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的《往事追忆》?

感谢您的邀请:

从一个明确的意思开始。《往事追忆》是法国小说家马赛尔·普鲁斯特在20世纪写的一部小说。

《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是文学创作的新尝试,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马塞尔·普鲁斯特在现代法国和西欧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小说,它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而且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小说中,叙述者“我”的人生经历并没有占据全书的主要篇幅。作者用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重叠的方式描述了许多人的事件。

作者对讲故事、解释情节、刻画人物不感兴趣,而是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感受和分析。比如,叙述者参加了盖尔芒特公爵家的一次晚宴,顿时击碎了他长久以来对贵族的幻想。他意识到,过去吸引他的只是名字,而不是现实世界。

总的来说,《追忆似水年华》整部作品对外部世界的描写与叙述者对它的感受、思考、分析融为一体,也相互触发、相互丰富,形成了“我在物中,我与物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追忆似水年华》属于普鲁斯特的内心独白,七卷65,438+0.5万华丽的文字,如诗如画,惊心动魄,布局了一个微生态天才的世界与人生。作为20世纪最经典的代表作,它以其独特的心灵追求、宏大的叙事结构、细腻的众生刻画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在文坛独树一帜。

普鲁斯特的贡布镇已经成为一个幸运的文化符号,比如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上面种着快乐随性的人类,美不胜收,可爱清新。镇上的一切都成了人类生命与神性合一的练兵场。经典,你单纯纯粹的自我真诚,妙手偶有,从不做作。我深感普鲁斯特创作这本书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机遇有着内在联系。

普鲁斯特于1871年7月出生于巴黎郊区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对周围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极为敏感,这对他日后的创作影响很大。1892和别人共同创办了文学杂志《宴会》,发表过短篇小说和散文,后来整合了《欢乐与时光》,大部分是童年的回忆。从65438到0895,他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在图书馆工作。然而,由于他童年时的疾病复发,他不得不休养。同时,他开始写自传体小说。

但在此期间,他的父母分别在1903和1905去世。他在患病期间忍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1912年,《追忆似水年华》基本完成。经过几年的修改,于1919出版。从此,普鲁斯特名声大振,获得了龚古尔奖,并很快获得了“荣誉军团勋章”。然而,他的健康状况一天天恶化,久病不愈的普鲁斯特于10月8日辞世。

从某种程度上说,《追忆似水年华》也是一部普鲁斯特回忆录式的自传体小说。但它并不像传统回忆录那样对往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而是通过一个“非常神经质、过度溺爱的孩子对自己缓慢成长过程的回忆,逐渐意识到身边人的“存在”。作者只是把留在脑海里的印象,一直出现在脑海里,然后表现出来。

对他来说,事件的顺序毫无意义,现实是由回忆形成的。通过回忆,既认可了现实世界,也认可了自我的存在。小时候早上起来喝热茶,一块玛德琳蛋糕泡在茶里,边喝边吃零食,感觉很开心。当最后一卷《再生产的时候》再次被提起时,现在和过去的记忆同时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通过记忆,他释放了“时间”的束缚,获得了时间和空间的叠加,形成了特殊的记忆结构。

在普鲁斯特的小说里,时间作为尺度和见证是令人上瘾的,但在这里,时间作为一种力量是令人伤感和深思的。甚至有人大胆想象,普鲁斯特的整个《追忆似水年华》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梦。在那个大梦里,作者让“我”变成了马塞尔,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回忆起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普鲁斯特没有制造时间黑洞。他不让小说中的时间吞噬过去。换句话说,他只是做了一个时间的滤镜和棱镜。小说中“我”的叙述在时间上是线性的,但不止一条线,不一定是连续的线,而是一簇线,包含了一切。

《往事回忆》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富裕而多病的年轻人。他从小就对书画有着特殊的兴趣。他试图创作文学,但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上流社会,经常参加茶会、舞会、招待会等时髦的社交场合,与一位富有的犹太商人的女儿吉尔伯特坠入爱河,但很快就失恋了。

此外,他还去过他的家乡贡布莱和海滨胜地拜克疗养。他认识了另一个女孩阿尔贝提,发现阿尔贝提是同性恋,于是决定娶她,以纠正她所谓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贝蒂娜关在家里,但阿尔贝蒂娜设法逃脱了,于是他四处打听她,寻找她。后来,他得知阿尔贝蒂娜在马背上摔死了。在悲痛中,他意识到自己的天赋是写作,他经历的喜怒哀乐是文学创作的素材。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找回他过去失去的东西。

小说中,叙述者“我”的人生经历并没有占据全书的主要篇幅。这种记忆展现的是“自我”,是人的内心世界,是人的精神生活。这种表达方式采用了大量的“自由联想”方法,一物诱导另一物,一环牵一环,形成了作品中意识联想的自由顺畅的局面,这是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因此,这部小说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宣告了“意识流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形成。

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描写了许多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20世纪初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有迷人优雅又无聊庸俗的格尔曼太太,有堕落的琉球男爵,有不道德又丑陋行为的人渣,有放荡不羁的儿子斯旺,等等。

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作家、艺术家和一些与上层阶级有关联的下层工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生前穷困潦倒,但他们的作品将流芳百世。

这部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通过几千个人物的活动,冷静、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俗和人情。因此,一些西方评论家将其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浪漫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