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有哪些成就?

陶渊明

由于冯谖的影响,东晋的散文除了陶渊明之外无人知晓。但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一部杰作。本文记述了作者和40多位惠济区名人于永和九年(353年)到殷珊兰亭抒发人生感悟的经历。第一节描写兰亭周围的风景,文字简单明了,既不深刻也不枯槁。然后从观光的快感到改变的喜悦,生命终将耗尽,再推而广之,感叹古往今来,人们共担此忧,推理顺畅,虽然情绪较低,却从人类的普遍现象中作出了陈述,放眼远望,不失优雅。这篇文章结合了具体环境中的真实情感和哲学思考,所以哲学对文章不仅无害,而且有益。

陶渊明是东晋乃至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字明或隐。有陶渊明的收藏。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初年的名将。他让强兵掌管长江中游,担任八州军务都督,让长沙做了县令,一时名声大噪。追赠傅。祖父陶茂官是府尹,父亲是官员。道氏作为东晋开国元勋后,并不像南方名门望族那样高贵,也是浔阳的大家族。只不过陶渊明家道中落,是因为他的父亲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29岁开始为官,在江州献饮,不久隐退。后来又先后在真君、建威等地担任参军等地位较低的官员,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艺兮元年(405),陶渊明四十一岁,再次被任命为彭泽县令。然而,八十多天后,他离开了岗位,离开了官场。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仆人。起初,他的生活平静而满足。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他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动生活中,我接近农民。后来由于农田连续受灾,房屋被烧,情况恶化。但他再也不想当官了。朝廷曾经传召他为文学家,他拒绝了。陶渊明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对政治不感兴趣。生于几代官僚之家,又是开国元勋的陶渊明,曾期望在仕途上有所进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杂诗》说:“年少时,乐而不乐,渴望逃离尘世,迷上了思远。”你可以看到他的想法。但同时,东晋文人普遍崇尚隐逸,追求精神自由,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归园居》说“少不宜俗韵,自然爱秋山”等等,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个方面。他带着两种矛盾的愿望踏上了人生的道路。刚开始的时候,前一种欲望占主导。但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宗室的内部斗争和军阀对政治权力的野心不断造成血腥杀戮,甚至激烈的火灾。这种社会动荡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也造成社会上层的严重不安全感。这使得陶渊明的政治野心不得不降低。另一方面,在这场权力斗争中,一切肮脏血腥的情节都是打着崇高道德的幌子,这让真正本性纯洁的陶渊明难以忍受。所以最后“爱丘山”的欲望压倒了“逃四海”的野心。入伍时是镇军的一员,他写了一首诗,名为《第一次镇军参军的Qua》,诗中说:“眼望川累异地,心系山川。聊着聊着就动了,毕竟阶级要生了。”任建伟参军时,写下了“三岁去黔西从军为建威”的诗句,并说:“园艺梦与园艺梦隔已久?”可见他已在仕途,心在园中。从彭被免职时的告别辞来看,他甚至形容做官是“深感耻于其一生之志”所以他的隐居,其实是他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方面都有很大成就,但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在陶渊明的诗歌中,田园诗最具代表性。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它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的诗性结构高度净化和美化,成为痛苦世界中的精神避难所。

