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本书|将来的事谁知道呢,哲学的慰藉。

#每周一本书#第二十五周

人造书、书造人

导读: 不论是现在的事,过去的事还是将来的事,谁知道呢?哲学是人生的慰藉,而读书是生活的慰藉,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和所处环境,为了更好地生活而读书。

想要从哲学中找到解决人生艰苦问题的答案是徒劳的,但是哲学抛出的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思考方式却能带给我们某些慰藉。

当我们局限于个人生活的问题,哲学能够让我们抽身而出,提出问题反观自己,哲学的慰藉或许在于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帮助我们追问人生的意义,从而坦然面对这些疑惑。直面人生的征程和冒险,享受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

关于本次阅读体验,第二次阅读了,举重若轻,基调是轻松、自然、朋友般的对话,借助六位著名哲学家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慰藉不同的问题。这些困惑,不细想、不反思的生活好像也能照样的过,但突然感觉人生无意义怎么过?忙忙碌碌又不知忙啥?哲学的艺术就是让我们以提问的方式思考人生。

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这些问题始终在,而且不会有标准答案,我们在思考这些问题尝试回答时,即便是来自个人生活最普通最浅显的回应,都是宝贵的。慰藉从何而来?自圆其说罢了。然后用行动践行自己的思想,这样的生活方式又何尝不是一种哲学呢。

本书目录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鸠鲁

对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

对缺陷的慰藉——蒙田

对伤心的慰藉——叔本华

困难中的慰藉——尼采

这本《哲学的慰藉》是在多抓鱼上买的二手书,197页上关于 “全部道德哲学都能附属于一个平凡的私生活,并不亚于其他更丰富的生活。” 原书主人做了很多笔记,在这里提到了一部电影—《将来的事》。考完后看了两遍(第二遍在梳理),从一个细腻女人的视角和感受,品味哲学对生活的慰藉,没有戏剧化的起伏只有一个个缓坡。

其实每一个人都比自以为的更富有,不论我们的生活多么微不足道,但是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获得的洞见胜过一切。

由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主演一位中年哲学教授娜塔莎,电影平淡、剧情薄弱,一句话概况:中年哲学教授如何面对生活的变化(丈夫出轨、母亲离世、爱徒革命、孩子成家)。看完后也是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故事在圣诞节团聚的氛围中戛然而止。

哲学式的对话讨论、时长伴随娜塔莎的书籍、转折点的背景音乐,这些都是导演与观众的纽带与暗号 ,期待从中一瞥他人的生活。

电影开头阴郁的天气、海岸边的墓碑、湿润的海风,定下了沉静deep peace的基调。娜塔莎批改着学生的作业——“我们能否置身他处?”,从这个问题开始,哲学在这里的效用暧昧,即是娜塔莎谋生的工作,又是她面对生活的支柱,然而真正的生活比哲学来到突然、强烈和切身,我们能否置身他处?

从平凡的生活中过滤出复杂的哲学,表面的波澜不惊,实则是哲学的慰藉。

坦白生活的变化,“我的生活还没那么糟糕,实际上,我已经准备好了。 而且我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我的精神世界很充实,这样就足够让我幸福了。 只是不舍得那些倾注了爱的过去,我亲自打理花园的一花一草,放弃我所有的回忆,还有那个我看着孩子长大的小沙滩。”

我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我精神世界还在扩展,这样就足够让我幸福了,想象力丰富的人能够自给自足,即便是虚幻的满足感,也能成为一种真实的慰藉补偿缺失的东西,比如爱。更何况可能连爱都是虚幻的。

此处,收拾完曾经海边的小家,乘车探望母亲,一路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似乎也在与曾经充满爱的时光告别,生命何尝不是这样飘忽不定,不过在一叶扁舟上漂流。以为确切无疑“我以为你会一直爱我,简直是愚蠢至极“。任凭天边的晚霞染红了海面如细碎流光,波光粼粼...想起《Those were the days》“Those were the days my friend,we thought they would never end”

娜塔莎的母亲是个神经质的老太太,常常凌晨打电话寻找安慰、放煤气让消防员抢救自己、不愿去养老院“那些老人让我作呕”、三段婚姻始终活在被抛弃的阴影里,最后意外摔倒去世。我们每个人难免在自己的身上找到母亲的痕迹,如果没有哲学或许娜塔莎会和母亲一样中年崩溃。

