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鉴赏文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简介及赏析:

小说的主人公托马斯是一名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他对女人又渴望又恐惧,所以他制定了外遇守则来对付自己众多的情妇。一天,他爱上了一家餐馆的女服务员特丽莎。他对她的爱违背了自己的原则,甚至和她结婚了。但是托马斯的灵肉分离的思想一点都没有改变,依然在二奶之间徘徊,这对完全爱他的特蕾莎是一种伤害。特蕾莎经常在极度不安的梦中醒来,经常带着怀疑和恐怖的想象。

此时德国正处于政治动荡之中,在苏黎世一位权威医生的号召下,他们决定在那里生活。但面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和丈夫仍与情妇有染,特蕾莎决定离开,回到祖国。但是命运和选择让托马斯回去找她,他们再也没有分开过。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幸福,是折磨和悲伤中的幸福,彼此是生活中甜蜜的负担。后来,他们死于车祸。

画家萨比娜曾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一,也是特里萨羡慕的对象。萨比娜一生都在不停地选择背叛,选择了无责任的轻生。她讨厌忠诚和任何取悦大众的媚俗,但这样的背叛让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存在于虚无之中。弗朗兹是被萨宾娜背叛的恋人之一。因为她,他放弃了对婚姻的坚持和忠诚。然而,由于萨宾娜的背叛,弗朗兹发现自己过去对婚姻的坚持是荒谬的,纯粹是虚构的,妻子只是母亲理想的投影。

离婚后自由独立的单身生活为他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机遇,认识萨宾娜只是他对革命和冒险生活的后续。后来,他爱上了他的学生,在实际参加了一场虚伪的游行后,他意识到他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学生身边。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抢劫中,弗兰茨因为想表现自己的勇气而进行了反抗,但在妻子的陪伴下,他被击中,死在了病床上。

第二,生命的轻与重

它是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在公元前6世纪提出的问题的延伸:

按照巴门尼德的说法,宇宙中有几种相反的二元性,即正-负。

比如明暗冷热。

但是“重”和“轻”哪个是积极的,哪个是消极的呢?

巴门尼德认为轻是积极的,重是消极的,但米兰·昆德拉不这样认为。

在故事中,我认为萨宾娜是巴门尼德哲学的实践者(更确切地说是米兰·昆德拉的光诠释的实践者),他选择了一种光的生活,却一生沉溺于虚无的苍凉之中。而托马斯却是灵与肉分离的信奉者,并制定了一套婚外情规则来处理自己众多的情妇。但最终他为了对特蕾莎的爱,放弃了自己的原则,选择了忍辱负重,顺从自然。在他的一生中,托马斯放松了职业和外国事物的束缚,享受着这样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托马斯是故事中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典型的例子。他在选择上很洒脱,不灭恨,不想念。

弗朗兹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人格有很多好的部分,但也有致命的浪漫和联想力。他生活中的“重视”源于一种误解和理想投射。当他意识到不切实际的虚伪,想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时,却因为对理想的一个必然选择而死了。

其实在我的感觉中,特蕾莎是一个活生生的角色,也许是因为她对自己女性身体的羞耻和束缚,让我觉得和女人一样。在和工程师的暧昧关系中,她选择了反抗和跳楼,但还是变成了恐怖的想象和怀疑。

是的,在我们有限的记忆中,生命确实只存在一次。即使有24个比利,双方对彼此都没有任何记忆。德国谚语说:只发生一次的事等于没有。面对看似毫无意义的人生选择和存在感的虚无,让人觉得被看重的历史事件和人类的情欲都是可笑的。在线性的时间观里,一切都是提前被原谅的,一切都是可笑的被允许的。这就是故事中主角的命运,这就是他们的人生。主角们面临着无比的选择,一步步构建自己的生活。于是托马斯和特蕾莎注定死于车祸,弗朗兹死于重击,萨宾娜死于自然。他们都为生命的轻与重付出了代价。

而米兰·昆德拉却给了人们沉重的选择,有充实生活的悲伤,也有甜蜜的负担。对于轻选择的人来说,他们有着轻松快乐的生活却有着终身的虚无感。不要试图去猜测米兰·昆德拉打算决定什么,但主角面对自己选择的生活是洒脱的,并为改变而高兴。我觉得这就是面对选择时的心理准备,每一刻的选择都是不可比较的。历史事件不是重复的,而是近似的,这也意味着在线性时间的视野中,每个人和事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选择革命,总是因为那种独特的意义而点燃心中的希望。

虽然托马斯曾经反思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只是偶然的虚无,但那只是因为六个巧合。所谓独一无二的机会,不过是相似概率的安排。我们害怕注定,却渴望命运的必然。但我觉得那次意外让特蕾莎全身心地投入到他身上。他仍然是幸运的,因为在只有一次生命和没有对每一次选择进行比较的情况下,他仍然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第三,媚俗

所谓媚俗,就是一种讨好大众的行为,政客就是优秀的代表。当然,我也想到了《恋童小姐》的获奖经历:希望世界和平!

