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荣评剧团的《我的老师新凤霞》----刘秀荣访谈录

刘秀荣访谈录

记者:刘正坤 李洁思

新编评剧电视艺术片《新凤霞》将于11月14日20:30分在央视十一套正式播出,该片的上映无疑是戏曲界和影视界的又一次强强联手之作。2008年对戏曲界和影视界来说是大喜之年、好事连连,从年初到年末已经热炒了近一年的影视大片《梅兰芳》可以说是阵容强大、来势凶猛。如果说12月是京剧梅派的“芳香人间”,那么11月就是评剧新派的“霞光满天”了。

众所周知,新派艺术创始人新凤霞是评剧这一剧种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在戏曲界,大师梅兰芳、常香玉等形象都曾相继被搬上了电视荧幕,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的继承人、新凤霞的得意弟子,北京刘秀荣评剧团团长,刘秀荣怀着对恩师新凤霞的追思和敬仰,和年轻的评剧团骨干们,用三年的时间打造了新编评剧《新凤霞》。该剧2005年一经登台就引起了全国戏迷的热烈欢迎和大力追捧,尤其是在评剧故乡石家庄首演时更是万人空巷。2008年5月5日,基于评剧《新凤霞》的特殊意义和广大观众的要求,央视戏曲频道和新闻电影制片厂开始联合录制《新凤霞》同名电视戏曲艺术片。

据悉,评剧电视艺术片《新凤霞》不仅在内容上再现了评剧大师新凤霞台前幕后的感人故事,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秉承了新派兼容并蓄的创作风格,致力于表现形式的创新,创造性地融入了歌舞、河北梆子和豫剧的元素,是评剧代表作《花为媒》、《刘巧儿》之后,又一推陈出新的经典之作。

古游网作为引领旅游文化的网络媒体,专门开辟了以艺术文化旅游为主题的“艺术之旅”专栏。“艺术之旅”专栏组有幸在评剧电视艺术片《新凤霞》开播之前,采访了该片的主演,大师新凤霞的弟子、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老师,一同与广大网友聊一聊评剧艺术片《新凤霞》台前幕后的故事,以及评剧大师新凤霞的感人经历。本次访谈的内容版权属于古游网,希望相关媒体在转载时注明出处。若有网友对该片和大师新凤霞,以及刘秀荣老师有何疑问和建议,请登陆古游网艺术专栏(/vauthor.asp?aid=11762&cid=396&pg=1)在线留言,我们会积极帮助广大网友和戏迷联系刘秀荣老师以及《新凤霞》剧组。

古游网《艺术之旅》专栏(以下简称古游网):刘老师您好!

刘秀荣:你好,古游网的朋友们大家好!

“将老师新凤霞的形象搬上舞台,是我一生的夙愿……”

古游网:刘老师您当初是出于什么原因,决定将老师新凤霞的形象搬上舞台的呢?

刘秀荣:

我的老师新凤霞是评剧表演艺术中的代表人物,她开创了评剧革新的先河,是名副其实的评剧艺术大家。同时她也是舞台下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人民艺术家。我与老师***同生活、演出20年,她对我的印象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对我一生的艺术演绎之路都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新老师在其一生中,不管是对艺术做出的贡献,还是在生活中给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将老师新凤霞的形象搬上舞台,是我一生的夙愿,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部戏曲让更多的戏迷和年轻人了解新凤霞老师身上珍贵的人格魅力和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诸多挑战中我是很兴奋的……我还出了一身的冷汗”

古游网:学生演老师,乍一听感觉好像没什么难度,但是如果仔细琢磨一下,这事不那么简单,尤其要演好一位大家熟知的人民艺术家,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您在策划、表演这部特殊的评剧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刘秀荣:

我曾经演过不少的角色,少女、才女、美女等都演过,但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段,要想将老师新凤霞的形象,从二十五岁演到七十岁,这其中确实有很大的挑战,最大的困难就是年龄段跨度大,另外还有:声音化妆跨度、造型设计跨度和人物心理变化的跨度等都是很大的挑战。

虽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和挑战性吧,但毕竟我对老师的性格、每个年龄段的艺术追求以及她事业发展的基本脉络还是比较熟悉的,加上自己多年来一直以老师为榜样,所以在整个剧目的表演过程中,在诸多挑战中我是很兴奋的,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所以我愿意接受这些挑战,并且是主动接受这些挑战。

为了把老师演好,包括前期的策划、剧本、音乐、服装等各个方面我都是亲自参与并把关。尽管如此,在审片的时候,我还出了一身的冷汗,因为我生怕演得不像,没有把老师宝贵的精神演出来。但是在审片的过程中,我看大家都是频频点头,对剧中25岁的新凤霞还是很认可的,我的心里才踏实了一些。

当时演的是周总理在中南海观看老师演出《刘巧儿》,还有老师结婚时洞房花烛夜的精彩选段,都非常具有挑战性。最后大家满意的笑容和掌声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我感到很幸福、也很知足。

“张百发……哭了……老师的儿子吴欢……也哭了”

古游网:刘老师您在表演《新凤霞》的过程中,最感动的是什么事情呢?