恰是哲学成了她理性的骨,感性的泪,反思自己的生活,在失去后得到自由,而不是痛苦和哀伤。

58分,全片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生活由瞬间闪现片段构成。前面是娜塔莎在母亲的葬礼上祷读帕斯卡尔的《沉思录》,画面切换到生活中做公交车的场景,车上她的情绪不稳,在车窗外瞥到丈夫和情人走在街上却破涕为笑。生活抽了你一巴掌,你却轻松的笑了。片中还有两处无可名状的情绪变化,对着花发呆皱眉、抱着猫猫哭泣。

在生活的猝不及防中不免情绪波动,但依然稳步如常。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并且使我困惑的,

我瞻望四方,目光所及之处幽晦不明,

大自然所给予我的只有怀疑和惶恐不安,

如果我无法看到任何神迹,我便会变得消极悲观。

如果造物主的标志随处可见,我便能于信仰中寻得平静。

然而我目之所及,可否定的太多,可肯定的又太少,于是我便身陷于怨怼的状态。

我无数次祈祷,神如要加持,那就得明确地指示。

他所留的印记若是模棱两可,那他一定会抹去。

他或明示,或无语。

我才能找到我该跟随的地方。但我现在的处境是,不知我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既不知道我的情况,也不知我的责任

我全心期待至善,并且追随它。

为了永恒,我愿付出一切。 ”

换个环境,带上母亲留下的猫,那只跟随了母亲十年的猫,未曾捉过老鼠以为没有多少猫的本性了,回到自然恢复了猫的天性,大晚上给娜塔莎带回来一只老鼠。娜塔莎担心着呼唤猫猫的名字,其实也在呼唤着自己,自己的天性。想起《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二季中麦瑟尔夫人的母亲只身前往法国租了一间房间,在想念原来的自己。

“当我们有欲望我们可以是不快乐的

我们等待它未来成真

如果幸福难以降临希望就会延展开来

激情维持多久,幻想的魔力就多久

这样的状态是自己自足的

它带来的焦虑其实是某种程度上的满足

这种满足可以填补现实,也可以更美好

不幸的是那些无欲无求的人

他因此失去了他所拥有的一切

我们无法满足于已拥有的

希望着的总会带来更多快乐

我们只有在幸福之前才感觉幸福

这种自给自足的状态

就是想象的力量

它可以补偿缺失的东西 比如爱

想象力给她一种纯粹的精神上的享受

同时也是虚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有效的

对于想象力丰富的人 比如朱莉

这种虚幻的满足可以变成一种真正的安慰支持

它能弥补甚至替代肉体上的快乐”

电影的最后是充满温情的,新生命的诞生,生命的延续让爱的世界在缓缓地时光中蕴意丰富。娜塔莎做了外祖母,沉静于圣诞节团聚的氛围中,至此娜塔莎生活的变化告一段落。世上的故事比人少,同样的情节不断地重复,只有人名和背景有所变化。

我们通过电影瞥一眼他人的人生,借此反思自己究竟要选择怎样的生活。

在他的生活和不幸的过程中,尝试着眼于人类整体的命运多于自己的命运,让行动更像智者,而不是受难者。

片中也出现了多次花,丈夫换的,嫌弃的丢掉;探望母亲,自己摘的花;学生走后,对着花发呆。法国人果然爱花,或者更爱生活吧。清晨,阳光从窗户洒落,桌上如果有一束鲜花,在花的映照下一切都会明朗起来的,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充满鲜花!

默剧”王梓“名副其实,全程就一个道具——一把椅子,都说默剧一半靠自己的想象,四个片段仍清晰记得,泡泡糖、开车、葬礼、弃婴,捧腹之间充满隐喻。HAHAHA哈哈哈总让我想起一个冷笑话。哈哈和嘻嘻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哈哈死了,嘻嘻在哈哈墓前说,哈哈哈哈哈哈你死了~是不是很冷哈哈哈~生活嘛,HAHAHA以对。

今日独白:

『我全心期待至善,并且追随它。为了永恒,我愿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