陶渊明的思想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它以老庄哲学为基础,调和了儒道两家的思想。他的理想社会是一个“自然”的社会。他常常把儒家发明的纯粹的、无可争辩的古代世界和道家倡导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起来作为理想世界来赞美。比如《劝农》诗说:“汝生于上古,傲而自足,朴真。”《福报》诗说:“黄捉不到,独他一人。”《饮酒》诗说:“Xi农离我已久,人间少有真情!”同样的想法,借助小说,在《桃花源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个“自然”的社会里,每个人都精耕细作,诚信生活,没有竞争,没有欺诈,甚至没有君臣。在陶渊明看来,历史就是一个堕落的过程。由于人们过度的物欲,造成了无休止的竞争,产生了各种虚伪、矫饰、残忍的行为,使社会陷入黑暗。然而,在古代,休闲难求,天堂无处可寻。陶渊明只能把淳朴的田园生活看作是他社会理想的一种现实的但非常有限的寄托。他的大量山水田园诗,既反映了他在家乡的生活,也反映了他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并不完全是现实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观念对现实素材进行加工的结果。试读《劝农》诗中的一段:我在呼唤声音,我在畏惧原土地。花木繁盛,风清气正。男人和女人都在和时代竞争。桑女夜乐,农留野。这里呈现一幅和平的农业地图,实际上是美化了中国农村封闭、自给自足的特点的结果。《归园》首诗久负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不适宜俗韵,天性爱秋山。我溜进了仕途网,已经离开赛场十几年了。笼中的鸟常常依恋过去的森林,池里的鱼向往过去的深渊。我想在Minamino开荒,保持我对田野的谦卑。房子周围是十亩左右的土地,茅草屋的茅草屋。柳树掩映屋檐,桃树掩映院前李烈曼。邻村的邻村隐约可见,村里飘着袅袅炊烟。巷子里几声狗吠,桑树被公鸡叫了一声。院子里没有灰尘杂物,安静的房间里有些舒适和悠闲。长期被困在没有自由的笼子里,我今天终于回到了森林。这首诗写的是彭被革职归田后的一年,抒发了归乡的喜悦之情。在风景的中段,“方宅”以下四句,用简单的笔墨勾勒出他们居所的古朴与美丽;“远村暖,伊一墟烟”,视线转向远方,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闲适、空旷、宁静、祥和的韵味。作者以此作为肮脏嘈杂的官场的对立面——所谓的“牢笼”——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念。以“回归自然”结尾的“自然”,既指自然环境,也指自然生命。作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也写了农业劳动;退休期间,他还参加了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他的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大约是非常有限的,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的。这种农作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仰。《耿旭年九月西田早稻收》开篇是:“命属道,衣食固。我不想露营,但我要安全!”修身养性,自食其力,是理想的社会和个人生活方式。虽然诗人实际上不能做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是了不起的。同时他说:“田家不是苦吗?辞职很难。四体诚就是疲劳,普通人和干没什么区别。屋檐下洗,斗酒。”在这里,我写了体力劳动的艰辛,以及它带来的心理平静和快乐。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是《归园》(三):南山脚下种豆,草满豆,苗稀。清晨早起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月光下扛锄头归来。植被覆盖的羊肠小道,夜露沾湿了我的衣服。弄湿衣服不可惜,但希望不要违心。最后两句再次说明,陶渊明写农村生活,写体力劳动,其实是在唱出自己的理想,表现出实现理想的喜悦。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渊明田园诗中体现的社会理想,以及他对社会中个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涉及到东汉末年以来文学一直聚焦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生如何才能解脱?对此,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更焦虑人生苦短的事实。他的诗只有一百多首,但提到“老”和“死”的却有几十首。但在哲学上,他有一种豁达的解释,在组诗《形、影、神》中表达得最为清楚。诗人借用辞赋的对话体式,使邢提出了纵酒忘一切的人的生态度(这接近古诗十九首),使应强调追求功业,背后立名(这接近建安文学)。其实这两者都是陶渊明难以割舍的,但作为最终的哲学结论,他在第三部《神的解析》中否定了这两者,认为每日醉酒伤害生命,它只是一种外在的追求,没有意义。应该是:“浪越来越大,我不喜欢,也不害怕。”你应该尽你所能,没必要为此担心。“即自然化,不需要有意识地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是不求解脱的解脱。这种“自然”哲学的内涵在意象优美的山水田园诗中得到了体现。比如陶诗中最著名的一首《饮酒》就是第五首:盖房子在一个人的环境里,却没有车马。问你能做什么?心远非以自我为中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越来越好了,鸟也回来了。这话有道理,想辩解也忘了说了。前四句说,只要有远见,就不会被世俗所扰。再说东篱采菊,不经意遇见南山(即庐山),在暮色和紫霭中感受创作的奥秘,领悟人生的真谛。虽然诗中明确提出“想辩却忘了说过什么”,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这首诗中一系列意象所隐含的人生道理还是可以探究的。南山的永恒,山的大气之美,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完美,丰富,尤其是自给自足,别无其他的本质吗?那么,在人类短暂的一生中,除了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自己生命的意义,我们还能追求什么呢?所以这首诗还是陶渊明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不同了。

当然,诗歌中的这种人生观只是一种诗意的、哲学的向往。因为人不可能在某个对象上摆脱自我实现的追求,也不可能摆脱现实利益的矛盾。但作为对人生的哲学反思,是有价值的;作为诗歌的精华,它带来了独特的效果。概括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是以“自然”为核心的。他所向往的社会是一个和平、修身、没有竞争、没有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伤害的社会;他所追求的生活,朴实真挚,淡泊崇高,托付交通,外无所求;他最喜欢的生活环境也是宁静自然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他的大部分田园诗呈现出一种冲淡平和的表象,被前人称为“沉默”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仇恨和焦虑,对人生短暂的焦虑。换句话说,“沉默”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建构的一种审美境界,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在动力恰恰是一种高度的焦虑。陶诗歌最集中的是写农村生活的作品。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有《迁居》、《和国大师书》、《穷人颂》、《杂诗》、《怨诗》和《庞之众楚告大师书》等。

