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北平的印象如何?

湘北坪

如果让我写一部以北平为背景的小说,我也不会害怕,因为我可以拿起我知道的,避开我不知道的。但我要把北平带在一起,也没办法。北平这么大,东西这么多。我真的知道的很少,虽然我出生在那里,直到27岁才离开。就名胜而言,我从未去过陶然亭。多可笑!以此类推,我只知道“我的北平”,我的北平大概就是沧海一粟。

但是,我真的很爱北平。这份爱几乎无法言说。我爱我妈妈。如何去爱?我不能说。当我想做点什么取悦她老人家的时候,我独自微微一笑;我一想到她的健康就想哭,心里就不踏实。言语不足以表达我的感受。只有独自微笑或哭泣,才足以将我的心暴露在外。我对北平的爱接近于此。赞美这座古城很容易,但看看北平就太小了。我对北平的热爱,不是几件事,而是与我的心融为一体的一段历史。一大片区域,很多景点,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到梦里玉泉山的塔影,都聚集在一起。每一个小事件里都有一个人,每一个思想里都有一个北平。这简直无法形容。

我真想做一个诗人,把所有美好的词都沉浸在自己的努力中,像布谷鸟一样唱出北平的美好。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无法表达我的爱,那种由音乐和图画引起的爱。这不仅辜负了北平,也让我自怨自艾,因为我最初的认识和印象来自北平,那是在我的血液里,我的性格和脾气里很多地方都是这座古城给的。我不能爱上海天津,因为我心里有个北平。但是我说不出来!

伦敦、巴黎、罗马和君士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四大“历史之都”。我对伦敦有所了解;巴黎和罗马只去过;君士坦丁堡从未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而言,巴黎更像北平——虽然“相似”二字要拉到很远——但如果让我“住在巴黎”,我会觉得像没有家一样孤独和苦涩。在我看来,巴黎太繁华了。自然也有空旷安静的地方,只是太宽敞了;不像北平,既复杂又边缘,我用红枣就能摸到老城墙!面对着死水滩,后面有墙,我可以坐在石头上看水里的蝌蚪或者芦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感觉完全自在,什么都不想,提心吊胆,就像睡在摇篮里的孩子。是的,北平有一些热闹的地方,但和太极拳差不多,静中有动。巴黎有很多地方让人很累,咖啡和酒是刺激的必备;在北平,温和的花茶就够了。

据说巴黎的布局比伦敦和罗马均匀多了,但和北平差不多。北平在人与人之间是天然的,几乎处处既不拥挤也不安静:最小的胡同的房子也有院子和树;最空旷的地方是离商业街和居民区不远的地方。这种分配方法可以被认为是——以我的经验来看——世界上最好的。北平的好处,不在于它处处设备齐全,而在于它处处有空闲时间,可以让人自由呼吸;漂亮的建筑不多,但是建筑周围有闲置的地方,很漂亮。每一座塔和牌楼都可以从远处看到。除此之外,在街上还可以看到北山和西山!

渴望学习和热爱古董的人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的书和古董很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董。物质上,我喜欢北平的花,蔬菜,水果。花花草草是很贵的东西,但是这里的“草花”很便宜,而且家家都有院子,你花很少的钱就可以种一个院子花,哪怕什么都不是,但是很可爱。墙上的矮牵牛,墙根的竹草茉莉,省了多少钱和麻烦,也足够吸引蝴蝶了!至于蔬菜,白菜、扁豆、青豆、黄瓜、菠菜等。,大部分都是直接从城外搬运,送货上门。雨后,韭菜叶经常带着下雨时溅起的泥点。菜摊上的红绿绿,几乎是诗情画意。许多水果来自西山和北山。西山的沙果,海塘,北山的黑枣,柿子,进城还挂着霜呢!哼,美国的橘子包在纸里,北平遇上霜降的玉梅也值杀!

是的,北平是个省会城市,有很多自己生产的花卉蔬菜水果,让人更贴近自然。从内部看,它没有像伦敦那样整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看,它与花园、菜园、农村紧密相连。采菊东篱下,这里真的可以悠然见南山;大概把“南”字换成“西”或者“北”也不算太大。像我这样的穷人,还是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幸福。

好了,不要再说了;我要哭了。我真的很想念北平!

扩展数据

《北平小姐》是老舍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作者身在异乡,怀念战争年代心爱的北平。作者通过北平与巴黎的比较,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

作者选择“墙上的牵牛花,墙根的竹草茉莉”,“带泥点的韭菜叶”,酸枣磨的墙,沙果,柿子等最具日常生活特色的画面和事物,来表达对北平的热爱。

老舍,原名舒庆春,还有其他笔名,如青青、洪濑、妃子等。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一家四代》、《茶馆》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想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