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一些历史。有什么历史书推荐吗?中国史,世界史,小说也可以演,不要太多,谢谢。
-
所以这就是春秋时期(唯一不能缺席的朝代)!!!
如果问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不可或缺?如果只能离开一个朝代,应该离开哪一个?
清朝?零分;明朝?零分;宋朝?1分;唐朝?2分;汉朝?3分,接近答案。
正确答案是:春秋战国,即东周。
为什么这么说?只知道春秋。
如果没有春秋时代,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因为中国一大半的姓氏都是春秋时代形成的。翻看几百个姓氏,可以看出有多少姓氏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前孙赵丽,周武王,没有春秋,就没有百家姓。
如果没有春秋时代,你可能不知道你的祖辈是谁,因为中国一半以上的祖辈都来自春秋时代。大家都知道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还有什么?餐馆、学者、厨师、盐商甚至性工作者的祖辈都来自春秋时期。
如果没有春秋,我们几千年都不知道读什么书,也不知道什么叫礼义廉耻,因为孔子是春秋时期出来的。
如果没有春秋时代,我们就不知道道家是什么意思,也没有《道德经》,因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
如果没有春秋,我们不知道法治是什么意思,因为法家始祖管子就是春秋人。
如果没有春秋时代,我们就不知道如何打胜仗,因为《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就是春秋时代的人。
如果没有春秋,我们的文笔就不会生动,因为成语典故有一半以上来自春秋故事。
似乎没有春秋,就没有现在的中华文明。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事实。
几千年来,我们不都是在春秋时代祖先的阴影下走过来的吗?
我们一直鄙视春秋大历史,一直认为那是一部混乱的历史。其实正是因为这段历史,才给我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遗产。
只有了解春秋时代,你才能知道我们的祖先有多伟大,他们的伟大绝对超乎你的想象。当然,有些人的放荡不羁也是超乎你想象的。
在伟大的周公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之后,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个百家争鸣的舞台,给了无数英雄们表演的机会。
从郑庄公的隐忍到勾践的隐忍,可以发现中华民族的忍耐力是多么珍贵;从管仲协助称霸到协助灭吴,你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治理国家的技巧。从老子的《道德经》到孔子的《四书五经》,可以看出古人对待世界和学习的态度是多么的高明。从《孙子兵法》到商鞅变法,可以看出国家富强的不同路径。
春秋时期,奸诈的国家关系如此接近今天的国际局势,掠夺性的诸侯吞并充斥着耻辱和暴力,秦晋之好背后的背信弃义,楚谨在中原争霸时的宏大战争场面不亚于后来的任何一场战争,各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国两制”、“南斯拉夫”都在那个时候出现。
当然还有自相残杀的郑氏四兄弟,养仙鹤的,乱伦的,愚痴仁义的,还有清福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斥着那个无限精彩的历史舞台。
春秋五霸谁才是真正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仁、诚、力,主宰世界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春秋会告诉你的。
春秋的辉煌也在于他的真实,每个人真实的一面都被真实的记录下来。当时的史家足以震慑君主,不需要为任何人粉饰或篡改历史,不像宋明史家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谜团。
春秋时期,有内战,也有外战。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近200场战争,近100个国家被消灭。战争不仅考验了中华民族,也锻炼了中华民族。那是中国对外扩张最猛烈的时期。四大势力的扩张,东起齐,北至晋,南至楚,西至秦,至少使中国的疆域扩大了一倍,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辽阔的基础。
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中国有一个圣人,就是孔子。但是春秋的历史告诉你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谁,一个是周公,一个是管仲。孔太太说得对。比起周公和管仲,他不过是沧海一粟。
周公奠定了中国文明的基础。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从他开始,政治无神论“以德配天”也从他开始。他奠定了中国社会制度的基础。管仲发扬了周公的思想。他是儒家、法家、道家、兵家等的创始人。你现在可能不信,但是你了解了春秋之后就不能不相信了。
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以民为天?什么是和谐社会?管仲会告诉你的。
不仅如此,管仲还告诉你什么是内阁责任制,如何控制通货膨胀,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实施义务教育,如何保护言论自由,如何实现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看到这里,你会感叹,会惊讶,因为你之前不懂春秋。
值得一提的是,大圣人中的圣人是逃兵,是名副其实的“逃兵”。然而,这丝毫无损于他的伟大。此外,历史上最伟大的友谊是“与包的友谊”,这绝对可以让你深有感触。
孔子说:没有管仲,我们就披头散发,光着膀子,做蛮夷的奴隶。
有人说,中国之所以衰落,是因为他推崇孔子而不是管子。
如果孔子还活着,他一定会承认,因为他是一个诚实的人。
我们不是热衷于国学吗?