然而,陶渊明并不是唯一一个以淡化和平为主要特征的人。他也写过一些直接涉及现实政治或者直接表现自己内心强烈情感的诗歌。比如《叙酒》这首诗,晦涩难懂,但其内容与晋宋时期的一些政治事件有关,所以毫无疑问。再比如《放羊长史》,很高兴有了艺兮北伐破长安十三年宋武帝瑜之战。“圣贤,一切尽在京师。不要忘记游泳,不要过河。九界刚合而为一,死将管舟。”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感情。此外,《荆轲颂》和《读山海经》中的几篇文章,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败犹荣、永不言弃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同情、钦佩和赞美,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荆轲颂》结尾说:“我剑术不精,对不起,我做不出我的奇葩。”虽然他已经死了,但是他有一千年的感情!“它清楚地揭示了诗人心中的激情。再比如《读山海经》里的一篇文章:精卫持微木,将填海。兴田团结共舞,志存高远。同样,众生没有了残悲,变成了异物也没有忏悔。刚刚定在心里的往事,早上好可以等!荆玮是一只卑微的鸟,却有填海之志。星天破头反抗,都表现出不向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最后两句是关于精卫和星天的,也是关于我自己的:虽然过去有谢谢先生,但是没有时间完成我的心愿!这些诗的事实背景无法确凿证明,但至少说明陶渊明仍然向往隐居中的坚强而有作为的生活。鲁迅先生指出陶诗既有“恬静”、“悠然”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主要指的是这些作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从诗歌的起源来看,陶渊明早有阮籍的历史。这主要表现在他的诗歌表达了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探索,运用了哲学的观察,运用了组诗的形式。另一方面,陶诗歌明显受到玄言诗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中有很多玄言,体现在他平实的语言风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在阮籍的诗中,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形成对比,人们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强大的压迫;但在东晋玄言诗中,则转化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追求;到了陶渊明,他更明确地提出了回归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意识成为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当然,陶诗重视通过艺术形象而非抽象语言来表达哲理,这与玄言诗的枯燥有着本质的区别。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学派诗人都注重从审视自然中理解哲学,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普通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才第一次把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作为重要的审美对象,从而为后人开辟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他把农业劳动视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赞美劳动生活中蕴含的美好趣味,这也是一种深刻的发现。前人对陶诗歌的艺术特色早有评论,称之为质朴、自然、真挚。但这不是民歌,也不是受民歌影响的风格,而是诗人有意识的审美追求。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复杂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自命不凡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过分追求外在形式上的诗意,必然会破坏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很少使用色彩鲜艳、语调夸张、词汇深奥、典故生僻的语言。他的诗中也常用矛盾句,但大多比较原始,没有那么精致,以至于感觉不明显。他的诗歌充满情感,但很少真正强烈,显得汹涌澎湃,而是结合冷静的哲学思考,呈现出一种清晰悠远的意境。这种审美境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再者,石涛文字的质朴不是随意的,没有经过加工,而是高度精炼的,洗去了一切杂七杂八、黏糊糊的成分,进而呈现出一种清晰的质朴。毫无疑问,他对自然之美有着敏锐的感觉,所以他能用准确而简单的语言把它再创造成诗意的形象。如“暖而远的人村,伊一场上的烟”描述的是乡村的宁静,“倾耳不望,目洁”描述的是雪的轻盈,“有南风来,翼为新苗”描述的是风的痕迹。一方面,西晋诗歌对美和修辞的追求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达技巧,但有时太难做到这一点,忽视了诗歌的整体性,导致繁琐和支离破碎的问题。陶的诗是基于深刻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从不炫耀外在的美。所以大部分都是言简意赅,布局较少。钟嵘的诗叫“几乎没有长词”。诗歌的意境总是比较完整的,从整体上感染读者,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某个片段吸引人。

