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信·西那瓦的家族梦想
一个中国移民家庭的政治梦想
他信·西那瓦的老同学皮亚蓬回忆,五十多年前,只有七八岁的他们在清迈府一个寺庙玩耍,一名僧人问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他信答:“我长大后想当总理。”西那瓦家族中最早进军政界的并不是他信,而是他的父亲,这段回忆体现的并不仅是一个孩子的胸怀大志,而是一个家族的野心。 发源自一个中国广东移民家庭的西那瓦家族,从“外来人口”到当地望族,再到对泰国政坛覆雨翻云的显赫政治世家,历经四代人的奋斗,完成了这一个“泰版肯尼迪家族”的梦想。
他信的父亲是个商人,他独特的个性和勇于开创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年幼的他信。他信从小就佩服父辈们的辛勤劳作和刻苦经营。学生时代的他信,比其他同学都要忙。他不仅帮家里打理生意,自己还开过一家电影院。他信从父辈那里继承的最大财富就是奋斗、创新和拼搏的精神。 率先进军政坛 当选地方议员
1949年7月26日,他信·西那瓦出生在泰国北部清迈一个商人家庭。已是第四代泰国华裔的他成为家族里的第一个政治大人物。
西那瓦家族祖籍中国广东省梅州,祖上姓丘。20世纪初,他信的曾祖父来到泰国北部地区,从祖父那一代起,改用西那瓦姓氏。他信的父亲经营丝绸业,是一位成功的实业家和商人,因在生产上大胆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而暴富。
《纽约时报》曾报道说,西那瓦家族一开始受到本地人的排斥,但这一家族勤勤恳恳,从丝绸生意开始积累资本,通过购买土地、与当地人通婚、开设种植园等一步步站稳脚跟,成为了清迈府的大地主。
76岁的班戈年轻时曾为西那瓦家打工,他评价西那瓦家的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艰苦奋斗、足智多谋以及精打细算。老人回忆说,西那瓦家族早年向当地人放贷,如果收不回贷款,就拿人家的土地来抵债。
至今在清迈府的山甘烹村,仍有很多当地人为西那瓦家工作。村里的许多商店挂着他信与其他家族成员的照片。58岁的盆发在当地一家丝绸店工作,他说,包括这家店在内的很多物业都属西那瓦家族名下。
在商业上取得了初步成功后,他信的父亲发起组织了“独立党”,并多次高票当选清迈府议员和泰国下院议员。他信曾说,父亲不愿止步的精神对他一生的影响很大。 从小打工赚钱 熟悉底层社会
作为长子,他信年少时没有享多少福。课余时间,他必须依靠打零工赚取零花钱。他信的旧同学皮亚蓬回忆说,他们小时候经常一起上街头叫卖雪糕。他信还得在皮亚蓬家的咖啡店里打工。 分析人士认为,正是西那瓦家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让他信学会如何与平民阶层打交道。从小在泰国社会底层摸爬打滚的他信深谙这一阶层的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 他信2001年至2006年担任总理期间,经济政策打破了泰国长期的“重城市、轻农村”状态,转而实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草根政策”,在农村尤其是北方老家,有着一口与曼谷城市精英阶层截然不同的北方口音的他信,支持率高达七成。 继承了父亲的政治梦想,他信自幼便抱负不凡。据他的小学老师巴硕回忆,一次他信问老师“有没有专修当总理的学校”,令巴硕大感诧异。 1966年,17岁的他信考入曼谷警官学校,4年后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获政府奖学金,赴美国攻读犯罪学,先后在东肯塔基大学和休斯敦州立大学获得刑事司法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投身警界后,他信娶了警察中将的女儿,事业上更是平步青云,学成归国后官至大都会警察局副总监、警察中校。 从成功商人到“首富总理”
利用自己在警界、政界以及银行业中的关系,他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得到多笔低利贷款以及许多利润丰厚的合同,从此顺风顺水,打下他信商业王国的基石。 1990年,他信与家族成员创立的“西那瓦公司”上市,几年后便基本垄断了泰国的电视卫星天线和移动电话行业,使他很快成为泰国首富,也是当时《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位“大亨”中唯一的泰国人。 有了钱之后,他信和父亲一样,也选择了“商而优则仕”的道路。他先后在几届政府中出任部长。1995年7月,他信在班汉政府中出任副总理,分管交通事务,曾立下军令状要改善曼谷的交通堵塞状况,因效果不彰,于13个月后辞职。1997年8月,他信在差瓦立政府中再度任副总理,但两个多月后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随该届政府一道辞职。 为在政坛有更牢固的根基,他信于1998年7月创立了泰爱泰党。在2001年1月的大选中,泰爱泰党取得了他信自己都始料未及的大胜。 “他说他要当总理,这句话至今在我脑海里回旋,这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子的梦想。”皮亚蓬对《纽约时报》说。2001年,那个在七八岁就立志要当总理的华裔少年,首次踏上了泰国政坛的顶点。