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曹操在小说和历史中的不同表现,并说明原因。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小说,历经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东晋韩晋的《春秋》、南北朝裴松之的《三国演义注疏》、北宋司马光的《资同治鉴》、 元至直《三国演义》综论及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综论。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虽然取材于历史上的曹操,但出于典型文学的需要和思想倾向,小说中的曹操形象在许多方面仍与历史上的曹操有很大不同。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个典型的“宁失天下,不使天下失我”,是一个既有雄才又有奸诈的典型形象。作者对其打败吕布、横扫袁绍、统一北方等历史功绩给予了中肯的评价。第十八回,郭嘉引用了曹操优于袁绍的十个方面,也符合历史真实,充分体现了历史小说“七实三不足”的严肃性。但由于文学形象描写的需要和曹操形象的普遍影响,小说中的曹操给人留下了充满敌意和仇恨的印象。为了刻画这一典型人物,作者通过利用黄祖之手杀死帮助他解决粮草危机的杨修,揭示了他的奸诈卑鄙行为,充满了远见卓识和傲慢自大。通过描写曹操梦寐以求的杀人以防止随时发生意外,表现了他的多疑和欺诈本性;曹操的奸诈和残忍,是用粮监的人头平息民愤来渲染的。特别是通过描写他杀害老朋友吕伯奢的恶毒本质,进而声称“宁教我负于世人,不教世人负于我”,来刻画他的忘恩负义和冷酷无情。
作者还通过曹魏集团内部关系描绘了曹操对人才的迫害。文章中的曹操为了吸引人才,往往不惜引诱、要挟;对于已经拿到的,一般都充满了怀疑和欺诈。有些谋士为发展曹操的事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当他们违背曹操的意愿时,曹操“深恶痛绝,认为不会帮助自己”,不久就被赐死或被他人杀害。像这种房心,很多小说里都有描述。
苏轼《东坡支林》载王朋曰:土湘儿女贫下中道,家累苦。他们需要和钱陵居坐在一起,听老话,直到说了三件事,听到刘玄德战败,还有人哭;当你听到曹操战败的时候,你会高兴得快唱起来。说明宋代拥刘反曹的倾向非常明显,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只是这种思想倾向的总结和发挥。
史书中的曹操:叱咤风云,胸怀天下。
历史上没有被处理过的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据史料记载,曹操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曹嵩原名夏侯。后来成了钟繇的仆人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曹操年轻时文武双全。《魏书》说他“才华横溢,双手射鸟,俯首鸟兽”。《三国志》说他“有才无敌”,“少机警,有权数”。
公元174年,曹操封孝廉为洛阳北尉。在洛阳北部,他不畏权贵,用五色棍打死一切违反禁令的人,震惊京城,使权贵销声匿迹。在济南,他罢免了八名依附于权贵、贪赃枉法的县官,并下令拆除祠堂、禁止祭祀,改善了济南的社会风气。曹操迁都许昌后,立即招募流亡农民,用荒地耕种土地,后来又让军士耕种土地。曹操还大修水利,推广稻种,恢复和发展了中原的经济。公元184年,曹操在东汉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兵,任校尉。很快晋升济南。后历任东郡提督、校尉、标军校尉。公元189年董卓进京后,逃回老家刘晨,建立军队讨伐董卓。公元192年,曹操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到洛阳迎接汉献帝,并“奉天皇帝”,迁都许昌。公元200年至207年,经过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了袁绍等割据军阀,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08年)十一月,赤壁之战被孙权、刘备击败,奠定了魏蜀吴与中国三足鼎立的基础。
