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有这方面知识的朋友谈谈香港电影这几年的发展及相关信息。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国主义无理屠杀中国人民,中国各地举行罢工抗议。同年6月,中国大陆的罢工热潮蔓延至香港。香港大罢工期间,每天都是店铺关门,生意凋零,包括电影放映在内的所有娱乐活动停止。这种现象导致了萌芽中的香港电影业的死亡。

罢工于6月结束,1926,但香港电影业仍未能复苏,因为有实力的电影人都去广州或上海发展了。期间虽然有电影公司招演员,但都是名存实亡。直到1929结束,还没有一部港片制作出来。

1930年初,等人创办了香港电影公司,并制作了开山之作《左慈戏曹》。随后电影制作公司在香港相继成立,香港电影业得到改善和复兴。

从65438年到0930年,随着李北海(黎民伟兄弟)建立香港电影公司,香港电影业开始复苏。然而,真正让香港电影业站稳脚跟的,是10月25日,1930,由黎民伟的上海民信和其他几家电影公司合并而成的“联华电影公司”。《联华》可以说给香港电影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战前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之一。

为了培养人才,“联华”在4月份开设了演员培训中心,1931。教授的课程有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等。可以称之为一般的电影学校。培养了李铁、黄岱等一批杰出的粤语电影导演,为香港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

《联华》香港分公司一直在做默片。虽然当时有有声电影,但是创始人不敢冒险。于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由上海海天电影制片厂的唐导演,也就是。

有声电影问世后,香港电影公司纷纷制作有声电影。1934年,联华香港分公司解散,李北海创建了香港第一家有声电影制片厂——中华,导演了一部本土有声电影《良心》(1933)和第一部有声电影《傻子的婚房》(1934)。

进入1935,香港电影正式进入有声时代。

从1935开始,香港的粤语片产量每年都在增加,从1935的32部增加到1937的85部,翻了一倍多。1935期间,受抗日热潮影响,香港出品了很多爱国主义电影,包括大观电影公司出品的《生命线》。

从65438到0936,社会教育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除了社会教育片,爱国主义片也在当年增加了产量。当然,在香港电影史上,故事片从来没有被忽视过。1936的代表作之一是南海十三郎编剧导演的《儿女债》。

1937到1938,由于“七七事变”,香港反日气氛高涨,电影人也开始拍摄抗日爱国片。短时间内,爱国电影成为主流。1937制作的85部故事片中,有25部是爱国主义影片。

1939年秋,受欧洲各国战乱影响,1940年港片产量下降到90部以内。1941 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电影业陷入低谷。大观电影厂等电影设施被炸,大量的香港电影拷贝和底片也被烧毁或丢失,以至于1945之前生产的近600部电影至今只剩下1%。到1946年初,香港电影业完全停滞。这期间只出了一部抗英专题片和几部日本电影公司拍摄的纪录片。

战后初期,电影制片厂的数量比战前少,“大中华”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因为它有李丽华、周璇等上海明星,还有著名导演朱士林、吴祖光。从1946到1949,《大中华》制作了34部国语片和8部粤语片。可惜到了1949,产量越来越少,被迫倒闭。

总之,日本的入侵对香港的电影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经过四年的停产,香港电影于1946上映,这是战后第一部港产电影。到1940年底,不少上海电影界的左派人士为了逃避国民党的政治压力或中国大陆通货膨胀的影响,纷纷定居香港。因此,香港的华语电影业越来越繁荣,在70年代初达到顶峰。

[编辑本段]起飞年

★粤语片

香港电影在二战后迅速复兴,但在1949之后逐渐兴盛,并非没有原因。1949之后,大批中国大陆电影人因政治、经济等原因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立电影厂,与当地电影人合作拍摄华语、粤语电影,使香港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50年代中期,明星和马来西亚的电影势力转移到香港,香港本来就受到美日欧电影文化的冲击,使得香港电影走向了成熟的雏形。

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和粤语电影起飞的时期,尤其是四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中期。这个黄金时代的粤语电影有以下几个主要趋势:

1/粤剧戏曲电影

据估计,在20世纪50年代,戏曲电影每年有200部粤剧,几乎每3部粤剧中就有一部是粤剧,并在1958年达到顶峰,其中粤剧占了160部电影的一半。

“舞台式”粤剧电影基本上制作成本不高,电影技巧也不是特别考究,因为大部分都是跟着粤剧舞台上的老老少少表演,只唱主要情节,其余的排场不严格。所以这些戏曲大多被调侃为“五日鲜”、“七日鲜”。当然,也有很多经过精心制作,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王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歌剧电影中的演员也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孙马世曾、薛觉先和林家声。

