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陆游 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

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

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赏析

陆游的抗战思想此时受到当权派的排挤,生活潦倒不堪,但他坚定自身的信念,不与朝廷权贵同流合污.他通过本诗对比控诉了那种贫富悬殊、苦乐迥异的不合理现象,大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遗风。

诗经 十月之交

《诗经: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

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哀今之人,胡惨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

家伯维宰,仲允膳夫,

棸子内史,蹶维趣马,

禹维师氏。醘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

胡为我作,不即我谋?

彻我墙屋,田卒氵于莱。

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择三有事,亶侯多藏。

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

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

四方有羡,我独居忧。

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

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注释:

1、交:日月交会,指晦朔之间。

2、朔月:月朔,初一。

3、行:轨道,规律,法则。

4、四国:泛指天下。

5、则:犹。

6、于:读作吁,感叹词。于何:多么。臧:善。

7、烨烨:雷电闪耀。震:雷。

8、宁、令:皆指安宁。

9、川:江河。

10、冢:山顶。崒:通碎,崩坏。

11、胡憯:怎么。莫惩:不制止。

12、皇父:周幽王时的卿士。卿士:官名,总管王朝政事,为百官之长。

13、番:姓。司徒:六卿之一,掌管土地人口。

14、家伯:人名,周幽王的宠臣。宰:冢宰。六卿之一,掌建六邦之典。

15、仲允:人名。膳夫:掌管周王饮食的官。

16、棸子:姓棸的人。内史:掌管周王的法令和对诸侯封赏策命的官。

17、蹶:姓。趣马:养马的官。

18、楀:姓。师氏:掌管贵族子弟教育的官。

19、艳妻:指周幽王的宠妃褒姒。煽:炽热。

20、抑:通噫,感叹词。

21、不时:不按时,不合时,此处时主要指农时。

22、我作:作我,役使我。

23、彻:拆毁。

24、卒:尽,都。污:积水。莱:荒芜。

25、戕:残害。

26、向:王先谦认为是今河南济源县南向城。

27、三有事:三有司,即三卿。

28、亶:信,确实。侯:助词,维。

29、慭:愿意,肯。

30、徂:到,去。以居徂向即徂向以居。

31、黾勉:努力。

32、嚣嚣:众多的样子。

33、孽:灾害。

34、噂:聚汇。沓:语多貌。噂沓,聚在一起说话。背憎:背后互相憎恨。

35、职:主要。

36、里:悝之假借,忧愁。

37、痗:病。

38、彻:毁灭。

译文:

九月底来十月初,十月初一辛卯日。

天上日食忽发生,这真是件大丑事。

月亮昏暗无颜色,太阳惨淡光芒失。

如今天下众黎民,非常哀痛难抑制。

日食月食示凶兆,运行常规不遵照。

全因天下没善政,空有贤才用不了。

平时月食也曾有,习以为常心不扰。

现在日食又出现,叹息此事为凶耗。

雷电轰鸣又闪亮,天不安来地不宁。

江河条条如沸腾,山峰座座尽坍崩。

高岸竟然成深谷,深谷却又变高峰。

可叹当世执政者,不修善政止灾凶。

皇父显要为卿士,番氏官职是司徒。

冢宰之职家伯掌,仲允御前做膳夫。

内史棸子管人事,蹶氏身居趣马职。

楀氏掌教官师氏,美妻惑王势正炽。

叹息一声这皇父,难道真不识时务?

为何调我去服役,事先一点不告诉?

拆我墙来毁我屋,田被水淹终荒芜。

还说不是我残暴,礼法如此不合糊。

皇父实在很圣明,远建向都避灾殃。

选择亲信作三卿,真是富豪多珍藏。

不愿留下一老臣,让他守卫我君王。

有车马人被挑走,迁往新居地在向。

尽心竭力做公事,辛苦劳烦不敢言。

本来无错更无罪,众口喧嚣将我谗。

黎民百姓受灾难,灾难并非降自天。

当面聚欢背后恨,罪责应由小人担。

绵绵愁思长又长,劳心伤神病恹恹。

天下之人多欢欣,独我忧深心不安。

众人全都享安逸,唯我劳苦不敢闲。

只要周朝天命在,不敢效友苟偷安。

赏析:

《十月之交》是周幽王时的一个朝廷小官,因为不满于当政者皇父诸人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管社稷安危,只顾中饱私囊的行为而作的一首政治怨刺。《毛诗序》认为此诗作于幽王时,郑玄认为作于厉王时。阮元在《揅经室集》中对郑玄之说多有驳辨。据天文学家考订,此诗中记载的日食发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6日周幽王六年夏历十月一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则此诗应作于公元前776年幽王六年。

诗***八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前三章、,将日食、月食、强烈地震同朝廷用人不善联系起来,抒发自己深沉的悲痛与忧虑。诗人不理解日食、月食、地震发生的原因,认为它们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所以开篇先说十月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日者,君象也,夏末老百姓即以日喻君。日而无光,在古人是以为预示着有关君国的大灾殃。诗人将此事放在篇首叙出,使人震惊。第二章将国家政治颓败、所用非人同日食联系起来议论,第三章又连带叙出前不久发生的强烈地震。诗人关于这些极度反常的自然现象的描述,表现了他对于国家前途的无比担忧和恐惧。诗中写的地震有史实记载,《国语-周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三川竭,岐山崩。诗中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具有特征性的大特写使两千多年后的人读起来,仍然感到惊心动魄。诗人的如椽巨笔为读者描画了一幅历史上少有的巨大的灾变图。