曹操从刘晨到死于洛阳征战30余年,参加战斗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结束了汉末以来军阀混战、割据割据、生灵涂炭的局面。虽然不能和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但是曹操在统一大半个中国,让百姓过上休养生息的生活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曹操因为不“正统”而被骂为汉奸,但二原、刘表、刘备、孙权这些忠臣又是谁呢?既然找不到能维护汉室政权的忠臣,还能说曹操是汉奸吗?至于曹操是否对人奸诈?传说中曹操说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真的吗?我们还不确定。据《三国志》(卷1)和《武帝纪》引《魏书》曰:“太祖终必大败,不拜,逃往故里。我已经骑过老朋友高程·吕伯奢好几次了;博世不在,其子与客劫太祖,取马取物,太祖杀数人。”《无棣记》引用时宇的话:“毛太奢侈了。博豪华出行,伍六一正在那里,准备主宾仪式。太祖以背疑欲自刎,夜以剑杀八人。”《武帝纪》注解引用《杂记》:“太祖闻其食器之声,以为其欲自救,故夜杀之。然后是悲伤的一天:‘宁可消极也不消极!’去吧。"
从几段语录中可以看出,的确是曹操杀了老朋友高程的吕伯奢一家,但历史上对其杀人原因以及吕伯奢本人是否死于曹操之手众说纷纭。按照舒威的说法,曹操杀人抢劫之后,这种杀人不能说是消极的,而只是为了惩罚歹徒。而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语言只在这本书里有,其他两本书都没有提到。可见这种说法不靠谱。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曹操拼命求生,无暇逃命。安很容易杀人和制造麻烦。如果他当时真的怕别人,应该是趁人不备逃走了。为什么杀人是为了让他们更有罪?以上三部书中记载差异较大,故陈寿未用,引用裴注,但不加评论,仅供记录。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它当成真材实料,与其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不如从曹操诸多更为确凿的举动中寻找答案。此外,《三国志》和其他史料中也没有提到曹操杀死吕伯奢的事。舒威说的话原本是个谜。为什么吕伯奢一家会死仍然是个问题,但吕伯奢似乎根本没有被杀。然而这个历史谜团到了罗贯中手里。为了表现曹操狡猾、多疑、忘恩负义、杀人不眨眼的本性,不仅变成了吕家的善良和仁慈招待曹操,反而被曹操杀死。也是要让吕伯奢成为曹操剑下的鬼,最后来了一句名言:“宁可教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
关于小虎分配粮食的问题,我最初看到的是《三国志·曹丕传》:“我常求贼,粮食不足。我私下称之为大师的日子:‘怎么过?’主日:‘可以做个小小的欢迎。’太祖日:“善。”在后来的军队中,说太祖欺负公,太祖称主日:‘尤其重要的是借你的死去恨公,否则事情就莫名其妙了。但欲斩之,取首衔以偏天:‘走小迎,盗官谷,斩军门。’本来是军粮官自己出的馊主意,但在罗贯中的作品中,为了说明曹操的背信弃义,作者让曹操表演了一出偷偷命令军粮官皇后用小迎宾送军粮,然后“借”皇后的人头来稳定军心的闹剧。
再比如战马晁。历史上这场战役,曹操打得酣畅淋漓,大获全胜,但在罗贯中笔下,曹操却被追得狼狈不堪。这里的罗贯中用“剪胡子弃袍”来调侃曾经叱咤风云的曹操。小说第五十八回是这样写的:“曹操在乱军中,听见西凉军大喊:‘曹操穿了红袍!’“操,马上脱下你的红袍。他还大喊:‘长胡子的是曹操!’操,慌了,对刀断其须。军中有人把曹操剪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叫他拿去:‘胡子短的是曹操!曹操一听,扯旗缠颈,落荒而逃。“最后罗贯中还用了一句后人所谓的诗来羞辱曹操。”潼关落荒而逃,孟德慌脱锦袍。剑要望而却步,马超声价格高。“把曹操丑化就更违背史料了。
曹操的军事战术策略灵活多变,为东汉末年统一中国北方、恢复经济生产、维护社会秩序做出了巨大贡献。内政方面,他创立了屯田制度,命令不需要打仗的士兵下田种田,从而缓解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诗歌中的曹操:忧国忧民,才华横溢。
史书对曹操的评价是:“才气最盛”,“治天下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写诗,固天下英雄”。《资》《鉴》引用谋士荀、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操有十术,即“道、义、治、中、策、德、仁、明、文、武”。
曹操的诗大致有三种内容: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一统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表达刻骨铭心的负面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接触的社会范围很广。因此,他有许多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如《好》描写了汉末战争的惨烈景象。当他看到人民的苦难时,他也看到了诗人受到伤害时的同情之情。所以后人把曹操乐府称为“汉末实录,诗史真迹”。