我想每个人都逃不过这样的媚俗,说漂亮话或者讨好大众,这是必然的。除了商业利益、信仰、交往、人缘,人们都渴望生活在大众之中,如果有相同的身份认同,他们会感到稳定、快乐、自豪。他们只要活在世俗中,就很难逃避和抛弃。当然,过度媚俗是表面的,过度的,媚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当它比媚俗更媚俗的时候,它的动机和企图,它的罪恶和它的欺骗都是令人憎恶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媚俗,取悦的是社会阶层中地位较高的人——统治阶级,所以媚俗和政治变得密切相关,这是一种相对的暧昧。低俗取悦并控制了大众,告诉人们,跟着时尚的中心走就可以安然无恙。所以,我对萨宾娜的叛逆和觉悟感到同情,因为过多的背离媚俗会让你遭受不幸。

而我也有这样的叛逆,叛逆权威,却不自觉的使用媚俗手段。所以我知道,只有离开这里(这个世界),我才能摆脱反叛,找到真正的和平。

第四,误解

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有时是由于一种误解。在我们想象的国度里,所有事件都有我们的解释意义。以年龄和机缘,弗朗兹无法参与萨宾娜过去的经历,所以他不知道符号的象征意义。于是我想到了人们常说的“虽然我没有参与你的过去,但我一定在你的未来。这必须来自一个前提,必须有相同的经历和解读才能让彼此兼容,否则就像特蕾莎认为的:你要用大爱来成就你的爱人。但她没有这样做,因为在人生的选择中,我们必然会这样做。我们活着是为了生命的意义和自己的情感。我们的过去意义重大,因为它象征着充实和温暖的积累。所以,有着相同过去的人应该暗自庆幸,因为可以证明彼此的存在,所以人必须是社会性的,群体性的,这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追求存在意义的必要条件。

弗朗兹既聪明又愚蠢。在他善良而过分浪漫的想法里,有着与众不同的巨大误解,却也为这样的生活做出了勇敢的努力。我觉得他象征着很多众生,很多有大信仰有大误解的人。他们享受人生经历,即使来自不准确的意识和联想,他们也活得很辛苦,他们也是世俗世界中绝大多数的“好”人。

五、性别二元论

我不是一个绝对的信徒。对于这部分,我还是追求自己的身份和情感。我可能有与人交往的单指经验,也可能有自爱的感官经验。我不排斥,但前提条件肯定很多。就像那六个巧合一样,旅途一定要有舒适愉悦的感觉。

讨论的时候,我说我对外想追求萨宾娜,对内真的是标准的特蕾莎。这是一个矛盾,也因为这个矛盾,我想尝试不同的形式和爱情。可能是我很贪心,想把所有的好处一起拿走。

六,我的选择

其实在我的这二十二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虚无感中,这对我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我一直选择放弃和逃避,选择离开强大的质量引力,选择像氢一样,因为我害怕被注定。

在我心目中,历史是一场永恒回归的大灾难,不断地伤害,却又不断地被遗忘。每当时光脆弱的时候,每一次激情,我都特别害怕它(事件)会回来。我知道我会慢慢拿起重量,选择有岁月和必然性的必然人生,我依然乐观。

七、作者的写作技巧。

这本书既是倒叙又是插曲,第三人称夹杂着自己的评论,不太好读。需要好几遍才能理解他们的人物关系,而且作者的文笔擅长讽刺和严酷的事实,所以从某种角度看完这个故事是很沉重的。但是在和小组讨论的时候,除了逐渐理清一些脉络之外,还大胆讨论了故事中对性的外显书写。比如弗兰茨在萨比娜上背叛了妻子,萨比娜在弗兰茨上背叛了弗兰茨本人。这句话很有意思也很讽刺,还有托马斯和萨宾娜的大胆表达和满足感,让我感到羡慕。

当然,我对故事中的历史和战争背景也深有感触,但故事的重点并不是因为太多的同情而忘记了四个角色的人生选择。其实我挺欣赏作者对事物看法的尖锐和讽刺。虽然过度定义某些人物的心境或想法会让读者的解读有点狭隘,议论文式的阅读故事会让读者缺乏自由,但我觉得在作者自身思想内涵和素养过硬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允许甚至成为一种特色的。多看几遍,想一想,才能更接近作者的想法。

