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在小说环境中衬托人物,诠释人物。

近年来,随着高考“小说阅读”内容的升温,这方面的答题技巧指导在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文学是人学,小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所以高考的小说阅读题总会设置人物形象试题。

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很多,大致分为:①通过环境描写为人物提供活动背景;(2)通过冲突或情节发展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3)通过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直接表现或暗示人物的特点。学生在分析人物时,习惯于从情节、语言、动作入手,往往忽略了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首先,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来塑造人物。

社会环境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人的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风土人情、人际关系、居室陈设等。通过描写,可以提供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也可以提升和暗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比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写道:“这是鲁镇的年终大典。它向神灵致敬,祈求来年好运...这种崇拜只限于男性。拜完了,还是鞭炮。”这就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情况。阶级关系不变,风俗习惯不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变。这种对社会环境的描写隐含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再如鲁先生书房的描述:“一面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散地卷在长桌上,另一面的还在。道是‘理和’。”抬头一看,对联应该是“货清德坚”。后来写到祥林嫂在祈福前夕去世时,鲁大师边走边大声说:“不是太早也不是太晚,而是这个时候——这是谬误!”理学重视心性和涵养,陆思大师的愤怒与“心安”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陆思大师虚伪本质的无情揭露,也是对对联即封建礼教的讽刺。

第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塑造人物。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和周围景物,可以说明人物的身份,暗示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的形象。

比如《边城》写道:“快入夜了,其他的鸟儿似乎都休息了,只有布谷鸟还在不停地叫。石头和泥土被太阳暴晒了一整天,植被被太阳暴晒了一整天。这时,各自散发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植物和甲虫的味道。崔璀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船上飘来的商人杂乱的说话声,心里有点单薄和凄凉。”《爱的种子》中的崔璀渴望爱情却没有着落,她感到孤独和失落。布谷鸟的叫声,泥土、植物和甲虫的味道,以及商人嘈杂的声音,都增加了崔璀内心的困惑和孤独。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会加入一些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从而使人物更加真实、典型。汪曾祺先生的小说《雕管》通过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汤先生的真实性格。

第一,文中提到的社会背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唐先生曲折的一生中,经历了人情冷暖。落魄的时候很少有人在意,所以老范作为一个花农说:“你画得很美,很美……”让“他不禁感到一阵心酸和温暖。”当老范对他的烟斗“表示由衷的钦佩”时,他慷慨地把它送给了别人。说明它的本性是温柔善良的。重夺桂冠时,忙着别人的恭维,无暇光顾小花房,但老范不忘送上旧爱的凤尾菊,“唐先生认识这样一个无知傻傻的怪老头,觉得不好意思”。可见他也是有点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忽略了真挚的亲情。当唐先生再次落魄的时候,老范的儿子送花给老范说:“你知道我爸爸有多喜欢你送他的烟斗吗?”临终前,当他让我把烟斗放进嘴里时,唐先生“心里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板,后悔没有把最漂亮的拿出来给老范……”这说明唐先生是反思的。

二是本文所涉及的自然环境,即连接唐先生和老范的小花房中的凤菊。“这朵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涌出,闪着灿烂的亮点,像一条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瀑布——一条静、静、香的瀑布。”其实关于凤菊的描写性文字一举两得,暗含两个字。一个是唐先生,他对美好事物的痴迷说明了他对艺术的热爱,第二个是养花人老范。他能把凤尾菊服务员做得这么好看,说明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人爱花,爱画花;一个人爱种花,钦佩画花的人。一朵凤菊是美丽的象征,它不仅主导了整个文本,也暗示了人物的精神追求。

这些文字不经意间将唐先生的形象展现给人们,作者的褒贬分明在字里行间,可谓环境塑造人物的经典。

老舍先生在谈到小说时说:我们写山水不仅仅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情调。场景是故事的衣服,就像穿青衣的寡妇,穿红裤子的少女。我们的风景应该与人物的故事相匹配——使欢乐和悲伤不同的场景。可见,小说的环境描写对人物的烘托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看小说,分析人物,不能抛弃社会背景,更不能忽视大自然这个特定的环境。只有考虑到与人物相关的语言、动作、情节、环境等方面,才能分析出人物完整的性格和丰满的形象,避免答题时的不完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