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原名叫什么怎么念
萧红原名叫张廼莹,廼(nǎi )是一个廴字旁的汉字,意同“乃”。
萧红曾用名张秀环,乳名荣华,笔名萧红、悄吟、田娣、玲玲,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人,中华民国的现代女性主义作家,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人物生平:
1933年初,经萧军鼓励,萧红参加《国际协报》征文,从此开始文学创作。4月18日,萧红写成长篇散文《弃儿》,在5月6日至5月17日《大同报》文艺副刊《大同俱乐部》连载。此后陆续写出小说《腿上的绷带》、《看风筝》等等。
1933年10月3日,萧红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引起满洲文坛关注。
1935年,假托“容光书局”自费印行,出版《生死场》,并署名“萧红”。萧红由此蜚声文坛,取得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因为萧红使用了不少小说的技巧,这样的写作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