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童话《渔夫和他的灵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文版主要内容:

年轻的渔夫爱上了被他网住后又放回海中的美人鱼。美人鱼却断然拒绝了渔夫的爱情,因为渔夫同美人鱼不一样,是有灵魂的。难以自拔的渔夫他上了寻找如何放逐自己灵魂的艰难旅程。在经历了一系列徒劳的追寻之后,他找到了一个女巫。

在接受了女巫提出的苛刻条件之后,渔夫终于送走了自己的灵魂。一年之后,他的灵魂来到海边呼唤主人,但遭到断然拒绝。有一年过去了,灵魂带着财富回来了,但渔夫说:“爱情比财富更重要。”

第三个年头过去了,灵魂又从陆地来到海边,他向主人描述了一个佩戴面纱,赤足跳舞的美丽少女。年轻的渔夫想到小美人鱼没有脚,不能跟他跳舞,心里有些失落,于是答应去看一下,然后再回到爱人身边。欣喜若狂的灵魂赶紧进入渔夫的体内。

在灵魂的诱惑下,渔夫一路上做了许多邪恶之事。然而当年轻的渔夫重新回到海边的时候,美人鱼早已消失不见了。

两年过去了,住在海边的渔夫听见海洋中传来的哀号,他向岸边冲去,看见了小美人鱼,小美人鱼却躺在他的脚下死去了。痛不欲生的渔夫抱着小美人鱼,不顾灵魂的苦苦恳求,任凭黑色的巨浪一点点逼近,最后被海水吞没了。

《渔夫和他的灵魂》是王尔德一部寄寓深远的佳作,其语言秀丽,内容波澜壮阔,描绘构造了一个空灵美的幻境,使人阅读时陶醉其间,感官得到人类对各种欲望希冀的满足与享受,将唯美主义对美与艺术的诠释发挥到极致。

而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了一个喉美主义者面对社会所遭遇到的各种困惑。这篇童话触及了审美的困境,建立在感性一元论基础上的现代审美主义思潮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多重矛盾的时代,英国上流社会新旧风尚的冲突激烈。社会上的各色人群有的激情澎湃地追求唯美与英雄事业,有的沦为庸俗和实利主义。从王尔德的童话《渔夫和他的灵魂》中可以看出对维多利亚时代主流社会社会意识形态试图将其价值道德体系施加于整个社会。

其中最典型的有神父和商人这两个生动有力的社会主流意识人物形象。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女巫这个被社会放逐的意识潮流对渔夫放弃自己的灵魂,放弃整个主流社会所倡导的道德价值体系做出的反映来清晰地感受面对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带来的压力,社会个人对于个人价值追求所面临的压力。

“灵魂”所代表的是人所处的社会加诸于人身的社会性,这也是唯美主义者一直选择逃避的。当然在不同人群的限中,他们所认同的“灵魂”的社会性是千差万别的,如神父选择了上帝及与之相匹配的道德,商人选择的是金钱哲学的实惠,而女巫选择的是她身心追随的异教崇拜。

然而有一点是相通的,即“灵魂”所具有的社会性。相比之下,人的“身体”是与生惧来的,从自然中进化而来,对艺术的认识是一种自然的本性使然。当“灵魂”再次成功的与“渔夫”合二为一之后,他诱导纯真的。

渔夫”去堕落,去走进肮脏的社会生活中去。他们走过珠宝商街的时候,灵魂便让渔夫拿起那个银杯藏起来;看见一个小孩,灵魂就让他打那个小孩;一个商人出于好心留宿并招待了他们,在半夜十分,灵魂却让他杀死商人并拿走他的金子。

王尔德花去大量篇幅描写了灵魂的罪恶,作为对前文美好事物的对照,揭示了他对社会的与不理解,另一面是当唯美主义遭遇到生活后对堕落腐朽社会的无奈与唾弃。这篇童话的双重构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

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传统童话,其结局通常都是快乐的、圆满、和谐的,是皆大欢喜的。故事的主人是穷困潦倒的男孩或女孩,只要他或她是聪明的或善良的,最终必定成为王子或公主,并且“有情人终成眷属”。

最后“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果故事没有设定主人公是“善”的这个前提,只要他是勇敢的,甚至可以说,只要他是故事的主人公,他便会勇敢,不管中间的过程是如何地艰辛,他最终会在魔法的帮助下,要么摆脱恶毒巫婆的控制,要么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获得胜利与成功。

相比之下,王尔德的奇想童话《渔夫和他的灵魂》却打破了传统童话刻扳模式的快乐结局,运用“奇想”这一文学形式,故事的最终以男女主人公的“死亡”而收场,给读者留下了一个真意式结局。

通过这些非幸福快乐的结局,王尔德为童话故事创造了另一种想象,在读者的幻想中开创了另一个视界,它更具体地反映出了许多的社会现象和人类特质,唤起了读者们的另一种不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王尔德的不同之处,这也是王尔德对传统童话模式提出的一种挑战和颠覆。

百度百科——渔夫和他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