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是什么?

(ladybird beetles)

(高文呈)

鞘翅目瓢虫科昆虫的总称。成虫体长0.8~17毫米,周缘卵圆形或长卵形,背面半球形,腹面扁平,体形可分为瓢型、突肩型和长足型三种。体色多为红、橙、黄、白、黑等,一些种具金属光泽;斑纹多为点形,少数呈条形或网状,一些种类的体色和斑纹变异很大。体背光滑或密被细毛。头部常缩在前胸背板之下。足的跗节一般是隐4节式,有些种第三节退化或与第四节愈合。除个别种外,第一腹板上有后基线。卵棱形,黄色、白色、橘黄色或粉红色。幼虫形态分五种类型:①纺锤形,背面有刺疣或毛疣;②背面拱圆形,有枝刺;③背面拱圆形,有毛疣;④体扁平,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无枝刺或毛疣,但有细毛;⑤体背面有蜡质物覆盖,外观似粉蚧。蛹为裸蛹,分两大类型:一类是化蛹后的脱皮壳置于蛹体尾端,蛹体完全外露;另一类是化蛹后的脱皮壳,前部或背面中央开裂,包围蛹体的大部分。全世界约有瓢虫4200多种,其中中国320种左右,各地均有分布。瓢虫分食植性和捕食性两大类群。其中捕食性类群约占全科种数82%,它们捕食蚜虫、蚧虫、粉虱、叶螨和榆叶甲的卵,对这些害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成虫体长5.4~8.0毫米,卵圆形,背面光滑。色泽斑纹变化基本上有两个类型:①体黄褐色,前胸背板有“M”形黑纹,鞘翅上有19个黑色斑点,其变化是一对、几对或全部的斑点消失;②体黑色,前胸背板黑色两侧为白色斑,鞘翅上各有1个、2个、4个或6个红色斑点。绝大多数个体的鞘翅末端均有一明显的横脊,常见的有异色瓢虫十九斑变种、显明变种、显现变型、暗黄变型和鲜明变种。卵长卵形,长1.5毫米,初产时淡黄色,近孵化时灰黑色。幼虫初龄时灰黄色,老熟时为灰黑色;腹部第一至五节背面两侧各有一黄色肉疣,4龄幼虫腹部第四、五节背面中央各有二个黄色小肉疣。蛹卵圆形,黄褐色,具黑斑,腹部末端有2个突起,幼虫脱皮即包在此处。中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浙江一年4~5代,以成虫在背风向阳的石洞、石缝内,或亭阁、房屋的檐下群集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上旬产卵。5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出现,6~8月中旬第二、三、四代成虫分别出现,9月下旬第五代成虫出现。卵产于草木叶面或针叶上,卵粒直立,数粒至数十粒成行排列在一起。以蚜虫为食料的成虫,羽化后80天内,1头雌虫产卵最多2382粒,平均528.2粒。幼虫脱皮3次,***4个龄期。老熟幼虫在农作物、树木、杂草的叶上化蛹。成虫飞翔力较强,善于在叶面、花序、枝干等处巡行捕食,有假死性。

自1888年澳洲瓢虫由澳大利亚引种到美国防治柑橘吹绵蚧成功之后,已先后被引种到亚、非、欧、南美各大洲,达50多个国家,开辟了利用瓢虫的重要途径。1929年,由澳洲引种澳洲瓢虫到中国上海,在消灭海桐花上的吹绵蚧中获得成功。1932年,中国的大红瓢虫在黄岩被用以防除柑橘吹绵蚧。从1974年以来,中国利用黑缘红瓢虫防治油茶刺绵蚧,利用异色瓢虫防治日本松干蚧、球蚜和榆叶甲,利用隐斑瓢虫和蒙古光瓢虫防治日本松干蚧,利用红环瓢虫控制草履蚧,利用红点唇瓢虫控制杨圆蚧和桑盾蚧的研究等都取得了结果。70年代末,中国开始用人工饲料饲养瓢虫。目前,部分地区已将人工饲料饲养的瓢虫应用于防虫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