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长线钓大鱼是什么意思
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出自清·石成金《传家宝三集·俗谚》,一般作分句、定语。
典故
比喻作出周密的布置,引出深藏的、主要的敌人。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三:“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如何活动,放长线,钓大鱼,说不定深水里还有大家伙。”陈其通《万水千山》第三幕:“别急嘛,甩开它,就是为了消灭它!放长线钓大鱼!”
侍中刘晔为帝所亲重。帝将伐蜀,朝臣内外皆曰不可。晔入与帝议,则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中领军杨暨,帝之亲臣,又重晔,执不可伐之议最坚,每从内出,辄过晔,晔讲不可之意。
后暨与帝论伐蜀事,暨切谏,帝曰:“卿书生,焉知兵事!”暨谢曰:“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帝曰:“晔与吾言蜀可伐。”暨曰:“晔可召质也。”诏召晔至,帝问晔,终不言。
后独见,晔责帝曰:“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陛下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于是帝谢之。晔见出,责暨曰:“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
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暨亦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