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将领熊廷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明天启五年八月(公元1625年)经历了三年多牢狱之灾的熊廷弼被朝廷以?失陷广宁?纳贿贪赃?处以死刑,家产被籍没,尸体不得安葬必须?传首九边即将尸首传到辽东、蓟州、宣府、太原、大同、榆林、固原、宁夏、甘肃等九个边镇,以儆效尤。

熊廷弼生于公元1569年,湖北武昌人,字飞百,万历二十

五年乡试第一,第二年就已30岁的年纪考中进士,后担任御史。

由于熊廷弼文武双全,长于谋划又精通骑射。在万历36年(公元1608年),熊廷弼被任命为巡按辽东御史,主要负责考察大臣、审理案件、查算钱粮、整顿风纪等工作。

此次赴辽,熊廷弼处事果断、雷厉风行,坚决杜绝贪污受贿的风气,重点考察军纪问题,一时间使辽东地区军队面貌耳目一新。但也因为此都得罪了辽东官场,不久后弹劾熊廷弼的奏章不断送到御前,熊廷弼不得已革职回乡。

熊廷弼第二次到辽东任职是在万历47年(公元1619年)由于萨尔浒大败,熊廷弼接替杨镐被任命为新任辽东经略。此时的熊廷弼面对的是萨尔浒战败之后,辽东地区军无战心、军备废弛、粮草短缺、民生凋敝的悲惨景象,而且他还没到任,开原和铁岭就又失陷。

此时熊廷弼?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到任之后果断采取措施,处理畏敌退缩的将领、筹措前线粮饷修缮防御工事、激励将士士气。并且上书朝廷提出了:联合蒙古和朝鲜,海陆结合对后金采取全面打击的战略。

这一次担任辽东经略的一年时间,熊廷弼成功了稳定了战败后的局势,整顿了前线四散的军队,可谓功勋卓著。

《明史》中评价熊廷弼本次的功绩:一时大臣,才气魄力,足以支柱者,唯熊司马一人耳

正因为熊廷弼的努力有效的遏制了努尔哈赤的攻势,在任期间后金一年都没有军事行动。但就在熊廷弼即将要反守为攻的时候,因为受党争牵连,熊廷弼又一次被革职,接任的袁应泰,刚刚到任就接连失陷沈阳和辽阳,一举毁灭了熊廷弼苦心经营一年的大好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