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杜萨之筏”的惨剧是怎样的?

1816年6月17日,法国海军中校迪罗伊·德·肖马雷其斯指挥由三桅战舰“梅杜萨”号、“回声”号和双桅帆船“百眼巨人”号、供应船“卢瓦尔”号等4艘船组成的舰队驶往西非,其任务是重新夺回法国在那里的殖民地塞内加尔。舰队司令兼旗舰舰长迪罗伊·德·肖马雷其斯,虽是海军中校,但他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陆军度过的,缺少航海经验。“梅杜萨”号上有365人,绝大多数士兵、水手是刚从监狱中招来的囚犯。

起航不久,由于指挥官缺少航海知识和海上指挥能力,“梅杜萨”号迷失了航向,不仅和陆地失去了联系,也和舰队的其他3艘船中断了联系。7月2日,“梅杜萨”号在离海岸约40海里处搁浅了。为了摆脱困境,军官们采用抛锚拉船、减轻船体自重等方法,企图登岸,但这一切努力都失败了。7月3日,司令官决定,利用船上的木器建造一个能坐200余人的木筏,再用船上的6艘救生艇拖曳木筏,把大部分人送到岸上。于是,一只长20米、宽约7米、周围高40厘米的木筏建造成了。下水后木筏只装上了为数不多的食品和淡水,其前后部就已经浸泡在海水中了。

水手们登上木筏后,木筏存在的问题更暴露出来了。152人挤在不足140平方米的木筏上,由于过载,木筏下沉。人们不得不站在齐胸深的海水中。而后,连接木筏的救生艇的缆绳被砍断,木筏在大海中随波逐流。在以后的几天中,由于饥饿、干渴、烈日、恐惧和恶劣的气候,人们的精神崩溃了,为争夺食品、淡水而相互厮杀,有的被杀死,有的眼球被挖去,有的绝望后跳海。到7月7日早晨,人们才发现一夜的杀戮中有63人毙命。人员的减少,使船体变轻,木筏开始浮出海面,站立了两天的人们终于可以坐下休息了。

第三天,饥饿开始威胁人们的生命。用人肉充饥的念头随着人们难以忍受的饥饿感和强烈的求生欲产生了。几个士兵不顾一切地拿出刀来,割下死者身上的肉生吃,受过良好教育的军官们开始不忍如此做,他们企图用钓上来的鱼充饥,但多次努力都失败了。终于,良好的教育被饥饿的折磨和求生的欲望征服了,军官们也开始加入“食人族”的行列。到7月9日,木筏上只剩下30个遇难者。然而,他们中的一半人身受重伤。在食品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健康的人们为了生存,做出了两个残忍而理智的决定:一是把所有重伤员都抛入海中;二是为不再发生械斗,除一把刀外,其余武器统统扔到海里。这样,木筏上只剩下15名幸存者。

7月17日,当幸存的15名遇难者在这个木筏上漂泊了13个昼夜之后,终于在海平面上望见一根桅杆,这正是向他们驶来的双桅帆船“百眼巨人”号。

今天,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和美国哈希里奇市的福格博物馆中,各珍存着名为《梅杜萨之筏》和《“梅杜萨”号木筏上的骚乱》的两幅油画,他们的作者都是代奥多·席里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