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采茶戏的几个戏曲名称

江西采茶戏是江西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 最初为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后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每逢灯节或收茶季节,茶农常用这种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因以茶篮为道具,亦称“茶篮灯”。后来,内容、唱腔、表演形式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为活跃于广大农村的采茶戏。 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继见于赣东铅山县,之后很快在全省各地流传,并分别吸收当地的民间艺术和各种地方戏曲的剧目、声腔,衍变为各具特色的多种采茶戏。早期采茶戏以演生活小戏为主,只有三个脚色,故又称“三脚班”。

江西采茶戏根据其不同特点和流行地区,大致可分以下 5类: 赣南地区 赣南采茶戏形成最早,清代中叶已流行于赣南和粤北。擅演轻松活泼的喜剧。表演上丑脚常模拟猴、猫、鸟等禽兽动作,丑的“矮子步”,旦的“扇子花”均有特色。唱腔曲调分灯腔、茶腔、路调、杂调四类,以茶腔为主,弦乐伴奏。剧目多为丑旦合演的民间生活小戏,如《挖笋》、《拣田螺》、《巧耍香龙》等,经过整理的《采茶歌》、《□妹子》较有影响,《茶童戏主》和现代戏《怎么谈不拢》已摄制成影片。 赣西地区 主要有萍乡采茶戏和万载花灯戏等。流行于永新、宁岗、莲花、萍乡、万载一带,由赣南采茶戏流入后衍变发展而成。清道光年间已盛行于赣湘交界地区,后期受湖南花鼓戏影响较大。有二胡、笛、唢呐等伴奏乐器。主要曲调分灯彩词调、花鼓调、歌腔、民歌小调4类,传统剧目有《放风筝》、《卖杂货》等,民间故事戏《吴燕花》和现代戏《塞上红》较有影响。万载花灯戏后期受高安采茶戏影响较多。

赣东北地区有赣东采茶戏和景德镇采茶戏两种。赣东采茶戏源于铅山县的茶灯戏,流行于铅山、上饶、贵溪、弋阳等地。初为二旦一丑的“三脚班”,受黄梅采茶戏影响增一小生,后又增加了老生、老旦、花脸,连同三个打击乐手,称为“七唱三打”的“半班”。男脚擅长扇子功,旦脚擅长手帕功,曲调分“三角小调”和“湖广调”两类,早期演唱只以锣鼓伴奏,干唱加帮腔,现已加管弦伴奏。主要剧目有《三矮子放牛》、《三姐妹观灯》、《打平斗米》、《鹦哥记》、《拷打红梅》等。景德镇采茶戏系由湖北黄梅采茶戏流入后衍变而成,流行于景德镇、波阳、都昌一带。剧目、唱腔均近似黄梅采茶戏,表演上曾受饶河戏影响。

赣北地区有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和九江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等县,1927年进入南昌市,其曲调分为本调和杂调两类,本调系由下河调发展而来,杂调包括茶灯调和小戏专用曲调。传统剧目有“四大记”(即《南瓜记》、《鸣冤记》、《辜家记》、《花轿记》等48本。武宁采茶戏,流行于武宁、修水、铜鼓、靖安一带。清道光年间就已演整本戏,如《失印配》、《褂袍记》、《文武魁》等50余本。音乐曲调有正腔(包括北腔、汉腔、叹腔、四平腔)、花腔和杂调。剧目、唱腔亦与黄梅采茶戏接近。九江采茶戏流行于瑞昌、德安、九江、湖口一带,剧目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说,唱腔分平板、花腔、汉腔、杂调4类,接近黄梅采茶戏。

赣中地区 有抚州、吉安、宁都、高安等多种采茶戏。抚州采茶戏,源于宜黄县的三脚班,并受黄梅采茶戏、宜黄戏、傀儡戏等影响,流行于临川、崇仁、宜黄、乐安等地。主要唱调有由“丰城丝弦班”唱调发展起来的“本调”和由抚州“会母调”发展起来的“抚调”,以及川调、文南词和各种小戏专用曲调。伴奏乐器有笛子、唢呐、二胡等。剧目有《三伢子放牛》、《小和尚锄茶》、《白扇记》、《毛洪记》等。吉安采茶戏,流行于吉安地区,亦源于宜黄县三脚班,曾受湖南花鼓戏、吉安戏、宜黄戏的影响,唱腔分本调、文南词、小调3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曾演出《大放马》、《欢送哥哥上南方》、《志愿当红军》等宣传革命的节目。宁都采茶戏,流行于赣东南,发展中受祁剧、宜黄戏影响,曲调分本调、小调,主要伴奏乐器为“勾筒”(一种竹筒胡琴),剧目有《锄豆》、《铲棉》、《毛朋记》等。高安县的采茶戏源于灯戏,先后演变成两种采茶戏,一为锣鼓班,受当地瑞河大班影响较大,其高腔唱调和锣经具有特色,现称瑞河戏。另一种为丝弦班,现称高安采茶戏,因受赣南等地小调和瑞河戏影响,原来伴奏只用“丝弦”(弦乐器),后吸收了京剧的锣鼓经。剧目有《孙成打酒》、《剑袍记》和现代戏《喜鹊闹梅》等。现代戏《小保管上任》已摄制成影片。

江西采茶戏丰富多采,载歌载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虽从清乾隆时起屡遭禁演,但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于广大农村。由于它善于吸收各种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的长处,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江西流行最广泛的地方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