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措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隐喻的特点和功能
比喻就是“比喻”。即抓住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隐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较物)、喻体(被比较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象征)组成。比喻的关键:A和B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东西,A和B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否则比喻不能成立。隐喻的主要功能有: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把冗长变成简洁。
(2)隐喻的类型
1明喻。典型的形式是:A像b,本体喻体都出现了,用“像、像、好像、好像”等隐喻连接起来。比如收割下来的庄稼像小山一样稳稳地堆在一起。"
2比喻。典型的形式是:A是b,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了,中间没有比喻性的词语。常以“是”、“成”、“成”相联。例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是箭与靶的关系。
3比喻。典型的形式是:A代b .没有本体,直接描述车辆。但它不同于借代。用借代的方法找出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比如放下行李,启动机器。
4比喻。用几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相似点来比较同一个本体。比如,在层层树叶间,有一些白色的花朵零星点缀,有的优雅地绽放,有的羞涩地绽放;像一颗珍珠,像蓝天上的一颗星,像一个刚洗完澡的美人。(《珍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从色彩、光彩、感觉等角度描写荷花之美,把握光线、幽幽闪烁、清新宁静等相似点。)
==============================================
比较
(1)类比的特点和作用
把物写成人,或者把人写成庄稼,或者把物写成别的东西,它的形式特征是:物的人化,人的物化,或者物的物化。它的作用是使写出来的“人”或“事”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含义丰富。
(2)类比的类型
(1)拟人化。比如杜福川在杨柳中欢歌笑语,红旗飘飘。
②拟像。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诚实,就会有恶霸。如果我们敢用刀,恶霸就只能夹着尾巴跑了。
================================================
3.转喻
(1)转喻的特点和功能
转喻不是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而是用与之相关的东西来代替。它强调两件事之间的相关性。它的作用是用简单代替复杂,用真实代替空虚,用陌生代替一切,用事物代替感情。
(2)转喻的类型
①特征生成本体。比如大胡子猛吼。
(2)具体的生成抽象。比如不要从群众中拿一针一线。
(3)专名泛化。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成千上万的千千雷锋。
(4)名代作品。例如,我们应该多读一些关于鲁迅的书。
⑤部分代替整体。比如:唱低眉不写,月光如水照衣襟。
⑥后果原因。比如专攻笔墨,笑对壮士。
⑦原材料而不是成品。比如五十年,万物皆空,我懒的把头发变成古铜色。
(8)地名取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Xi?有必要划清界限。
=============================================
夸大
(1)夸张的特点和作用!
夸张是指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理的、有意的扩大或缩小。要求用起来既不失生活的基础和依据,又不夸张。它的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迪。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比如怀疑银河落九天。
b、减少夸张。比如五岭兴风作浪,乌蒙服泥丸。
c、提前夸张。比如你看到这么鲜绿的麦苗,就能闻到白面馒头的味道。
=============================================
5.二元性
(1)对偶的特征和作用
对偶性就是“对偶”,又称“对偶”。必须是一对词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之间的关系包括继承、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其作用有:便于背诵,音乐优美;简洁表意,抒情。
(2)对偶性的几种形式
①按内容可分为右、反、串。
完全正确: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互补,对比。
如天上五岭银锄落,三江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对立相对。比如,宜用残存的勇者去追穷匪,不宜学霸王。
串联对:又称“流动对”。上下句的意义有继承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和条件关系。比如为了牺牲更多的野心,敢于教日月换天。
②按形式可分为工作副和宽副。
所谓作品结对,就是在字数、词性、结构、层次、用词上严格按照结对的要求;所谓包容,就是基本符合对抗的要求,只是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也就是说形式上的要求稍微宽松一点。
③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二元性。比如山河无知者,蝶雁无情;但是,他们公平平等地对待人类,即不会因为权贵而笑,也不会克扣山野的打鱼柴火。
句子双重性。比如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很浅;山里的竹笋,嘴厚,肚子空。
=============================================
6.平行
(1)并行的特征和功能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成。经常被反复强调的同一个词出现在每个短语或句子的相同位置。其作用在于强化语言情境,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并行的几种形式
a、成分比例。比如,好像没有了东北三省,党和国家越来越像一个国家。没有东北三省,谁也不会发出声音。没有了东北三省,只有几个学生做了几个“呈文”,党和国家越来越像一个国家,可以赢得“友好人士”的赞誉,永远“做一个国家”。
b,句子排比。比如,他们的品质是那么的纯洁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么的坚韧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么的淳朴卑微,他们的胸怀是那么的美好宽广。
=============================================
提问
反问句的特点
“问而不疑”。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者问问题不确定答案。目的是为了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思考。比如一朵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白花没有色素。
再比如:社会生产力如此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如此大幅度的提高,意义何在?最重要的是科技的力量。
=============================================
8.反问
反问句还具有“问而不疑”的特点。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会放一个问号,有的也可以放一个感叹号。
反问有两种形式:
(1)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比如毛主席就是这样。有什么值得我们骄傲的?
(2)否定形式的肯定。比如“人类世界不是我们劳动人民创造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