此诗犹如一首悲愤的乐曲,第一部分节奏强烈,写出了诗人所见到的上天震怒的状况,在震惊与恐惧中又缠绕着诗人无限的忧伤。他不明白当今执政者为何不行善政制止天灾,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诗的第二部分中三章、:回顾与揭露当今执政者的无数罪行。诗中开列了皇父诸党的清单,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些人从里到外把持朝政,欺上瞒下。皇父卿士,不想怎样把国家治理好,而是强抓丁役,搜括民财,扰民害民,并且还把这种行为说成是合乎礼法的。他把聪明才智全用在维护自己和家族利益上;他看到国家岌岌可危,毫无悔罪之心,也没有一点责任感,自己远远迁于向邑,而且带去了许多贵族富豪,甚至不给周王留下一个有用的老臣。用这样的人当权,国家没有不亡之理。然而,是谁重用了这些人呢?诗人用艳妻煽方处一句含蓄地指出了居于幕后的周幽王。

第三部分后二章、写诗人在天灾人祸面前的立身态度。他虽然清醒地看到了周朝的严重危机,但他不逃身远害,仍然兢兢业业、尽职尽公。在忠直与邪恶两类臣子中,诗人是属于忠直的一类;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诗人又是属于失败的一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诗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是一致的。在诗中,诗人哀叹个人的不幸,哀叹政治的腐败、黑暗与不公,实际上也就是在哀叹着国家的命运。所以说,这一部分同前两部分是有联系的。诗人从三个角度有力地表现了忧国这个主题。

全诗从天昏地暗和山川翻覆这可怕的灾异,说到朝廷的坏人专权和国家的岌岌可危,然后说到面对此等情况个人在去从上的选择,叫人感到诗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情怀,开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精神之先河。这是一首内容充实又情感进发的政治抒情诗。它同《诗经》中的其他政治抒情诗都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有不可否认的影响,但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是现实主义的。由于诗人对朝廷的情况了如指掌,由于诗人难以抑制的悲愤,又由于诗人写之于日食这个在当时人看来十分重大的灾异之后,所以诗中有不少实录,直书了一些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又是一首史诗,在这方面它对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

此诗的语言基本上是直言抒写,喷涌而出,但有的地方也采用反语和冷峻的讽刺,如艳妻煽方处、皇父孔圣。有的语言表现力很强,如说皇父等人强霸百姓田产时,用予不戕,礼则然矣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强辞夺理、蛮横霸道。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及注释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僵卧:直挺挺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僵直。

2、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3、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4、思:想着,想到。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5、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6、夜阑:夜深。阑:残尽。

7、卧听:躺着听。

8、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9、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10、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

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宪府初收迹,丹墀***拜嘉。分行参瑞兽,传点乱宫鸦。

执简宁循枉,持书每去邪。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牙。

辨色宜相顾,倾心自不哗。金炉仄流月,紫殿启晨霞。

未竟迁乔乐,俄成失路嗟。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别怨秦城暮,途穷越岭斜。讼庭闲枳棘,候吏逐麋麚。

三载皇恩畅,千年圣历遐。朝宗延驾海,师役罢梁溠。

京邑搜贞干,南宫步渥洼。世惟材是梓,人仰骥中骅。

欻刺苗入地,仍逾赣石崖。礼容垂琫,戍备响錏鍜。w

宠即郎官旧,威从太守加。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册府荣八命,中闱盛六珈。肯随胡质矫,方恶马融奢。

褒德符新换,怀仁道并遮。俗嫌龙节晚,朝讶介圭赊。

禹贡输苞匦,周官赋秉秅。雄风吞七泽,异产控三巴。

即事观农稼,因时展物华。秋原被兰叶,春渚涨桃花。

令肃军无扰,程悬市禁贳。不应虞竭泽,宁复叹栖苴。

蹀躞驺先驾,笼铜鼓报衙。染毫东国素,濡印锦溪砂。

货积舟难泊,人归山倍畲。吴歈工折柳,楚舞旧传芭。

隐几松为曲,倾樽石作污。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

祀变荆巫祷,风移鲁妇髽。已闻施恺悌,还睹正奇邪。

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敢辞亲耻污,唯恐长疵瘕。

善幻迷冰火,齐谐笑柏涂。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

逸戏看猿斗,殊音辨马挝。渚行狐作孽,林宿鸟为。a

同病忧能老,新声厉似姱。岂知千仞坠,只为一毫差。

守道甘长绝,明心欲自。贮愁听夜雨,隔泪数残葩。

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岸芦翻毒蜃,溪竹斗狂犘。

野鹜行看弋,江鱼或***叉。瘴氛恒积润,讹火亟生煆。

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风枝散陈叶,霜蔓綖寒瓜。

雾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夸。

渔舍茨荒草,村桥卧古槎。御寒衾用罽,挹水勺仍椰。

窗蠹惟潜蝎,甍涎竞缀蜗。引泉开故窦,护药插新笆。

树怪花因槲,虫怜目待虾。骤歌喉易嗄,饶醉鼻成齄。

曳捶牵羸马,垂蓑牧艾豭。已看能类鳖,犹讶雉为鷨。

谁采中原菽,徒巾下泽车。俚儿供苦笋,伧父馈酸楂。

劝策扶危杖,邀持当酒茶。道流征短褐,禅客会袈裟。

香饭舂菰米,珍蔬折五茄。方期饮甘露,更欲吸流霞。

屋鼠从穿兀,林狙任攫拏。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

屡叹恢恢网,频摇肃肃罝。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

路识沟边柳,城闻陇上笳。***思捐佩处,千骑拥青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