陶渊明的散文和词只有十多首,但几乎每一首都很优秀。其主要艺术特征与诗歌一致,但也有少数风格迥异的文章。《桃花源记》是最著名的散文。这篇短文其实接近小说,所以收录在据说是陶渊明写的《寻神之后》的志怪小说集中。本文虚构的“世外桃源”既有儒家想象的古代的淳朴,又有老子所提倡的“小国寡民”社会模式的影子,其中对田园风光的描写与作者田园诗的意境相似。可以说,它不仅是作者基于其社会理想的美好想象,更代表了那个动荡年代广大群众对和平社会的向往。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而简单。比如写武陵渔人初抵桃园的那一段:“忽遇桃花林,岸上百步,无杂树于其中。草很好吃,英语很丰富多彩。”写桃花源里的风景:“土地平坦宽敞,房屋也不过如此。这里有肥沃的田野,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熙熙攘攘的交通,鸡犬相闻。”这种写法使语言、意境、主题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五六先生传》既是作者自身情况,也是一篇奇文。整篇文章只有一百多字,一个“不”字贯穿首尾。开头是“不知道王先生是谁,也不知道他姓什么。”然后是“清静恬淡,不贪;好读书,不求甚解。”“不计得失,宁死不屈”的结局还是一个“不”。大量使用这个否定词的言外之意,是表示你对世间的一切都无所适从,并不执着,只是老老实实的活着。不仅世俗的功名不值钱,连一个人的名字都是附加的东西,可有可无。这就是所谓“自然”的人生哲学。语言浅显而深刻,这是这篇短文的显著特点。最著名的辞赋是《还乡》。本文写于陶渊明决定辞官归隐之际,彭受命。文中对返乡场景和返乡后生活的描述,都是出于想象。在古代各种文体中,辞赋的基本特征是华丽,但陶渊明的赋却相当朴实,语言清新流畅。它抒情,富有诗意,富有哲学内涵。“舟楫远轻,风飘飘吹衣。”想象一下回家路上的自由和放松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云无心出洞,鸟倦飞而知还在”,“树欣欣向荣,泉涓涓流”等山水画生动地体现了自我发展、自足自由的自然魅力。正是因为这些描写既反映了客观对象,又反映了作者自己的生活情趣,所以才显得特别优美动人。以上文章,心情比较平和。但更强烈的是集中表达人才得不到满足,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祭成姐姐》悼念妹妹,但真情流淌,感人至深。相比较而言,休闲赋在冀涛尤为特殊。它的主题标榜为“休闲”,即克制感情,但实际内容和大多数同类作品一样,在渲染男女感情方面非常热情。而且字正腔圆,色彩丰富。其中接下来的一段“我愿做衣中之主”,用各种比喻来表达我亲近美的愿望,尽力安排事情,颇有民谣特色。从这里可以看到陶渊明思想趣味的另一面和文学才华的多样性。陶渊明对后世有很多影响。在南朝,他主要被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隐士,对他的文学创作评价不高。当时由于社会普遍推崇华丽的文风,陶渊明诗歌的朴实平淡风格也是一般作者难以接受的。进入唐朝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李白、杜甫等人,由于审美趣味不同,并没有把陶渊明列入他们特别推崇的文学前辈之列。而王维、孟浩然、褚光熙、魏等诗人虽不常提及陶渊明,但其艺术风格明显受到陶诗的影响。这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应该说,唐诗的主导风格是修辞美与激情的结合,这与陶诗的精神是明显不同的。因此,石涛的影响范围不是很大。到了宋代,陶渊明开始受到普遍的推崇。这是因为宋代的社会风气与唐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歌的激情和浪漫精神开始衰退,不再重视理性意蕴。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苏轼评价陶渊明说:“他的诗,质和量都是曹、刘、鲍、谢、李、杜所不及的。”(《与苏哲书》)特点挺准,评价特别高。其他著名诗人和评论家也对陶渊明赞不绝口。至此,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第一流诗人的地位完全确立。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陶渊明的个人人格无疑是高尚的,他也绝不是对社会漠不关心的,但他文学创作的主导方面是他回避矛盾,力求超脱于事物之上,忘却现实的痛苦。建安文学的进取精神和正始文学的悲剧意识都要求在现实社会关系中实现人的意志自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单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但他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回避了社会中人的自由这一根本问题。可以说,这也是个体意识弱化的一种表现。所以,后代文人越是难以反抗社会压迫,就越容易想到陶渊明,用他的人生观去化解而不是突破社会压迫。这样既满足了精神和道德上的自我安慰,又避免了冲突中容易遇到的危险。陶渊明在宋代比在唐代更受文人推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唐宋社会环境的不同,两代文人精神状态的不同,至少是决定性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