什么是国学?
汉学是春秋时期的。
不是吗?
不是吗?
懂春秋的你肯定会承认这一点。
-
窃取秘密
这是一部能让人激动和兴奋的历史战争小说。
这是一本促进国家统一和拨乱反正的愤怒的好书。
这是对满清的声讨,作者对满清的愤怒源于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这是一本让所有热爱清宫戏的读者愤怒又郁闷的挑衅书。
这是一种直接戳中二月河伪历史小说真相的努力。
这是一本针对金庸和阎崇年颠倒黑白,痛斥汉奸张的书。
袁崇焕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真的吗?
这是一部恢弘的历史、热血、战争、战术之书。
《盗明》是第一部真实描写现代军队与封建军队实际区别,真正把制度优势引入军事训练并依靠它战胜古人的历史小说。作者重塑了明朝独特的社会气质。主角黄石被死去的商人、死忠的低级官员和战斗底层的人民所感染,逐渐从旁观者或超然优越的过客变成民生的参与者,徘徊在霸权的大门口...
他会写汉字,熟悉明末历史。在一次计划中的渡江失败后,他在辽东土地上站了46年,成了一个乞丐,面临着外国战士入侵的威胁...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开始改变历史的方向。他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他即兴发挥,使用黑暗的手段,如背叛一个忠于明的商人间谍,假装叛逃,并出售一些信息来挽救局面;
他为保护广宁数十万百姓,安全返回辽西,而他的未婚妻却要上吊自杀,给这本书带上了隆重的黑暗色彩;
他结合西方军阵和何定远的独门绝技,在长生岛练就了一支纪律严明的长枪阵。在锦州,用400支枪,对抗600多名骑兵,创造了一死四伤,砍头460级的奇迹...
《盗明》不是正史,是历史架空小说,但在我心目中,它比很多枯燥乏味的正史强上百倍!不读书,偷着浪费读书!偷明会让你对历史着迷!
《盗明》作者灰熊猫通过一个明末挣扎在辽东的黄氏,揭开了湮没在清史中的明朝一角,让我们得以一窥天启、魏忠贤、袁崇焕、熊象弼、孙承忠、祖大寿、林东党徒、辽东门等我们仍然熟悉的历史人物究竟是怎样的。即使是一家之言,作者视这些晚明。看一本书《万历十五年》,崇祯末年的明朝在我脑海里还是朦胧的,而看一本书《窃明》,大部分明朝都在我眼前历历在目。偷偷看书让我想起了当年明月里的《明朝那些事》。同样鲜活的历史,被歪曲后被我们遗忘和忽略,又一次被我们拾起。
盗明不仅仅是活在一个明末,更是给我们一个残酷、真实、痛苦的反思。为什么几万土匪就能屠杀大明三分之二的人口,湮灭天下?大明疆域辽阔,官兵百万,是否超越了国殇的历史?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发生了哪些荒诞的历史事件?谁、什么制度以及为什么要对这种哭泣的历史结果负责?因为和谐,我们的历史淡化了明朝末年,外族入侵成为正常的朝代交替。但是读《盗明》,我们知道小冰期的时候,气候对明朝是致命的打击。我们知道以林东党为代表的明朝官员有多腐败。我们知道为什么明军战斗力这么低,是因为辽西的门到门和军户制。我们还知道毛龙文,一个浙江人,他在东江从200人开始,独自反抗奴隶制,回到土千拯救了几十万辽人。这个英雄在鹿山公爵中被丑化,在奴隶制编撰的明史中被贬损,只因为被袁崇焕所杀而为我们所知。而袁崇焕,相对毛而言享有盛名,被金庸吹捧为无情无义的满族“书生”,捧上了神坛。事实上,他浪费了百万军饷,眼看着军民惨遭屠戮,友邦被灭,卖米给敌人,杀了同级将领,被称为“五年辽之地”却被奴才打到北京城下,他的后代也成了旗手的“民族英雄”。
在读《盗明》之前,我相信袁崇焕无与伦比,关宁铁骑无敌,八千骑兵可以打败十万奴隶;在读《偷明》之前,我相信林东党员是清白的、忠诚的、有才华的。在读《盗明》之前,我相信明成祖弱智无能,无非是个木匠和烟鬼;在读盗明之前,我相信在康干的统治下,人民是幸福和谐的。就像灰熊猫的笔名“大爆炸”一样,“偷明”真的是大爆炸。
和所有网络小说一样,黄石在小说中对历史的改变,能给我们一种虚幻的满足感。但合上书后,沉重的压抑会引起我们对历史的反思和重读。
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钱穆在第一条中写道“任何国家的公民,特别是那些声称自己的知识在水平之上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过去的历史有所了解。”