至于粤剧戏曲片,为什么在50年代那么受欢迎?这是因为战后粤剧蓬勃发展,去棚里看戏成了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至于只听广播剧或粤剧的普通人,鉴于此,电影公司将大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们低门票欣赏传统粤剧。

2/文学电影

这一时期的文艺片大多以民国或当代为背景,强调戏剧结构,或改编自中外文学、通俗小说,或照搬好莱坞通俗剧的故事模式。说到这种围绕家庭伦理和男女情爱展开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到广东电影公司的领头羊:联合影业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成立于1952,* * *出品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片中的经典之作,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永远》(1955)、《楚原的穷人承继风》(65438)。

中联的21精英们,看到电影行业充斥着不正之风,在认真的拍摄态度和健康的电影信仰的前提下创立中联,以对抗低俗的炒作和劣质的“七日鲜”货。这些电影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员:吴楚凡、张颖、张活游、白燕、黄曼梨、自罗莲等。

“中联”电影针对香港社会的各种问题,经常批判上流大亨的虚伪和丑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审美水平。大概是因为过于执着于传统的道德使命,“中联”渐渐与时代脱节。到1967,随着粤语片的没落而关闭,但对港片的影响不容忽视。

3/古装武侠片

上世纪50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是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侠义神怪故事为蓝本,但武打场面并不现实。后期(60年代初中期)越来越注重动作场景的设计,加入了大量的特效(如怪物、怪人、模型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曾出演过许多古装武侠片,如《如来的手掌》系列。

4/欢乐闹剧

这类电影大多由幽默的喜剧演员执导,场景无非是“大村出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孙马世曾、邓记陈主演的《两个傻逼》系列。

虽然上述类型的粤语片在电影审美上略显粗糙,但在能否带来观众* * *,却是绰绰有余,所以也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片的产量可观,使得粤剧片达到巅峰。

★国语片

其实从1967到1969,粤语片的产量还是高于国语片的,到了69-70年情况才开始逆转。

国语片由低到高的转折点是50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的重组。萧伯纳和典茂资本雄厚,野心勃勃。经过重组,他们决心在香港电影业取得巨大成就。他们不仅全力推广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络,开拓海外市场。

1957期间,邵逸夫掌舵“邵氏”,制作了大量高质量的电影。最早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导演的《江山美人》和《无爱之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十万”票房成绩。邵氏的电影制作豪华华丽,粤语片中的“破衣烂衫”相形见绌。另外,质重于量,很少有“七日鲜”的片子。

国语电影的热潮不仅将兴起于中国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风靡一时,还创造了新的武侠电影,包括胡朋导演的改编自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1959)。仅在1963,武侠片的产量就已经达到了61,武侠片的代表作有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6)、张彻的独臂刀(1967)。武打明星和王的出现也被视为李小龙在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前奏。

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华语电影和粤语电影确实是并存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兼容的。但随着国语片从1970的快速发展,粤语片的匮乏,在70-71年间,国语片的产量达到了116,而粤语片只生产了22部。71-72期间,国语片的数量还在增加,但是粤语片只剩下一部了,那就是邓丽君主演的《迷小姐》。随后几年,国语片一直领跑香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粤语片在20世纪60年代末面临着单方面主导国语电影市场的威胁,但它仍然努力在这一体裁上取得突破。青春音乐剧电影应运而生,当时诞生了两个年轻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这可以说是电影界偶像崇拜的原因。

[编辑本段]金色年华

七十年代

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文化大众化的重要转折点。随着电视的普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香港人心态的改变,70年代的香港电影趋于多元化和真实化。

继60年代中期的凶猛势头之后,《邵氏》在70年代初仍占据香港电影界的领导地位。它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用普通话制作了大量的武侠电影,有包括李翰祥、张彻和刘家良在内的伟大导演。都是依靠大家熟悉的刀光剑影功夫片,电影世界充满了浓浓的阳刚之气。其中,张彻的电影创造了偶像武术明星,如王宇,和亚历山大·傅。龙虎门(1970)是邵氏最卖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71,这种古装剑的锋利程度其实比60年代还要差,大概是因为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龙的出现。

李小龙

原名:李乳名:凤姐英文名:BruceLee

出生地:中国广东顺德出生地:美国旧金山。

出生:1940-11-27最后:1973-7-20。

(32岁时)

李小龙配合了邹文怀“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咤风云。从第一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后两年的电影《精武门》、《猛龙过江》,李小龙进军国际影坛,创造了香港影坛的神话。

1973年,李小龙突然崩溃,让对功夫片的热潮无法继续。随着本土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逐渐失去兴趣,转而青睐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楚原的《七十二地煞》成为1973最受欢迎的电影。

《七十二变》中的演员,如郑少秋和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术家,因为电视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体,所以他们对观众很有吸引力。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开创了日后新的电影流派,也使粤语电影重新焕发了生机。

