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美国文学术语的解释:超验主义;自然主义;意识流;意象主义;冰山理论

1.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人可以超越感觉和理性,直接认识真理,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的缩影——“世界把自己还原为一滴露珠”(爱默生的话)。超验主义者强调万物的本质统一性,万物受“超灵”制约,人的灵魂与“超灵”一致。这种对人类神圣性的肯定,使得超验主义者蔑视外在的权威和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爱默生的名言“相信自己”成为先验论者的座右铭。这种超验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打破加尔文主义“人性本恶”、“命运的最终裁决”等教条的束缚,为富有激情和表现力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思想基础。2.哲学上有两层含义:广义的自然主义一般指那些主张用自然原因或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的哲学思想,如中国汉代的王充用自然之气的厚度解释人的智慧和愚蠢,宋代的张载用不同的自然之气解释人性,欧洲哲学史上用人的自然属性解释人的道德现象。狭义的自然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个哲学流派。本文只介绍狭义的自然主义。3.意识流是作家和评论家使用的容易被误解的术语之一。它之所以误导人,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但却像“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一样五花八门——甚至模糊不清。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的是人类意识的连续流动。詹姆斯认为,人的思维活动不是由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的,而是一个包含各种复杂的感情和思想的连续的“流”。

4.20世纪初,英美诗人发起了一场反对维多利亚感伤主义的文学运动,提倡使用自由的身体、共同的语言模式和清晰具体的意象。5.海明威和他的“冰山原则”。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最有才华的天才小说家,被公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的“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性格,那就是:一个热爱运动和体育的硬汉;经验丰富的记者;一个浑身伤痕的战士;西班牙斗牛的狂热爱好者;一个擅长喝烈酒,关注生活的美食家。海明威的思想很深刻,观点也很独特,用诗人艾伦?用泰特的话说,他拥有“极其细腻的头脑和强大的选择性观察能力”。在他深刻而奇特的艺术思想中,“冰山原则”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和最广为人知的一个。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录片《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此后,这个比喻被多次提出。海明威的意象隐喻引起了文学评论家的兴趣。因此,所谓的“冰山原则”成为文学批评界研究海明威创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可以说,“冰山原则”是海明威对自己多年创作经验的形象总结,是他在处理艺术与生活关系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那么,“冰山原理”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一点,西方批评家们已经做了大量的讨论。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理解的。美国艺术评论家马尔科姆(Malcolm)指出:“你从你的生活中提取生动的细节,唤起你的情感。如果你不是对暴行和恐怖视而不见,而是以适当的顺序准确地描述这些细节,那么你写出来的东西仍然会激起读者的情绪。”这是海明威早期特写镜头所遵循的方法,在其自定义范围内极为成功。即使在它的范围之外,他也是成功的,因为他描绘的画面显示了广泛的含义。"英国评论家贝茨在谈到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时说,"掌握暗示的艺术,用一句话解释两件或更多不同事物的艺术,将完成一个短篇小说作家要做的工作的一半以上。“美国评论家阿杰德对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这是一种“回避策略”,“把情感留在后面,营造一种情感氛围”。

批判圈的各种讨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冰山原理的含义。但如果从美学和诗学上进一步理解“冰山原则”,显然远远不足以诉诸各派的论点。

海明威本人在《午后之死》中对冰山原理有一个解释。他写道:“如果一个散文家知道他想写什么,他可能会省略他所知道的。至于读者,只要作家写得真实,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自己遗漏了什么,仿佛是作者写的。”显然,作者在这里强调省略,认为水下的“七八分”应该留给读者去感受。按照海明威的解释,“冰山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生动的形象,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埋藏在形象中,使之饱含情感而不流露,思想深邃而隐蔽,从而巧妙地把文学的感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感受生动的形象来探索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具体来说,文字和形象就是所谓的“八分之一”,情绪和思想就是所谓的“七分之一”。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在前两者之中。文字塑造形象,形象包含情感,情感包含思想。诚然,这四个要素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尤为突出,因为他强调情感和思想的寓意。

研究海明威的冰山原理,首先要了解水下的“七分之八”,因为这部分是冰山的基础。如果按照Ajder的观点,海明威作品的实质内容是被作者“明显追求表面效果”所回避的,那么一个尖锐而不可回避的问题就产生了,那就是海明威到底是一个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伟大作家,还是一个肤浅的、只玩文字技巧的二流学者?很明显,海明威作品的实质性内容并没有被回避,只是Ajder没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