满清篡改了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教育回避了一些历史,盗明还给了我们。
下载地址:
偷窃(完整版)。零件1:
http://119.147.41.16/down?cid = aa95c 101 EAF 41a 1a 66596991180096 ef 3f 2f 736 a & amp;t = 2 & ampfmt = & ampUsrinput=偷窃&;dt = 2002000 & ampps = 0 _ 0 & amprt = 0kbs & ampplt=0
偷窃(完整版)。第二部分:
http://119.147.41.16/down?cid = 220265 FD 76 f 62 f 588279 ff6 AEF 0160 D5 Abe 98499 & amp;t = 2 & ampfmt = & ampUsrinput=偷窃&;dt = 2002000 & ampps = 0 _ 0 & amprt = 0kbs & ampplt=0
偷窃(完整版)。第三部分:
http://119.147.41.16/down?cid = FD 06b 70449 a 46d 44 be 5829 ca 46 ee 410088315f 44 & amp;t = 2 & ampfmt = & ampUsrinput=偷窃&;dt = 2002000 & ampps = 0 _ 0 & amprt = 0kbs & ampplt=0
偷窃(完整版)。第四部分:
http://119.147.41.16/down?cid = F2 B2 ba 406646 FB 141f 28 BAC 7521f 162093 edec 58 & amp;t = 2 & ampfmt = & ampUsrinput=偷窃&;dt = 2002000 & ampps = 0 _ 0 & amprt = 0kbs & ampplt=0
-
明朝的那些东西
最好的,自然应该在最后介绍。
一本能顶半边天的书很受欢迎。改革开放30年,这本书的发行量能排到前15。
这本书告诉我们,历史可以是精彩的。打开它,你以后的生活会很不一样!
以下是知名学者和普通网友的评论:
(1)
历史离我们太远了。历史书太多了。有句话叫:“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可见人们在面对历史的长河和浩如烟海的史书时,往往是多么的迷茫。
其实“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这句话引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说或写历史;二是如何听或读历史。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有所谓的“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是“正史”,一般代表官方意志,有一定的文笔;有各种各样的私人历史书籍,如野史,任城和笔记。他们的思想表达相对自由,写作方法也多种多样。至于家史、族谱、碑刻、地方志,都不能归于历史。而这么多的历史书,大多是普通读者和民众接触不到的。至于那些经过艰苦研究而产生的学术著作,它们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老百姓也把它当成胆小的路,根本不看。
所以,普通人不读历史?显然不是。普通人,不管识字不识字,几乎每天都在读历史,包括他们的父亲、母亲、祖父、祖母说过的话,讲故事,在戏里唱,在漫画里画,在小说里写,当然还有现在在电视里演的。普通人从各种渠道获得了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观念,并代代相传,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普通人的责任。
史家想以褒贬春秋、以史为鉴为己任,但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却使他们与人民渐行渐远。
历史是如此的生动多彩!为什么一提到历史学家就变得无趣了?历史学家不能把鲜活的历史呈现给大众吗?是受制于能力,天赋,还是观念?
