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听孟非讲随遇而安的故事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姑娘,从小看得最多的电视频道不是《十八频道》就是《江苏卫视》。孟非,是我从小看到大的主持人。
初识孟非,是看他的一档新闻节目,叫做《南京零距离》,大概就是每天诉说着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事情,有当下的热点,也有张家长李家短的小事儿。但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点评,非常的有意思,时而深刻,时而诙谐,让人念念不忘。我记得那个时候的他,就是光头的形象,一直都没有变过。
再后来就是看他主持的情感节目的《非诚勿扰》。说实话我们也就图个新鲜看个乐呵,那时候总觉得孟非的工作好简单,按照流程把节目从头到尾顺下来就行。可是后来才知道,原来一个主持人要做好控场的能力,没有十几年的修为可达不到。
有幸去看过一次《非诚勿扰》的现场,中场休息的时候,孟非就在我们前面坐在。我突然觉得,这个光头儿虽然名气挺大,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有喜,有怒,有哀,有乐。
我很喜欢听故事,听小市民的八卦,听伟人的传记,还有各种文艺工作者胡编乱造的天方夜谭。只要有意思的故事,我都喜欢。
后来孟非出书了,书名叫做《随遇而安》。我当时在网上看了一下简介,大概讲述的是他前半生的人物传记,做过什么,去过哪里,有什么想法。我觉得很有意思,便买了一本。
我记得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只用了两天,粗略地过了一遍,就好像体验了一下他的人生经历,之后便把这本书束之高阁。
最近正巧在收拾屋子,翻到了这本书,闲来无事,又读了起来。
其中有几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也觉得特别有意思。
他说:“只有我的第一个班主任董老师对我很好。她是一个胖胖的老太太,特别喜欢我,那时候她就跟别的老师说,孟非这小孩将来准会有出息。我曾经暗暗在心里想,我要是当了皇上,一定追封她老人家为国师。”
你瞧,幽默的语言,还带着点孩童的天真,用最淳朴的愿望,记录下了孩子的想法。
大家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遇到的老师也有很多。如果当时的你,很争气,成绩特别好,那大部分老师一定是喜欢你的,他们会夸你聪明、认真、必成大器。
如果恰好相反,你不是那个成绩好的孩子,那么真正打心眼里对你好的老师,你一定会铭记于心。因为你是那个不省事儿的主,他是那个替你擦完屁股还温柔给你说教的人。
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暑假带过一批三年级的小学生,十几个人。里面有一个小男孩,特别淘气,他爸爸妈妈离婚了,是跟奶奶一起生活的。每天,人家小朋友都会按时过来,东西也准备得很齐全。而他,常常迟到,而且不是没带笔,就是找不到作业本。有一阵子他请假没来,等他再回来的时候神采飞扬,我才知道,他妈妈带她去了一趟游乐场。
我挺心疼这个孩子的,于是,我对他格外温柔,还会帮他把笔和本子,还有刨笔刀等等都准备好。有一次他问我:“老师,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我不能跟他说,我是可怜你爹不疼妈不爱呀,于是我想了想,我告诉他:“我觉得你特别的优秀,只要稍微努力一下,以后一定是国家的栋梁。”那一天,我看到他嘴角上扬的微笑,很甜很甜。
随着我们在慢慢长大,我自己的孩子今年也入了学堂,未来,他会遇见一个又一个老师,这些老师里,有合得来的,肯定也有合不来的,我希望他在学习本领的同时,健康长大。就像这个社会是多元的,我们遇到的老师也是多元的。
《随遇而安》里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永远不要对别人的帮助有太高期许,哪怕是你的父母,凡事靠自己。
说实话,90后的我们,其实没有吃过什么苦。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育成人,舍不得我们干这个,又舍不得我们干那个,于是,我们在他们的保护下,慢慢变得高不成低不就。
小时候,父母就是神,遇到了任何问题,只要向他们寻求帮助,他们就能够解决。可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的需求他们不再能够满足,这时候,就意味着我们长大了,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了。等未来,父母年纪渐长,我们还要成为他们的保护伞呢。
学习,努力,奋斗自己,是一生的课题。
孟非是一个有趣的人,《随遇而安》也是一本有趣的书,但这,终归是别人的人生。
借鉴别人的生活,过自己的人生,写自己的故事,想来,真好。
END.
齐帆齐第6期28天写作成长营(26)篇1632字,累计39275字。主题写作:最近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