的河南乡土气息。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张一工与其他豫籍作家的不同。他写的人物语言特征和行为虽然属于地道的河南农村,但作品的叙事语言和结构却属于城市知识分子,甚至带有欧化。同时,从这种“不同”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属于城市知识分子阶层的作者,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悲悯,为他们送去沉重的哭声或含泪的祝福,让他们摆脱苦难。张一工承认他在19世纪深受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但他并不担心这会妨碍他作品的河南特色。他非常重视和喜欢河南这片土地上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在《遥远的驿站》中,他写的是三个知识分子,父亲、叔叔和舅舅,以及他们各自的家庭。他们的家族历史完全融入了发生在河南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书中可以看到一些章节的标题:《胡同的开封》、《爷爷家的齐国》、《论刘秀论断与老张桑园的关系》、《关帝庙群星》,都打上了“河南”的烙印。还有大姑父家忧国忧民的“感伤情怀”。父亲一生寻找的南阳大古曲《断玉》,将地域文化融入了人物的生活。另外还采用了很多爱恨情仇的传说,尽可能的保持了传说地域的原始状态。张一工认为,任何其他国家的作家都不可能将如此丰富的地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轶事
一根羊肉串引出一本小说。
《遥远的驿站》是张一工在10年精心打磨的一部小说。小说以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为背景,以三大家族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婚恋关系为主线,描写家族的兴衰,突出一个时代的民族生存史,展现中国近百年的变迁。
在张一工的构思中,活跃着40多个人物、贯穿百年历史的《远方的车站》打算写成三篇长文。但是,冗长的文字和复杂的结构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障碍吗?张一工在困惑中徘徊。有一天,他在街边小摊上吃羊肉串,羊肉串的“结构”让他眼前一亮。于是,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正从张一工的笔下流淌出来——他用第一人称“我”的经历和视野,将三个家族内外的各种人物串联起来,“我”在其中的位置仿佛是羊肉串的棒子。
一个传奇、浪漫、诗意的故事,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以古都开封为轴心,画出了一个家庭波澜壮阔的命运。在复杂的叙事基调中,个人记忆像一盏灯,迅速穿过密集的事物,让人对人类活动的无限多样性感到震撼。
沉寂20年因为《母亲》被批。
张一工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何达大学的教授,母亲是中学教师。他家庭的影响培养了他的文学天赋。他说:“如果我出生在屠夫家庭,我应该在10岁就学会杀猪了。”
1956,21岁的张一工在《洛阳牡丹》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母亲》,为他后来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当时他的母亲刚刚被打成右派,他的文章被批判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毒草”。批评接踵而至,一篇短篇小说引来28篇批评文章。从此,初露头角的张一工从文坛上消失了,这一沉默就是漫长的20年。
张一工陷入了痛苦的回忆中。他哽咽着说:“我的人生就像一个拳击手。我不是重量级的。当命运要打倒我的时候,我没有能力打倒或者不打倒。我只有在被打倒的时候才能及时跳起来。我算下来,一、二、三在艰难岁月里都能靠精神挺过来。”
巴金冲破阻力,以小说获奖。
1980年,张一工重返文坛,以一个囚犯李同忠的故事获得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这部小说被誉为“开启社会主义悲剧”的杰作,张一工从此走上文坛。谈起这部作品,张一工向记者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是巴金先生冲破阻力,赋予了他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
《囚徒李铜钟的故事》是张一工在1979结尾向《收获》杂志投稿的稿件。是编辑选的,推荐给主编巴金先生,他很喜欢。这时,有人写信揭露张一工的“老故事”,并认为这部小说不能出版。巴金推波助澜,不仅在《收获》上发表了这部小说,还极力推荐它获得“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张一工不知道内情。时隔22年,作家严刚去年在上海举行的巴金99岁寿宴上透露了这个细节。听到这个消息后,张一工既惊讶又感动。他说:“没想到一个文学大师会偷偷保护我这种小草。”