其实古代历史学家从一开始就不是这样的。我们仍然可以从历史的古书中读到当时人们的音容笑貌,从《左传》中读到生动的故事。他们用当时的口语,简单直白的叙述,没有那么深刻。至于《史记》,因为善于讲故事,善于用优美的文字描写人物,所以实际上被称为“史家绝唱,离骚无韵”,作者太史公司马迁更是被后人景仰。但越到后来,文风越僵化,文笔离口语越远,更多的是因为文采不足,文章无色,很多史书被指责为“糟粕”,读起来味道如同嚼蜡。
人民不能在古史书籍上表明立场,让它们被束之高阁。对于为他们写的史书,老百姓也觉得有很多差距,所以不够热情。于是各种“笑话”浩如烟海,脍炙人口,毁了历史,开了人民的玩笑。对于这种情况,老百姓感到无奈,很多历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感到愤怒和尴尬。
1982年,中国留美学者黄仁宇的《大洋彼岸——万历十五年》一书在京出版。就像一场随风潜入夜的好雨,洒在了萌芽并及时变化的历史祭坛上,也吸引了历史圈之外的读者,风头依旧强劲。历史可以这样写,严肃的历史作品也能吸引人。随着风的吹拂,许多历史作品试图改变叙事方式和叙事角度,出现了一批文笔优美、色彩各异的历史作品。也许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好的史书并不为大家所知,或者是因为数量不足,严肃的历史不足以抵挡“戏说”的洪流。作者和读者都有期待,更多严肃但有吸引力的历史书能超越“戏说”,清理和纠正自己对历史的曲解和误读。
就在这时,一个在广东学法律的公务员宣战了。在公务的余温中,他写了一些关于心理学和历史的文章。起初,他“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后来,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心写他眼中的阿明历史。他现在还不想称之为《明史》,也许是因为这样会太沉重,或者会被读者误认为又是一本“学究书”。因此,他给它取名为“明朝那些事”,并在它的后面加了“儿”字。在这个话题上,读者有一种解放感和亲近感。其实是作者先解放了自己。他可以不受任何文体的限制,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虽然他不再是“想到哪里写哪里”。
早就听一些年轻的朋友说有一本《明朝的事》,听说在网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朋友问我,你觉得这个文笔怎么样?我说历史是千百万人和每个人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利。而且,每个人从来没有因为职位和教育程度的不同而看到不同的历史。我们既不能要求一千个人写历史,也不能要求对历史下一个一刀切的结论。就像我们听唱歌一样,无论是学院派美声、民族还是山野的原生态,都有存在的价值,在于歌手态度的认真和精品的奉献。换句话说,无论是学院派美声,还是民族歌手,或者是山野的原创歌手,如果他们的态度不认真,他们所提供的就不是精品,也是不受欢迎的。
作者党岳明说,他的写作风格是“以史料为基础,以时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论”,并称他的作品“不是小说,不是史书”,“姑且称之为《明史笔记》”。这真的是独一无二的,是一种创造。我热烈支持这种探索和创造!我期待他写完这300年。
让我们以更轻松的状态走进历史。
作者在那一年的明月里写出一段轻松的历史,实属不易;每个人读历史都很容易。希望真的很简单。
(2)
李宇春是如何变红的仍然是一个宇宙之谜,但那一年明月的红色是令人信服的。天涯沸酒论坛的王X就嫉妒这一点,坚持要人家刷点击率,把他挤出这个世界。有必要吗?像我这样不爱看历史书的人,可以饶有兴趣地看。细说来,当年的两把与明月刷,依然是三大法宝,快、稳、准。
快,快不定期连载,永不失效。网上发帖是最忌讳的。一入深坑,深如海。不挖坑的同学最受欢迎。那年岳明有一份好工作。她是海关的公务员。她悠闲而富有。她没有耽误他每天两个小时的历史学习,也没有耽误他孜孜不倦的写作。手里拿着铁饭碗,她的功夫很高明。她不用拼命挖才能出名,也不用担心点击率。她只是在打擦边球。
辛苦,在抖包袱的套路里辛苦。网上写作有一个缺点。看的人容易拿不定主意,所以你得玩点看家的把戏,或者像安妮宝贝一样自创套路,短句短段,看不腻。要么抖包袱,用段子联系起来。当年,岳明把这种功夫运用到了极致。我只好顺着他的思路,直到我终于笑了,然后我看着第二个行李。抓住人心的方法有时很难,有时很简单。很多方法用多了就没有意义了。每天都有人胡说八道明朝的历史,但也有人说正史比燕代史有意思。你见过有人用周星星的方式书写历史吗?“像你这样杰出的人,无论在哪里,都像黑暗中的萤火虫一样明亮”,一个猪肉佬转动镜头。这种正统搞笑的偏差效果在当年的明月里用得最多,写的是哈利给孝顺的母亲买肉:他买肉,连买两斤。当他二话不说付了钱,拿了肉,在场的人都深信不疑,他们刚刚看到了真实的一幕。屠夫很兴奋。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壮着胆子对着天吼道:“我想我这辈子都做不了上海县长的生意!”"
准确,在名气和准确性上准确。茫茫网海中,并不是只有当年的明月,只有他一个。别人这么红为什么不红?似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人气是注定的。柏邦妮说他很热情,所以他写了这么多。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没有人能像曹雪芹那样,在孤独和贫困中抱着杰作死去。人是需要掌声的,那一年的明月有很多掌声。妓女不能靠性欲工作,作家不能靠灵感写作。我相信明月能写出这么多,很大的力量来自粉丝。可惜的是网络写手一旦出名,就突然和别人拉开距离,比如龙凤胎,李寻欢无痕等等
红是奋斗,也是命运。为什么他和他一样红?恐怕明月过后,都是清风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