曹操不仅有一统天下的雄才大略,而且有忧国忧民的可贵精神。反映曹操这方面思想的代表作应该包括《郝》和《让贤本》。
《好李星》是汉乐府的老题材,是一首古老的挽歌。汉乐府古语犹存,见于郭茂谦乐府诗《相和歌辞相和曲》。曹操的《豪礼记》是一部时事小说,描写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疾苦。堪称《汉末实录》的一部“诗史”。
袁绍等关东地区将领为争夺董卓,导致自相残杀的军阀混战。这场战争的直接受害者是普通百姓。在诗中,作者表达了军阀混战、争权夺利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再现了战争期间和战后的悲惨画面,以及对老百姓苦难的同情。最后一句“生民”直抒胸臆,同情天下百姓,使这首诗更具思想性。
全诗胸襟开阔,笔法浑厚。诗歌以叙述开始,以表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结束。既是诗又是史,“诗史”的美誉足矣。曹操作为乱世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他的审美趣味不同于一般文人。这首诗从大处着眼,语言朴实,气势恢宏,内涵厚重,表达了作者悲壮慷慨的情怀。
曹操是“改革文章的奠基者”(鲁迅《魏晋风度与文章与药酒之关系》),他说话豪放,能言善辩,一扫汉代儒生文章经常引用儒家经典的习气,博大精深。《让郡主知道自己的故事》讲述了自己的身世,毫不掩饰自己的矫情。文章声称:“如果国家没有孤独,不知有多少人当皇帝,又有多少人当国王。”虽然是实话,但也不是别人敢说的。
《让郡知真相》写于建安十五年(210)。此时曹操已经统一了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逐步巩固了政权。这时候自然有人说他会“篡权”,自立门户。为了表明自己并不与众不同,曹操真诚地描述了自己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愿望:起初只是想当一名郡守来树立名声;天下大乱后,想隐居读书打猎,不肯交朋友;他被招为佳能军校尉,还想为国建功立业,死后在墓碑上赢得“郑将军”的称号;与董卓作战,在招兵时,往往自我克制,不愿多招,以防“兵多则元气大伤”、“祸多则祸起”。说到“为丞相,人臣极贵”,没有一点忠于汉朝的野心。文章引用、的话说“军队广大,尚可服周室”;周文王的“天下三分有二,以奉殷”,这些“以大事为小”的例子,都是受到、、的启发,感情真挚。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叙述了古人的行为,写了不忍图颜,蒙恬知死守义,都非常感人。特别是他写了一段话,说他愿意让三子接受恩宠,认为这是“外援”,然后又写了“避重就轻举荐”、“许慎出逃楚”等历史事件。相比之下,他觉得很惭愧,说自己对“不舍本,而自省”感到愧疚,很自然地把文章放在“让县”的话题下,让人没有感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时天下三分,各地军阀混战,除了曹操还有谁能遏制北方的实权?曹操拒德,除了一个巩固自己实权的个人因素外,确实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况且曹操虽有称霸天下的决心,却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他说,“如果命运向我张开眼睛,我将是周文王”。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215年,张鲁军队在汉中被攻克。公元216年,他再次被提升为“王维”军衔,并被天帝赐旗、冠。他虽然还是汉朝的大臣,实际上拥有皇帝的权力和权力,但仍然没有篡夺汉朝的独立。《三国志》中陈寿对曹操的评价,可以算是魏蜀吴三王中最高的:“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袁绍虎视四州,强于大敌。太祖运筹帷幄,鞭挞沈、商之魔,韩、白之绝策,官授物资,各为其器,矫情,忘旧恶,最后能够征服朝廷机器,成为洪水制造者,也不过是略优而已。抑可谓不凡之人,绝世英雄。”
身居高位的曹操:求贤若渴。
赤壁之战惨败后,曹操回到北方,下定决心选拔人才。在用人上,他不注重出身,唯才是举。曹操很看重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其次才是文人。文官郭嘉、满宠,武官张辽、黄旭、于禁,都对曹操起了很大的作用。著名的“建安七子”和才女蔡文姬都是曹操的幕僚。
