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君子慎独

前几天为了打发晚上无聊的时间,看了之前很火的电视剧《白鹿原》。看起来有半个月了。直到最后一集,我还是摆脱不了剧中的角色。刚正不阿的领袖白嘉轩,刚毅忠义的长工陆三,深谙大义超凡脱俗的圣人朱先生..所有这些角色都像我熟悉的朋友和亲戚一样陪伴我度过了孤独的夜晚时光。看完最后一集。

于是又过了半个月,我又在文中找到了那些熟悉的人物。虽然与剧中的剧情和人物设定有些出入,但大体上是一致的,只是剧中的人物更加突出,矛盾更加尖锐,加入了一些刺激的情节,增加了戏剧效果。令我惊讶的是,即使我对剧情了如指掌,我依然一点也不觉得无聊,依然津津有味地读着、品着、学着。

谨慎独立是这本书教给我的最有用的人生准则。

最开始看《慎独》是在朱老师年轻的时候,应邀到南方讲学。名义上是讲学,实际上是寻花问柳。朱先生大为恼火,轻蔑地说:“君子慎独,这是一个读书人修身的根本。他怎么可能是正义的?”当时我默默的标注了这句话,并在笔记中写道“君子慎独。”

读到《白孝文落马后被朱老师赠两个字:慎独》时,心里的一根弦突然被拨弄了一下,我沉思了一会儿,又继续读下去。直到陆子霖被岳维山逮捕,白嘉轩才对儿子说:“人不知道别人知道什么,而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在家里做好事,刻在心里;做盲人的事情也刻在自己的心里,无法抹去;其实天知地知,写在天上,刻在地上,是抹不掉的。”这段话似乎先击中了我的心,而不是我的眼睛。“谨慎独立”这个词一直跟着我,直到小说的最后一页。

首先,我来说说“慎独”的由来。“慎独”一词出自《礼记·大学》第七章:“人视己,若见其肺肝,有何益?”这叫中有诚,外有形,所以君子一定要慎独。“一般来说,人看我一眼就能看穿我,这叫心里怎么想,外表就会怎么显露。所以,有德之人即使独处,即使无人知晓,也要谨慎。

人们说,一个人的心里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当“沈度”进入我的脑海时,他们中的一个人欣然接受并受到了鼓励,但却保持沉默,只是用坚定而温柔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我知道你会明白的。另一个怒不可遏,盯着自己的脖子试图反抗: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好人的辛苦,享受才是真的。尽可能的往高处爬,俯视他人,碾压他人,这才是快乐的源泉。天使没有反驳,依然看着我,眼神一点都没有变化,充满了信任和期待。魔鬼露出一副不屑的表情,斜眼看着他,依旧振振有词,但我听不清楚,因为我有答案。

矛盾的说,从黑娃的人生来看,首先她过着平淡的农民生活,按照自己的本能生活。生活并不富裕,但也很舒适。然后,我加入了农民协会,我的生活充满了兴奋和繁荣。后来参军打仗,落草为奸,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豪迈人生。而是跟着朱老师学习,学完了做个好人,却落得个被陷害的悲惨结局。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好人是活不下去的。

问题出现了:既然好人难活,为什么要学着做好人?

我觉得白鹿原最好的地方是它的时间跨度。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还描述了几代人的经历。一开始,我对陆子霖并没有那么反感。从他们曾经“为谁买了寡妇的地而争斗,后来没人买,帮寡妇渡过难关”的事实,不难看出白嘉轩和陆子霖年轻时都有一颗仁义之心。但是这两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结束了。一个最后满头银发,很坦白,另一个又脏又疯。当然,风景方面,还是陆子霖的风景,戴着官帽,不愁吃穿天下。陆子霖的家族信条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想当老爷,就得当官,骑在别人头上拉屎。我不想批判社会,也不想讽刺政府,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陆子霖的人生信条与现代人的三观极其惊人地一致。崇尚物质,追求权力,乐于享受,漠视道德礼仪,崇尚自我意识。

自然,看过小说或者看过剧的人都知道,陆子霖名声扫地,家破人亡。

年纪轻轻仅凭自己的眼睛和经历很难看清这个世界。我们看到的都是和陆子霖人生相似的片段:靠油嘴滑舌升职的人,靠劈腿发财的人。于是我得出结论,做个好人是没有前途的,也没有不做丈夫的理论,或者随波逐流,嘟囔着:反正没有好人,我凭什么对别人好?我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好人难活!

或者说我们看到的是黑娃的人生经历:曾经作恶多端,却不愁吃穿。现在她已经变得很痛苦,甚至无法死去。于是我更加坚定了我之前的理论:好人难活。

好人真的很难活,但是很无辜,很开放!小说中,朱老师去世的时候,黑娃在葬礼上给朱老师写了十四个字:我自信这辈子没什么好羞愧的,死后也敢面对天空!仔细读这句话,不仅震撼,什么样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句子?这样的人的人生有多坦荡,有多沉重?没有小人,没有躲藏,没有辗转反侧。一样自信,一样安详,一样物换星移,我对得起人,也对得起我的心!这样的人,一定要像朱先生那样,胸怀天下,一生为民,遗世为安,世世代代平安!

为什么白嘉轩总能自信、自尊、无畏?是因为他总是告诉自己和别人,自己做错不了什么,写在天上,刻在地上。我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自己,与他人无关。就算是为了别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好事像镜子一样刻在心里,反射出耀眼的光彩,坏事像荆棘一样刻在心里,睡不安稳。当白嘉轩已是银发老人,面对这个多次身陷困境,如今人人唾弃的疯老头,陆子霖仍然忘不了唯一一件曾经辜负陆子霖的坏事,他泪流满面。

鲁三的一生可谓刚毅真挚。他在农业上无所畏惧,就好像他是一个正直的白嘉轩。干农活的时候,他一丝不苟,一分也不要,一个字也不说自尊。千万不要参与主人的家事,恪守主人的本分。我这辈子一直走的很稳,从没过多考虑过拿别人一分钱。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我做了一件害死人的坏事,也因为这件坏事,我失去了所有的品格,最终变成了一个痴呆的农民,让人心生怜悯。

一个又一个事件,每个角色都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慎独”的道理。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像是在为自己的人生铺一块砖。砖头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路的走向。不同的方向当然导致不同的结局,而指引方向的恰恰是他自己的内心。每一块砖都是这个方向的一部分。这些砖块不会消失,但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忘记了,但也许在一个不眠之夜,一个我们以为已经忘记的东西跳了出来,加重了夜晚的苍凉,或者在一个明媚的冬日午后,另一个闪现出来,增添了一份温暖的阳光。这条路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为了你的家人,朋友,孩子。“慎独”就像一个指南针,会指引你,让你知道南方在哪里,北方在哪里。人天生就有社会关系,这是人类社会最神奇的地方之一。一个人可以对他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而一个人的价值也取决于对周围社会的影响。申斥方遒,点明国家,当然影响很大,所以有几个人会被称为伟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独立自主,修正自己才是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