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临高祁鸣》这本书?

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先例。无论《临高祁鸣》在各个领域的专家眼中有多么瑕疵,对于99.9%的读者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

文史兼修,从事明史研究的人,可能对越南南北朝的情况非常熟悉,但对高棉王朝的了解会少很多,对同期东印度公司雅加达总部的了解还停留在一定水平(除非专门研究台湾省的论文),更不用说100000公里外的三十年战争细节了。年鉴学派的大师布罗代尔自称是人类文明史,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如《临高》的作者。

搞电的是化工盲,搞土木的肯定不懂海洋生物。医生不懂航运,财务部的人不懂刑侦,海军不懂马,陆军的人不懂六分仪。这是自然的。

现代学科的“专业化”是这种涉及人类文明各个层面的创造中非常不利的因素。对此感兴趣的作者是一个小范围的文史项目,且不说查阅资料,只是列出各个学科相关的资料。我觉得可以称之为《银河系右悬臂太阳系第三行星新生代晚期智人科技史目录》。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各学科的人都找来,就算是顶尖的出版社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实力。大概只有国家有这样的实力,但显然至今没有哪个政府会这么痛苦。

至于涉及文学创作本身的部分,虽然集体创作水平参差不齐,但在无限的人力上是昂贵的。《战争与和平》500多个各种颜色的人物,主角30多个。描写的细节和人物的个性化远非临高可比。陀翁再牛逼也是人。临高元老背后有真人,人事问题和政治斗争背后有现实考量。单个作者根本没有实力折腾到这种程度。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不同国家的人在对话中会使用特定的翻译腔。说起来简单,其实很少有人会专门去学这种“错误”,只有不同语言的译者才会一起写。如果这是吹牛皮者自己的想法,那就相当厉害了。

如此神奇的作品,互联网几乎零成本就做到了,可以说临高是互联网精神最成功的产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