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3.22吃人的礼教
正文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狭小的很呀!
有人便问,他是不是很节俭呢?孔子道,他收取了人民的大量市租,他手下的人员从不兼差,如何能说是节俭呢?
那人又问,那么他懂得礼节吗?孔子又道,国君宫殿门前,立了一个塞门,管氏也立了一个塞门。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在堂上有放置酒杯的设备,管氏也有这样的设备,假如说他懂得礼节?那谁不懂得礼节呢?
体悟
儒家的礼教真是吃人的礼教,也是禁锢中国文化思想的锁链。
难怪各朝君主都努力推行,这就是钳制思想,维护安定的最好武器。
管仲是谁?管仲做了齐桓公的宰相,然后齐桓公就称霸了。孔子周游列国,也没有人给他一官半职。
为什么?因为孔子的思想只能来统治,成为少数人统治剥削大多数人的工具,但是无法促进富强和进步。
所以,孔子批评管仲的这些话,是无聊至极,因为两人的思考方式根本就是不同的。
对于财富理所应当的追求,对于个体不断探索的欲望,对于未知之事勇往无前的探索,这些人性的本质促进了文明不断螺旋形的成长,故步自封,泥古不化,人云亦云,不敢创新和突破,不敢彰显个性的追求,是我们文明进步的最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