有很多有趣的想法,比如粪便,这是一种形而上的媚俗。也有人说,亚当和夏娃因为吃了善恶的果实,知道羞耻,所以产生了排泄的肮脏感。也许在天堂,没有所谓的偏见、刻板印象和意识形态,人类是非常纯粹的,是真正自由的。但不管怎么想,我们生活在这里,此时此刻,我们必须摆脱原罪和人类的枷锁,而不是无条件投降。

而我想知道作者是否对笛卡尔深恶痛绝,指责“我思故我在”的理论贬低动物的灵性,使人成为自然的权威,摆弄其他生物的自主性。并让托马斯遵循这一原则伤害特蕾莎。但尼采“悲剧可以激发力量”的美学理念,负重前行可以充实人生。反正我觉得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激起了很多不同的想法,真的很有意思。

八、角色分析——个人课堂分析部分

特里萨(女名)

餐厅服务员/摄影师

一个美丽、占有欲强、看似柔弱的女人,爱情是她生活的全部,她常常对不忠的丈夫感到无助和悲伤,嫉妒和焦虑化为梦境。她也经常利用自己的弱点让托马斯产生同情来掌握他。有一天,当他意识到伟大的爱情成就了彼此,托马斯告诉他,他其实很幸福,这让特蕾莎既难过又开心。

母亲

特里萨的母亲年轻时是一个美丽但放荡的女人,她嫁给了特里萨的父亲,因为她有了孩子。随着岁月的流逝,特蕾莎的母亲变成了一个庸俗自卑的女人,对特蕾莎充满了怨恨和责怪,认为特蕾莎的出生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所以特蕾莎常常想逃离这样的环境。

偶然遇见某人

托马斯和特里萨三周前在捷克共和国的一个小镇初次相遇。他们在一起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她陪他到车站,直到他上了火车。10天后,她去见他,当天他们就发生了关系。没想到,她晚上发烧了,而且是流感。她在他的公寓里呆了十个星期。

她原本是布拉格酒店的女仆。她在很多机缘下(书籍、星期六、长椅、贝多芬的音乐)遇见了她等待的男人——托马斯,于是特蕾莎和托马斯燃起了激情,在托马斯的帮助下成为了摄影师。然而,她的事业并不是她的理想,托马斯才是她的全部。托马斯和许多女人保持性关系。特蕾莎充满嫉妒和不适,经常做恐怖的梦。做梦就是把自己变成行尸走肉。

在他们相识的第七年,她和托马斯去了苏黎世。特蕾莎的不安和痛苦的感觉常常被压抑在嫉妒之下,有一天她选择了离开,以摆脱这样的恐惧和焦虑。但是她心里知道托马斯会回来找她的,所以他们又在一起生活了。

梦镱

特蕾莎对自己的身体有一种莫名的羞耻感。她在和妈妈抗争,期待找到一个不一样的身体。母亲暴露身体的无耻行为在特蕾莎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于是托马斯的外遇提醒她,自己只是一具物化的身体,是一个巨大身体集中营里的女人。她要解放的是被禁锢在身体里的灵魂。

出卖

特蕾莎想知道托马斯对外遇的感受,于是和一个自称是工程师的男人上床。然而,不安的怀疑让特蕾莎陷入了恐怖的想象中,害怕自己会失去托马斯。她认为托马斯爱她的忠诚。

她的全部

特丽莎对托马斯说:“你的工作对你来说毫无意义;我不在乎我做什么,我可以做任何事。我只失去了一样东西,而你失去了一切。”

无力的

她总是告诉自己,她用她一生的弱点来对付托马斯。我们都倾向于认为力量是罪犯,而软弱是无辜的受害者。但现在特蕾莎意识到,真相与她恰恰相反。甚至她的梦,在男人的感觉中只有弱而没有强,都显示出她对托马斯的伤害,迫使他退却。她的软弱咄咄逼人,迫使他投降,直到他完全失去力量,变成她怀里的兔子。她无法摆脱那个梦。

卡列宁

托马斯买了一只狗来安慰和陪伴特蕾莎,它是特蕾莎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后来死于癌症。

结束

后来,特蕾莎说服托马斯搬到乡下去过安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特蕾莎过着有羊有牛有其他动物的生活。然而,对丈夫不忠的焦虑从未停止。她总是误解丈夫与情妇的通信。后来误会解决后,她发现自己经常用软弱来禁锢丈夫的行为。当她想到她给对方带来了不幸时,托马斯说他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