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生三宝,丑妻破棉袄薄。”它本质上反映了什么?

北方流行一句话,人生三宝,丑妻穿棉袄薄。本质上反映了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人生三宝,丑妻有薄棉袄。”它反映了以家庭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的特点,有土地,自给自足。大多数情况下,农民条件差,生活差。都说人生有“三宝”——丑老婆、瘦土地、破棉袄。简单的一句话,穷尽了几千年来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朴素的生活追求。虽然对幸福有辩证的看法,但也有无奈。

女人的美丽是上帝的礼物。漂亮的外表,温顺的性格,光滑的皮肤,婀娜的身姿都是男人向往的,以至于“漂亮的车”“漂亮的房子”都成了个人奋斗的目标。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里有个丑老婆成了男人生命中的一笔财富。

男人爱漂亮女人,娶漂亮妻妾的传统,估计是从帝王将相的例子中推导出来的。夏杰爱姐姐,商周终日娱乐妲己,周幽王“战将”笑对博,三朝败国君主治国无能,却对美女情有独钟,甚至专一爱慕。是否可以说这也是人性的光辉?Xi石幸于吴宫,貂蝉名于三国,宠三千,陈圆圆一人可开万种关。谁说皇帝无情?他们为一个漂亮的妻妾疯狂到愿意丢掉性命。可惜普通人骨子里的嫉妒心,继承了他们好色的风尚,但从亡国亡国的悲剧中,看到了红颜祸水泛滥。美貌是国家的一大害。

其实老百姓娶个漂亮老婆跟国家没什么关系,不用担心“爱上国家”。可是家里有个老婆,还得担心西门庆和王婆那猥琐的眼神和八卦的嘴巴。她既要思考她对武大郎有多大的优势,又要关注她潘的孤独。否则一旦出事,你就没命了。这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让人整天紧张。美女,家里有隐患。

这样一来,男性就人为地减少了雄性激素的分泌,削弱了对美的追求。虽然他们总是期待着一个漂亮的女人,但他们仍然想要一个丑陋的妻子,过着平淡的生活。当然,丑老婆也有优点。她们在外面没有杂念,没有激励,所以对丈夫和孩子都是全心全意的,她们努力工作来维持家庭。洪亮、孟光举梅绮为例,成为千古佳话;也有人说,长得丑,智商就高。诸葛亮的妻子是一位才女,颜屋以爱国闻名。我猜这和没什么好担心的有关。

土地是国家皇权的象征,是生存之本。不仅英雄们对它俯首帖耳,普通人也对它充满了好感。重耳向土地磕头,成吉思汗征服土地的狂热欲望,唐送别玄奘,带着“宁爱家乡一寸土地,不爱他国万两黄金”的信息;历代农民起义,结果都分了土地,一个游子离开家乡,必然有一个故土。一点一滴,足以证明上至王公下至黎族人民“深爱着这片土地。”

中国人民善良而淳朴。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并不那么伟大和高尚。在他们心中,土地是生存的根本。他们只是想保住几分钟的良田,用自己的辛苦换来食物。但是,灾难不会因为人民的善良而降临到他们身上。中国的政权更迭速度之快,战争之频繁,世界罕见。百姓的兴亡都是苦的,苦就苦在土地属于王的土地,苦就苦在一个制度一个制度,盛世重税,乱世多人走。每一次天灾人祸,大部分都是背井离乡,忍饥挨饿的无地无地农民。土地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成了普通人最大的愿望,当然是人生的宝藏。

家里有个女的是“安”,何况是个丑女;家里有三分薄地,几个人就有靠山;当然,家里不能缺少简单的生活用品,锅、灶、床、衣服、裤子都要有。于是在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大雪封门,北风凛冽的严冬,可怜的人裹着破衣烂衫蜷缩在床角,凄凉却安全。破棉袄在春秋季节可以当被子用,也能熬过严寒。对穷人来说是最实际的财产。把它当成生命的宝藏,是最残酷无奈的选择。

时代在发展,现在已经没有人认可这三宝了。但我一直对三宝的由来印象深刻,这是中国人最真实最基本的生活理想。现在的世界充斥着物欲,无论男女都在肆无忌惮地寻求心中的美好,追求形式上的物质享受。诱惑无处不在,生活变得妖娆诡异,动荡不安。家庭的裂变已经司空见惯,陌生的同床异梦比比皆是;大量圈地导致农民失去土地而迁徙,极度的享乐欲望导致肆无忌惮,犯罪层出不穷。

简单本身可能就是真理。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这是人力资源不可改变的循环,喧嚣的世界总有停止的一天。希望我们不要再被迫拾起人生三宝,而是希望我们再主动拾起人生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