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的理智与情感叙事

小说的情节围绕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力图揭示当时女性为了寻求经济保障和提高社会地位,无视女性的感受和人权,把结婚作为一种陋习的丑恶时尚。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都追求与男性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和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男性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等同于反抗的呐喊。如书名所反映的,故事聚焦于“理”与“情”的矛盾。玛丽安代表的人物是非理性的,感性的;约翰·达什伍德夫妇所代表的人物,理性多于感性;威洛比所代表的人物在情感上是非常虚伪的。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很感性,实际上冷酷无情,自私自利。在故事中,作者赞扬了那些珍惜感情的人。虽然他时不时讽刺这些人缺乏理性,但对那些缺乏感情,在感情上只是理性或虚伪的人,他是看不起的。作者最后很欣赏女主角埃莉诺,因为她感性又理性。这就表明了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理想,即人不能没有感情,但感情要受到理智的制约。埃莉诺是一个感情强烈、头脑冷静的年轻姑娘。她在选择对象时,并不注重外貌,而是注重性格,爱上了坦率热情的爱德华。后来,人们发现爱德华已经和露西订婚了。虽然极度悲伤,但她尽力克制自己,社交,表现得若无其事。最后,爱德华相继被母亲和露西抛弃。埃莉诺仍然迷恋着他,和他结了一辈子婚,得到了真正的爱情。与埃莉诺相反的是她的妹妹玛丽安。她虽然聪明聪慧,但过于多愁善感,对爱情抱着浪漫的幻想,一心要嫁给一个“性格出众,风度迷人”的真命天子。当35岁的布兰登上校向她示爱时,她认为他太老了,所以解雇了他。后来,她偶然遇到了威洛比这个“莽撞”轻浮的儿子,并随即坠入爱河。很快被对方抛弃,她伤心欲绝,自取其辱,差点丢了性命。惨痛的教训和姐姐的前车之鉴,终于让她理智起来,最后嫁给了一直对她专一,最不浪漫的布兰登上校。很明显,作者通过这种对比描写,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能感性,感情要受到理性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