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看金庸小说的书序

享受不尽的福利。

从《金庸小说三读》到《金庸小说四读》——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相当超出预算,但终于面世了。这一年有舒国志先生关于金庸小说的著作,有多位作家编著一本金庸小说的计划。那一天,沈、董、等人都在一起。董先生太有才了,马上说:“这本书可以叫《百家争鸣看金庸》!”大家一致叫好,很快,这本书就要出版了,《金相学》又热闹了一阵子。

每次在序言中,都免不了要谈到武侠小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武侠小说被一些人视为洪水猛兽之类的可怕东西,也被认为“不高雅”,不值一提。但是,用这种态度对待武侠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了。他们声音嘶哑,但声音越来越弱,几乎听不见。因为武侠小说越来越被读者接受,这些人的呐喊失去了听众,甚至有些人迷上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他们还能喊什么?

这真是一个好现象,一个伟大的现象。

有人认为武侠小说只是“成人童话”,一点现实意义都没有。

这种说法自然是荒谬的。

武侠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各异,有身怀绝技的绝色小尼姑,有满身脓包的丐帮,有英俊出众的书生(很多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暗恋他的师妹),有皮肤干燥娇媚如雪的妖姬(很多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追随她的头颅),有白发苍苍的老太婆,有黄口婆,有女人。

在性格方面,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也是丰富多彩到了极点,这是武侠小说吸引人的主要原因,这是由性格正常或不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构成的,也就是武侠小说丰富的情节。

在武侠小说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出现过的人,都可以在武侠小说中找到,而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没出现过的人,也都可以在武侠小说中找到。

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世界上发生过的事情,出现过的人,都可以在武侠小说里找到他们的影子。怎么能说武侠小说没有现实意义呢?

武侠小说的故事可能是虚构的(文学作品的情节哪里全是真的?),但是参与这些剧情活动的人都是世界上各种人的典型。

所以看武侠小说,有时候还是挺有预言性的。在一本二十年前写的武侠小说里,我们可以找到近几年才出现的人和事的影子。武侠小说作者真的有预知能力吗?是也不是,那是因为武侠小说的作者把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都写了。世间万物都与人性的优劣有关。这种所谓的“太阳底下无新事”是不断变化变化的,不可能改变人性的范围。

不信的话,我们来举个例子。例子中的人是朱长龄先生。

朱仙出生于金庸《倚天屠龙记》。这家伙,在深山里,有着丰厚的遗产,生活幸福,却觊觎屠龙道。他擅长使用阴谋诡计。阴谋一起失败后,他顽强地试图活捉张无忌,逼他找到屠龙道(屠龙道真的是个好东西,大家都想抓),但张无忌爬上一个山洞,找到了九阳真镜,使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武术家。而朱先生呢?在《张无忌》里练九阳真镜的那五年,天气少得可怜,我在悬崖突起的石头上过着孤独的生活。五年过去了,该是理清思路的时候了,不是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五年后,张无忌成功出洞,他再次用阴谋诡计让自己落山。朱喜出望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屠龙道的锋芒还未触及,便想起了九阳的真相。是可怜的星儿没退,色心又起,于是他仔细算了一下:

“上次我没能从洞里挤过去,一定是不耐烦之下用力过猛,结果把肋骨弄断了。这个男孩比我高得多。如果他能来,我也能去。我得了《九阳真经》之后,从那里找到回家的路,将来立于天下,岂不妙哉?哈哈,哈哈!(第630页)

朱长龄先生心思缜密,深思熟虑。而且他还回顾了上一次失败的因素,委婉地放在了“太心急”上。当然,失败是偶然的,是可以改正的,而且是非常容易改正的。当我想到它的时候,我确信我能成功。我太心急了。一天等于20年的失败。本世纪翻两番自然没问题。仔细想想,其实很容易。而且,“他能来,我自然能去!”别人能,我们也能!意气风发,自信满满。

于是,朱先生开始行动了:

“他很冷静(按:这四个字很精彩,急躁不好,相反才是真的,冷静应该怎么办?聪明又愚蠢,有自己自言自语的逻辑),在那个狭窄的山洞里,一寸一寸,五年多前他还被人夸过,但最后,无论他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向前移动半寸。”(第630页)

这个时候,如果朱长龄退出,知道世界上有些事别人能做到,不代表他自己也能做到。他仍然可以回来。那怎么会呢?当然,所以他继续努力,重新审视:

“他知道,如果他努力,就会重蹈五年前的覆辙,势必会多挤几根肋骨。”(第630页)

听着,如果你不犯上次同样的错误,这次你就能成功。如果他明白一次失败永远不等于第二次成功这个简单的道理,此时他依然可以退出。但是这个聪明自信的家伙不明白这个道理。

于是他说:“停顿了一下,他尽力把肺里的气呼出去。果然,他的身体缩小了两英寸,他被向前推了三英尺。可是肺部没有气息,越来越闷。我觉得我的心像打鼓一样在跳动。我都快想晕了,知道不好,只好先戒了。”(第630页)

朱昌龄先生想到了退休,知道自己快死了,不好,但是那时候再回来已经晚了!