《短歌行》是曹操渴求人才的代表作。诗的主题很明确,就是希望有一大批人才为我所用。曹操在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野心,打击强大的势力,曾极力强调“任人唯贤即升迁”,并为此先后颁布了求才、升士、求闲的命令。《一首短歌》其实是一首“求贤之歌”,也正是因为它运用了诗歌的形式,蕴含了丰富的抒情元素,才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效地宣传他的坚持,配合他颁布的法令。”青青心里悠悠地自跳着。但是为了你,我已经深思熟虑了。一群鹿,哟,在那叶原吃了艾蒿。我有客,吹笙。”深情表达了作者对才华的渴求。“青青”一句原是《诗经·郑·冯子干》中的一首诗。它最初是写一个女孩在想她的情人。完整的一章是:“青青子干在我心中悠悠。就算不去,我也宁愿不传音?”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来表达他对人才的渴望,可谓匠心独运。当然,作者深刻而微妙的意图,在《讨状元令》等文书中是无法完全表达出来的。短歌作为一首诗,可以表达政治文献所不能表达的感情,起到政治文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然后他引用了《诗经·潇雅·鲁世鸣》中的四句话来描述主客宴会的场景,意思是只要你来找我,我就一定会作为“客人”留下来,我们可以愉快和谐地相处和合作。这八句话还是没有明确说出“求才”二字,但是因为“婉约却讽刺”的表达方式,达到了更好的渲染感情的效果。同时,“君”字也是曹操诗词中的典型。本来在《诗经》中,这个“君子”只是指一个特定的人;在这里,它有着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过曹操这首诗的“智者”,都可以认为他是曹操沉思的对象。也正因为如此,这首诗如果流传开来,将会发挥巨大的社会作用。
曹操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世家”。曹操一生著作甚多,著名的《观沧海》写于公元200年10击败袁绍后,河南盐津县附近。《龟的一生》中“老人骑在马上,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勇气满满”表现了他的远大志向。曹操著有军事著作,如《孙子兵法略解》、《孙子兵法略解》,以及诗歌如《好》、《观沧海》、《虽归寿》。后人编纂了《曹操集》。
曹操的诗受乐府影响很大,现存的都是乐府歌。这些诗虽然用的是乐府的旧题材,但并不沿袭古人的诗词,也不拘泥于自己的新方式,而是继承了“感忧喜,因物而生”的精神。比如《陆璐行》、《好李星》本来就是歌,曹操却用它们来悼乱。《走出厦门》本来是一首感受人生无常,需要及时吃喝玩乐的曲子,但曹操却用它来表达自己统一全国的野心和北伐归来所看到的壮丽景色。可见,曹操的创新诗开辟了建安文学的新风貌,并影响了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是乱世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他的审美趣味不同于一般文人。他的诗很少华丽,结构也不是很精细。他喜欢从大处着眼写,语言朴实,气势宏大,内涵厚重。他的感情往往悲凉大方,跌宕起伏,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乐府歌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结论:在评论历史人物的时候,要总结主流的东西(如德、才、功、过、善、恶、作用、影响等。)从相关可靠的记述中,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不仅要把这个人物和他同时代的人进行比较,还要和历史长河中同类型的人进行比较,这样就不难估计其各方面的价值,确定其历史作用。比如我们已经分析过曹操的忠义奸诈,曹魏政权是曹操在农民起义的影响下苦心经营的。当时汉朝没有百姓,那曹操还能在汉朝篡什么权?曹操确实玩了一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但他这样做,把汉朝的运气延长了20多年。不难发现,历史上的曹操与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曹操截然不同。曹操的博大胸怀和历史功绩不言自明。冷静客观的思考之后,应该给曹操这个被冤枉了近两千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平反。
原文:《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