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的“瓦毛”不符合好工作,不如保留旧物;一个秤一个火焰都是匠人传下来的。
葛亮的《佤猫》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包含三部小说,分别是《书家》、《飞毛腿》、《佤猫》、《修复古籍的书商》、《传统与创新之前的两代理发师》、《西南联大在西南的历史演义》。这里的主角是被“瓦毛”串联起来的那个时代的书商、理发师、工匠、学者。
葛亮说,他写《书商》是因为“据几遍”抢救出我已故祖父遗作的手稿,得以了解“古籍修复师”这个行业。“保持老样子”是他们的工作原则。这是一群活在旧时代的人,他们毕生的努力只是为了让经手的书籍回到该去的约会,维持旧貌,淡化时代痕迹。
书的“尊严”,也是修古书的书法家的尊严。
书库里写的两个修复者,学习、传承、渊源不同,代表了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但殊途同归。“未遇良工,犹存旧物”是藏书家与图书校订者之间最大的默契。所有的挽留和等待,都是岁月中几个轮回的印记。再加上他们生活中的倔强,也是息息相关的。
“飞毛腿”和“瓦毛”发生的背景是岭南和西南。作家在器物的参与下,将西南联大神奇的历史命运与历史上历历在目的大师们的一生交织在一起,当然也受制于文本中不可磨灭的希望与孤独。在葛亮看来,这些人是这个令人难忘的历史时代的理想主义者,“我将步行到水检查我的道路,然后坐着看上升的云”。
简是一位居住在香港的女书法家。她年纪有点大,有自己的风格和原则。故事中的“我”是国茂博士,她去看望她的朋友欧阳教授,欧阳教授是国茂祖父的学生。他们两个先聊了聊。国茂告诉欧阳教授,他找到了他祖父的手稿,但一些零散的页面粘在一起。欧阳教授顿时眉飞色舞,一时兴起带着国茂去看。
简很尴尬,拒绝了,说如果不好好修,她赔不起。欧阳教授知道这是福建的意思。他们没有任何帮助,所以他们不得不离开。国茂不小心撞到了书架上的一本书,书掉到了地上。国茂迅速把它捡起来,掸掉灰尘,抚平书页的一角,然后放回原处。这一举动无意中感动了简。简让他一周后带着古书去她家,她想帮忙修复。
国茂博士来这里与简就书籍的修复达成一致。简告诉国茂,他改变了主意,因为他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书。博士突然想到他的习惯来自谁,南京的老董,另一个书商和古籍修复者。
这篇小说的第二章《老董》,是写一个相貌普通的师傅,用童年的眼光在路边修鞋,却不曾想,有一天他的一个奖状,不小心被墨水瓶沾了一大块墨水,孩子的心情十分烦躁。父亲突然说他有主意了,于是就带着儿子去西桥找修鞋的老董。老董果然不负众望,把的这个奖项恢复如初,大部分墨迹浸透的地方都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从此,老董神奇的一生在国茂的眼中与父亲的故事融为一体,我们遇到了一位以修复古籍为毕生追求的书法家。
葛亮的文字非常生动,会让你在阅读的时候忘记自己只是在读一本小说,但却像是和葛亮一起走在那个文字构建的空间里。
其实看似孤独的简和老董,骨子里都是执着的人。所以一个觉得和乐静宜爸爸的爱情好像欠了那里的小女孩,虽然乐静宜父母离婚是必然的,因为两个人的婚姻只是长辈之间的约定,和感情无关。乐静宜的父亲本打算去香港迎娶简,却突发心脏病,死在自己一个人住的公寓里。父亲生前的愿望其实是希望女儿静怡能和爱人简一起学修古籍。静怡也去过香港,拜过简门,学过修古籍,但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直到两年后,当她满师的时候,在简师傅送的一本书里看到了她和父亲合照的书票,然后想起老师总是每三天祭奠一个重要的人,她的父亲也是那一次的忌日。景怡后知后觉的意识到。
老董过着独身生活,捡来一个女儿,却把养母要了回来。老董的孤独流浪,也是对自己的刻意放逐。
这本瓦茂作品集的最后一篇是同名小说《瓦茂》,再现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迁至西南的历史,为我们再现了那段历史中的许多感人瞬间,交织了工匠与学者,以瓦茂这种当地历史悠久的手工艺为巧妙的切入点,链接历史与现实,为读者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再现了一段后人不应忘记的历史。
“瓦毛”是保护工匠的神兽。它可以看到浩瀚的过去,也可以观看无尽的未来。昆明农村有个民俗,就是在住处正中上方的屋顶上放一只瓦猫。瓦猫是一种有着陶器制成的大嘴的猫,看起来是一种凶猛的怪物。
瓦猫的使用是有一定规律的,并不是所有的房子都要摆放。如果自己家的前门外,或者正对着一户人家的房子,当地人会认为不吉利,可能会在运势上受到对方的“为难”,影响自己的运势,甚至带来疾病或灾难。所以在自己家的前门和檩条屋顶上放一只瓦猫。
在小说《瓦茂》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的演变原型的痕迹。在云南昆明的龙泉古镇,其实有朱自清、闻一多、浦江青、冯友兰、陈、梁思成、林等十余处西南联大时期的旧址...这些著名人物,当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搬到这里后,在当地的年轻人中掀起了自发的跟风。宁怀远和荣瑞红的婚姻,也是运用了一种带有某种隐喻的象征手法,导致了后来的说法。宁家河和荣家的后代后来是两个,一个是工匠,一个是秀才。
葛亮的文字是轻快、活泼、紧张的,阅读时获得的文字的滋养是安静、舒适、自然的。
荣家女和宁怀远的命运在小说中交织在一起,在历史中应验;这些工匠和学者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做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他们的尊严、坚持和信仰,如一面棱镜,折射出这个世界上的我们大多数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者,我会一直走,直到水挡住我的路,然后坐下来,看着升起的云。
《飞毛》是一部关于理发师的小说。两代父子用同样的生意寻求生存资本,无论只是一份工作还是毕生的追求,结果都不一样。父子,理想与现实,理解与误解,只是在两代人的坚持中默默化解了那些不和谐的声音。
葛亮的小说是好文学应该有的样子。它们不血腥不低俗,却有着浓郁的街头巷尾的生活气息。在那些静谧而悠长的烟浪中,文字给了我们的读者一个或平和或复杂的世界,让我们在那些弯路中感叹人生,认识自我。我把这本好小说推荐给你,教你文学应该是什么样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