从那以后,很多电影都走了正宗的街头风,演员的演绎也有了嬉笑怒骂的味道。于是,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氏兄弟应运而生,成为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的主导阅读模式就是电视,很多粤语片都是受电视内容的启发,比如《阿尔弗雷德的真实故事》(1974)、《大湘村》(1974)、《新哭笑不得的婚姻》(1975)。许冠文和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剧的框框,走上了大银幕,以他们独特的“笑话公式”拍摄了一系列非常受欢迎的喜剧:鬼马双星(1974)、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这些电影不仅使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促进了功夫喜剧的诞生。

从65438年到0978年,袁和平的蛇形巧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成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和幽默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融合了传统功夫片和许氏兄弟喜剧的精髓。至于演员,成龙、洪金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转而以叛逆俏皮的形象走近观众。

除了上面提到的电影,说到70年代的香港电影,就不得不提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回到香港东山再起,拍出了奇幻的电影和花样。似乎他在1971拍摄的电影《骗术之谜》不仅开启了他电影生涯的新一页,也象征着70年代香港电影意识的转变——金钱至上风格的兴起,这种转变一直延续到80年代。但1979的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给香港电影带来了一个鲜活而短暂的变奏。

新浪潮

1979是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一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纷纷转向电影圈,包括徐克、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余允抗等。他们用对电影的热情和年轻人特有的创造力和社会感拍出了很多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为香港电影翻开了新的一页。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的三部作品:《疯狂的抢劫》(许鞍华导演)、《蝶变》(徐克导演)、《直指士兵》(章国明导演)。后来,这群在国外学习电影或出身于电视台少林寺的年轻导演,接着拍摄了一部又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之恋》(1981)、阿英(1982)、徐克的《第一危险》(65438+)。

虽然这些新导演都冠以“新浪潮导演”的名号,但其实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很有个性,并没有落入香港电影流派的传统模式。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性和高度的女性敏感性;徐克神经紧张;方育平的风格简单写实;严浩在暴力的青春和冷漠之间徘徊;谭家明走中产阶级审美;章国明擅长制作警匪片等等,都经历了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新浪潮”标志着香港电影与上一代中国粤语电影的决裂。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电影,往往背负着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新浪潮”电影具有浓厚的城市色彩和强烈的乡土气息;这和导演在香港长大,在西方接受教育有很大关系。

此外,这一时期的电影摒弃了大明星的使用,制作成本降到了最低,完全不同于后来的港片标榜一个动漫明星的角色,动辄几百万的运作模式。

八十年代

香港电影业向来以商业为主,新浪潮电影不受欢迎,被淘汰是必然的。80年代初,“新艺术城电影公司”异军突起,吸引了一大批当时崭露头角的导演: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高志森等。,并制作了一部以喜剧为主的商业电影。这些电影的共同点是电视台的集体创作模式,充满了密集的笑料和动作,一切都是以迎合观众口味为出发点。代表作品有许氏兄弟的《最佳拍档》系列和周润发主演的《英雄本色》《龙虎风云》。

80年代叱咤风云的电影公司除了“新艺术城”,还有“德宝电影公司”。德宝成立于1984。一方面拍喜剧(双龙系列,盛世引人注目),另一方面也拍动作片(皇家姐妹),或者都市雅皮士小品(三人行,单身贵族),以满足综艺的要求。

而嘉禾影业方面,成龙继续顶牌,让他从《Out哥》、《龙师傅》中的功夫小子形象,逐渐成为A计划中真正的“杀星”,更是成龙在《永不服输》、《奇迹》中的巅峰之作。

同样是武术家的德宝之星洪金宝以《人鬼情未了》(1987)开启了奇幻片的潮流,《僵尸先生》系列也沿袭了类似的风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电影《五福星》《五福星》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据统计,80年代香港电影十大大片中,《新艺术城》占了4部,《嘉禾》占了5部。加上多产的“德宝”(1984到1989这五年间拍了47部),整个80年代堪称“三侠分片”时期。

对比70年代末兴起的“新浪潮”,我们会发现,80年代的港片过于注重情节堆砌和明星包装,所以电影类型是单向度的,更不用说的“作者论”。有人认为这个时期的电影成就了明星,扼杀了导演和编剧的创作,让香港电影走到了穷途末路,加上1989”?由于“事件”对经济和电影市场发展的影响等多种因素,香港电影市场在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下滑。尽管如此,如果不衡量电影质量或创意,只看票房成绩和投资者态度,说80年代的香港电影处于高速发展期并不为过。

