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是宣太后。
宣太后本名姓芈,原本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后来被秦惠文王看中并且带回秦国成为秦惠文王的妃子,被封为八子,因此也被叫做芈八子。
在历史上太后这个成为就是从她这里开始的,在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里面记载着:《史记·秦本纪》说,秦昭襄王的母亲号称是太后,原本大王的母亲是以始来称呼自己。
范睢听闻以后对秦王说,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太后这个词语,但是从宣太后自称太后以后赵国的新王登基,也称自己的母亲的为太后,因此太后这个词语是宣太后最先启用的。
扩展资料:
宣太后性情奔放,政治手腕高超,通过任用魏冉,起用白起,强秦而弱六国。《战国策·韩策二》中记载:楚国包围了雍氏,已经五个月。韩国派使者去秦国求救。
使者的车辆络绎不绝,秦军没有东出肴塞援韩。韩国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对秦王说:韩国对秦国来说,平时是秦国的屏障,战时出兵就充当先锋。
现在韩国有了灾难,秦军不出肴塞援助。我听说,唇亡则齿寒,希望大王深思熟虑。而宣太后用极其大胆的一番话,不仅显露出其奔放的性格,更显示出一名卓越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宣太后说,我服侍先王,先王把大腿压在我身上,我受不了,但把身子全压在我身上,我不以为重,为什么呢。
因为感到舒服、愉快,对我有好处。现在援救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食不多,就不足以救韩。解救韩国被围困之危,每天要耗费千金,难道就不能稍微给我国一点好处吗。
这段话揭示了国与国之间所谓的友情和道义,都比不上利益更重要。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韩国弱小而又地处四战之地,西连强秦,北接赵魏,虽有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百度百科—宣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