朱先生的处境实在可怜:

“那智在崎岖的山上支着脚进去,一路推着,出来的时候却没有杠杆。他进去的时候,双手举过头顶,以减小肩膀的尺寸。此时,他的双手被周围的岩石捆在头上,伸不开,使不出任何力气。我心里想,‘这个男生比我高。他能过,我也能过。为什么我会挤在这里?太离谱了!”’(第630页)

好一个“对立思维”,想破脑袋,他也想不通这个道理,虽然别人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他却想不通。因为:

“但世界上有许多令人发指的事情。这位文才武功超群,聪明机智,是一等一的人物大师。从此,他就被嵌在这个狭窄的山洞里,进不去,也退不了。”(第630页)

文采,武功,聪明机智,一流高手,就相信“他能,我就能”这种愚蠢的理论,也就到此为止了。

武侠小说里的这个小情节,当然不是为了讽刺什么人或者什么事。它写于近二十年前,但它有一个预言性的描述。世界上真的有这么笨的人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恐怕没有。如果有,那也太离谱了!

但是,世界上确实有很多离谱的事情!

武侠小说写得好。当他们写到金庸的水平,或者接近金庸的水平,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各种人生,善与恶,丑与美,怪异与正常,都在其中,如一面镜子,如一张犀牛照,鬼与影。一个正直的人和一个绅士都能看到他的野心。

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永远做不到武侠小说能做到的。

武侠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可以进一步肯定,不仅仅是一种消遣!

武侠小说有个大隐忧。

这一大隐忧现在越来越明显。

并不是没有武侠小说的读者。相反,武侠小说的读者越来越多,地位逐渐被肯定。忧的是武侠小说越来越少了!

“武侠小说越来越少”这句话可能是选错了,肯定有已经有的武侠小说,不会缺。这句话的意思是:武侠小说的创作越来越少了。

金庸停笔了!

古龙也想停笔,也确实停了好几年。

我试着鼓励金庸再写,但失败了。

于是我想尽办法劝古龙再写。古龙从灵感到写作想了半年,终于我们有了他的新作看。

似乎到现在为止,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也没有出什么能让大家叫好的作品。香港一位出版商曾在一次聊天中感叹:“读者对武侠小说的饥渴已经太久了!”

自然有人催我“东山再起”,但我知道武侠小说是所有小说中最难写的。既然过去写得不好,现在再写可能就不好了。虽然有时候他们在晴朗的夜晚平静了自己的心,有了远大的志向,但是到了光明的时候就会放弃。

比我早十几年的著名艺术家还在写作,他们大多数是业余票玩家,像卧龙生,他现在是一个忙碌而成功的电视制片人。

老作家写的越来越少,新作家赶不上,这是武侠小说的大隐忧。

武侠小说的地位得到了肯定,市场广阔,有志于写作的青年才俊确实可以抓住大好机会为武侠小说再放异彩——但有一点要明白,武侠小说是最难写的,不要掉以轻心。如果你认不出这一点,你就觉得写起来不容易!有了这种想法,除非真的很明智,否则莫扎特如果音乐好,就很难写出好的武侠小说。

在金庸小说四读本中,我们将重点介绍金庸最受欢迎的两部作品:《射雕英雄传》(The Legend of the Desert Heroes)和《神雕侠侣》。说这两部作品是金庸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是因为《射雕英雄传》让金庸名声大噪,以下是《射雕英雄传》。这两本书里的人物深入人心,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如果提到他们,有的人不知道,真的让人怀疑他们可能是文盲。

如果有更多的篇幅,我们将讨论一些金庸作品中不太流行的短篇。写下来没有空格,就要留给“五观”了。

两年前,我说过要“再看一遍”、“看三遍”、“看四遍”...如果我一直看,有人会觉得这是个笑话。现在,我大概可以知道,这不是一个笑话。我真的能坚持读下去,看到“九看”“十看”都没有问题。

多看金庸小说,回味无穷,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