刘秀荣:

在全国剧协纪念新凤霞老师的大会上,我们评剧团曾在北京表演过《新凤霞》剧本中的一折,尽管只有一折,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最深的,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当时老市长张百发也参加了这次大会,他可是一个大戏迷啊,是我们评剧的倡导者和呐喊者。当我们演出完毕,再次登台谢幕时,老市长抱着鲜花走上舞台,望着我许久都没有说话,因为他哭了。这也是让我非常感动的。而且在场的还有老师的儿子吴欢,他也哭了,他给我送上了一束鲜花,趴在轮椅前好像是儿子陪伴在母亲的身旁。当时很多观众也是一边抹眼泪一边鼓掌,很长时间都没有停止。开始我还奇怪怎么大家都哭了,后来我感觉到是因为大家太想念新老师了,所以触景生情都哭了。

“既好看又好听……情不自禁地就跟着哼哼”

古游网:新编评剧《新凤霞》刚推出时社会反响很大,很多人都被这部评剧中所反映的人物和故事所感动,并且作品中包含的歌舞表演也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当初刘老师您是怎么想到要融现代歌舞表演于其中呢?

刘秀荣:

我认为任何一个美的事物都是全方位的、多元化的。老师是这部新编评剧的中心人物,她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是贯穿整个戏曲的灵魂实质。但是美的事物同样需要好的媒介将他们串联起来。所以在剧本每个环节的编排上,我都大胆的尝试的在每一场的起始以老师的代表作《报花名》、《花为媒》的经典唱段作为引导,同时配以舞蹈的表现,这样从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角度来说都是美的享受。既好看又好听,并且这也符合我们评剧新派一贯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追求。

后期制作时,当时有很多的工作人员都耳濡目染的学会了剧中的旋律,大家都说是情不自禁地就跟着哼哼起来了。其实这些灵感也都是源自当年老师所倡导的革新精神。

整出戏曲里还穿插了如《春天的故事》、《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这样年轻人也耳熟能详的现代歌曲,其实也是有其特殊意义的。通过不同艺术旋律的融合,可以使我们的传统评剧焕发出新的活力。借鉴现代的旋律也是为了更好的与时下人们的认识所吻合,这样才能让更多不了解评剧艺术的年轻观众也比较容易的了解评剧、接近评剧、最后爱上评剧。

“11月14日在央视十一套……现在我希望将这笔财富与大家***享”

古游网:我们知道今年是评剧大师新凤霞逝世1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新编评剧《新凤霞》将被改编成同名电视艺术片。这无疑是对您近年来表演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新凤霞》这部新编评剧的嘉奖。在这部戏开播之前,刘老师您寄予这部艺术片怎样的期望?您希望观众从中体会到哪些更深刻的含义呢?

刘秀荣:

当然我期望广大观众可以承认这部评剧艺术片,同时我也希望大家不要过多的要求我的形似,因为毕竟老师新凤霞是一位美女,我只能尽最大努力的做到神似多一点。所以在这里我也请求大家可以原谅我形似方面的不足,当然如果不原谅我,我也非常高兴,有不同的声音向我提出意见也是对我的一种鞭策和鼓励,只要是友善的我都会虚心接受。

我老师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苦难,无论从事业到爱情,她都遇到了非同一般的挫折,尤其她中年残疾后的艺术追求之路更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艰难。但是这些困难在老师看来都是可以迈过去的,都是可以克服的。她的一生从不停步,任何困难对她来说都可以解决的。所以老师身上的那种不畏惧困难的精神、勇于与困难抗争的精神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这也是老师留给我的一笔精神财富,现在我希望将这笔财富与大家***享。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个片子了解人生的真谛,从中领悟、学习老师的忍性和韧性。

“台上演戏,台下做人”

古游网:从今年年初开始,由陈凯歌导演,章子怡、黎明等众多电影明星加盟的《梅兰芳》已经在影视界、戏曲界热炒了近一年的时间。很多影迷是追星族,但是更多的观众是被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和牵动的。其实同样,我们的广大观众朋友也很想知道,刘老师您的老师新凤霞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刘秀荣:

新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台上演戏,台下做人”这话听起来好像是大套话,很泛泛,但是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是言如其人的。我给大家举了例子,你们就比较清楚了。

首先台上老师是个表演大家,这点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正应了那句老话“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新老师在身患残疾的情况下还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她不服输、也不服老、更不屈服于病情,他依然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以我在表演老师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时总会难过的哭出来。

生活中,我的老师是一个善良、和蔼、时时想着别人的人。从前老师家中有一些来自乡下的小阿姨帮忙打理家中的杂活,她经常会将粮票、布票什么的送给这些小阿姨来补贴家用,和她们的关系都非常和睦。

同时她也是一个很风趣的人,我记得91年我和老师一起去香港演出,当时港内著名的厨艺大师阿一鲍鱼先生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欢迎,送来了一条价值不菲的鲍鱼。当时一条鲍鱼的鱼头就值4000港币,但是我和老师都不会吃啊,黏黏糊糊的,这时老师就向我做了一个鬼脸,私下里跟我说“这鲍鱼又贵咱们又不会吃,还不如退回去换成钱咱们买点生活用品送给需要的人更实用。”当然最后出于礼貌我们并没有真的退回去,但是从这些小事也可以看出老师是无时无刻都想着别人的。

另外老师也是一个很谦卑的人,在那次香港演出的过程中,老师就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以前是看老师敬学生,现在是看学生敬老师。小刘啊,这次可是老师沾你的光了呢”其实,老师说这话主要是为了鼓励我,但是不难看出老师自始至终做人的谦卑态度,这也是让我们众多弟子都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