[编辑此段]困难时期

纵观90年代的香港电影,基本可以称之为百花齐放。我们不仅有从80年代平稳过渡到90年代的新一代导演:张婉婷(《秋天的童话》)、王家卫(《泪奔》)、关(《胭脂扣》)、《(小人物的周记)》等等,还有90年代的奇迹,周星驰、刘德华,还有几个国际知名的名字。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与80年代电影公司大把花钱、演员一天演9场的“好时光”相比,90年代的香港电影确实充满了危机和阴霾。

首先,90年代初武侠动作片大行其道,《黄飞鸿》《东方不败》相继掀起热潮。这时候,李连杰和林青霞成了卖港的保证。但是按照香港电影的传统,大片总是有跟随者的,当跟随者众多,水准参差不齐的时候,也就是电影类型走向死亡的时候。武侠动作片的热潮就是这样,赌博片的热潮以及后来的古惑仔系列也不例外。

到了90年代中期,港产电影票房不断下滑,而西方电影逐渐崛起。《《侏罗纪公园》》1993年首次取得6000万元的票房成功,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以1.1亿元登顶。这部好莱坞A级制作,历时195天,也位列“本世纪100部热门电影”之首,完全压倒了80年代的“一次性”。

九十年代香港电影衰落的另一个原因是“盗版”问题。20世纪80年代视频市场的兴起大大降低了电影收入。1997之后,盗版VCD对香港电影市场造成了沉重打击。许多电影在午夜或首映后被盗版,海关和警察互相推卸责任。直到最近一两年,香港政府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海关也逐渐加强扫荡,盗版VCD的活动才略为受到抑制。

香港人挥之不去的“九七问题”也给香港电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香港人对“一国两制”缺乏信心。电影界多次访问北京,与港澳办和电影局讨论创作自由和版权问题,并敦促内地政府开放市场。1997年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在施政报告中首次提及香港电影,并拨款1亿港元发展电影技术,接受资助申请,给了香港电影人一些安慰,也让200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多姿多彩。

令人欣慰的是,香港电影人扬威国际、张可颐、萧芳芳、王家卫先后在柏林、戛纳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香港电影逐渐受到国际电影界的关注。不幸的是,这也导致了电影业的人才流失。吴宇森、唐季礼、袁和平、林岭东等著名导演纷纷前往好莱坞发展,周润发、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巨星演员也被好莱坞所吸引。

有外流和“外援”加入,香港电影人在亚洲找到了很多新面孔。最突出的成就是在台湾省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从明星转型为性格演员,成绩斐然。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出现了日剧热,甚至电影界招募了更多的日本演员参演港片,其中以女演员为主,包括《月光快递》、《东京攻略》和《阿虎》,当然也有很多日本美女在成龙的电影里插科打诨。

上世纪90年代,卖票的保证是“每两周10%”(周润发、周星驰、成龙)。周星驰独特的“无厘头”喜剧深得人心。有人认为他的“无厘头”文化类似于香港人“XX”后的逃避现实。他的作品如《逃学》、《唐伯虎的秋香》和《美食家》都是90年代的喜剧经典。这几年,周星驰大幅减产,一边休养,一边走幕后之路。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周润发以英雄本色肯定了自己在香港电影界的至高地位。后来,他拍了一系列英雄片和动作片。虽然他偶尔票房失败,但他仍然很受观众欢迎。这几年进入好莱坞,除了平时的动作片(如《热血依旧冷》)之外,也尝试过拍《安娜与国王》等文艺片,但似乎还是无意回香港拍片。

至于成龙,一般每年都保持大制作,票房还是不错的(但相对于80年代的成就,这几年成龙的作品卖得并不好),但在电影风格上很难有突破。

就导演而言,“二王”王晶和王家卫可谓是一对有趣的电影。一个擅长拍商业气息极其浓厚的电影,甚至被嘲讽为“屎屁”导演;单一大明星的合并,产量低,艺术气息强,往往受到国际电影节的青睐,他们的电影风格也不尽相同,但香港电影在90年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新浪潮的创始人之一杜琪峰近年来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他的作品广受好评和欢迎,并且越来越具有个人风格。此外,凭借《香港制造》一举成名的陈果也从一名独立电影导演成功转型为香港主流电影导演之一。

科幻特技也顺应全球潮流被融入香港电影。《称霸世界》和《被称为英雄的人》是成功的例子,而动作片《gen-x cops》、《紫雨风暴》和《蓝血人》则特别邀请国外特技专家设计爆炸场景,让观众惊叹不已。

综上所述,90年代的香港电影虽然比80年代黯然失色,但似乎更有创意,更能拍电影。一些小预算的独立电影,如《过海隧道》、《天与地》,也有机会上映。再加上数字电影的出现,剧本创作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相信在新时代,香港电影会追求更高的品质,引领亚洲电影走向国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