成立热风花了6.5438+万元买了个教训。
1992年,张一工被任命为省作协主席。当时作家少,没有出版物,每年预算9000元。张一工对一位企业家朋友说:给我一把米,让我喂一只文艺鸡,给我们生几个文艺蛋。
他的朋友给了他65438+万,他创办了《热风》杂志。没想到这只鸡这么难养,张一工还要算账稿费、工资、印刷费、房租。为此,张一工低下头来赞助企业家,但最终他无法支持,不得不进行修改。张一工说,这次出版经历让他体验了一种生活,也买了一个教训。
一本小说的改编费才600元。
张一工的家很简陋,除了几柜书,没有高档家具。记者忍不住问他:“你这么多小说都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了。在我的想象中,你是个有钱人。”张一工听了笑了:“说你不信,我的一部小说的改编费才600元。”
张一工的小说《张铁匠的传奇》、《红烛泪》、《山村理发店年谱》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近10部。当时张一工的版权意识很差,过了两年才知道有些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他拿到的改编费很少,最多的一次只有600元。
后来,张一工应邀访问美国。每个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有钱人。问他的收入,他总是笑着说:“男人的钱包和女人的年龄一样秘密。”别人让他去酒店请客。张一工害怕“露馅”,买了食物给他们做了一桌饭。
对于别人的侵权,张一工总是淡然一笑:“我们这一代人有自己固执的价值观,自己的作品被偷偷改编,就像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抢走了一样。当然心里很不爽,但是作品是可以被认可的。我感觉这是一种幸福。”
一个人静静的享受生活的孤独。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从10年前开始,我已经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面对记者的提问,张一工缓缓说道。他说这是第一次在记者面前谈论自己的家庭和婚姻。
10年前,张一工和他的爱人和平分手,再也没有走进这座“围城”。谈到这段婚姻,张一工说:“这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我的婚姻好像把第一颗扣子扣在了第三个扣眼上,也许是命运的捉弄。经过一番考虑,我们互相理解地分开了。”
“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我永远不会刻意去追求。所以我宁愿享受这种孤独,可以让我专心写作。”
张一工告诉记者,他对两个儿子管教不多,他们从小就没沾过自己的光。两个儿子自力更生,开了一家小超市。目前两人都没有家庭。大女儿考上博士后,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做文学教授,二女儿在一家公司上班。孩子经常电话联系他,有时候会给他送纯净水或者买点东西,但更多的时候,他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敲着笔记本电脑,敲着日复一日的孤独。
他辞去了一些应酬,谢绝了采访。“小的藏在野外,大的藏在城里。”他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这时,张一工接到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电话,说654.38+万元的奖金即将兑现,扣除税费后8万元归他。
张一工说,这个奖给了他继续写作的勇气。他把生命中最美好的30年献给了新闻,现在,他想重新开始。“作为一棵错过了开花结果季节的树,我只想把时间重新安排在秋天之后,我的青春将从68岁开始。”
谈及自己未来的写作计划,张一工说,他正在写一部关于他叔叔的长篇传记,这仍然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更加真实和惊心动魄。目前已经写了25万字,这将是他第二次青春的又一力作。
作品目录
罗马使者张铁匠(短篇小说)百花1982
泪中红烛(中篇小说集)1983,四川人。
火神(短篇小说)1985,花城
囚徒李铜钟的故事(中篇小说集)1986,中原农民出版社。
张一工收藏(中篇小说收藏)1986,海峡
死吻(短篇小说)1988,长江
张一工:(1935~)开封人。我从事新闻工作已经很久了。1956开始发表小说。新时期以来,《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铁匠的传奇》、《春姑娘的小瓦斯》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黑娃》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曾任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囚徒李铜钟的故事》、《纪实散文集》、《逝去的岁月》、《遥远的驿站》等。刘:评论家。
著名作家张一工同志于今天下午2点59分在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